春晚综艺官网

国交演出《炎黄风情》“最地道的版本”

戏剧演出 中国文化报 2016年04月14日 09:4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演出现场

  4月9日,在京演出的中国交响乐团“龙声华韵”系列音乐会上,在汤沐海的指挥下,中国交响乐团完整演出了作曲家鲍元恺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受到业内高度赞扬。

  《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是一部以我国六省区市的30余首不同风格的民间歌曲旋律为素材,用中、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对其进行艺术化加工,并以管弦乐组曲形式呈现的精品。鉴于其从形式到内容真正做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完美统一,自1995年起,被陆续编入中小学音乐课本,成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教材;2013年列入中国文联“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译介工程”,成为国家对外交流重点文化项目。

  据悉,《炎黄风情》继1991年首演以来,通过国内外乐团在世界各地的频繁演出,已成为近年来在海内外演出率最高的中国管弦乐作品,但以往为了方便曲目传播和易于国外观众理解等原因,一直没有完全按照作曲家的原始构思进行二度创作。此次国交找到鲍元恺和汤沐海,就做一版最地道的《炎黄风情》一拍即合,对全曲的多个地方进行了更为民族化的调整。

  从当晚现场看,此版本较以往,全曲织体更为细腻,民族音乐符号更为鲜明。丰富的中国多地区生活背景和长期的国际乐团合作经历,使汤沐海在处理上把交响乐团的能量发挥到极致的同时,确保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演绎的精准性。

  音乐会赢得了全场爆棚般的喝彩声,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感慨:中国的交响乐发展历经百年,过去一直号召“洋为中用”,用西方乐器、西方的音乐形式讲中国故事。所以《炎黄风情》在那个时代,意图在文明更替的断层中,让民歌获得新生。在母语文化缺失的时代,用音乐唤醒母语记忆。而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2016国交版《炎黄风情》应运而生,这个被作者称为“最地道的版本”旨在成为西方学习中国交响乐的教材之一,助中国交响乐发展从“洋为中用”走向“中为洋用”。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