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综艺官网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传承楚韵楚风

戏剧演出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6年04月22日 11:38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复排《编钟乐舞》 传承楚韵楚风

  上世纪80至90年代,《编钟乐舞》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保留节目享誉世界,出访过美国、加拿大、日本等57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月,随习近平主席出访埃及的湖北编钟国乐团,根据该节目浓缩的两分多钟的演出,再次惊艳埃及。再版升级的《编钟乐舞》,4月15日在湖北剧院首演后,将开启新一轮世界巡演的旅程,为传播好中国声音再次起航。

  经典作品复排的难度不亚于新创一部作品,而经典复排的意义却更深远。

  楚声传楚韵,楚舞传楚风。1983年至1998年,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演了大型歌舞剧《编钟乐舞》,舞遍大江南北,出访57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000余场,获得广泛赞誉。

  这部剧目成功的背后有着极其艰辛的创排历程。1978年,随州擂鼓墩出土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举世震惊。1983年前后,出土编钟复制成功。湖北省博物馆与湖北省歌舞团联手在当时的湖北剧场,用新复制成功的编钟连演3场,获得好评。

  湖北省歌舞团开始了对创排一台艺术作品的钻研:埙,自己烧制;篪,自己制作;编磬是演奏员刘民则等人用从襄阳采购回的石头,一块块用磨刀石打磨的……由此诞生了该团著名的“编磬精神”。

  但由于创作新剧目等原因,1998年之后的18年间,《编钟乐舞》再没有以整台剧目的形式出现在观众眼前。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有两部“镇院之宝”,一为歌剧《洪湖赤卫队》,一为《编钟乐舞》。为传承舞台艺术精品,该院去年启动了《编钟乐舞》的复排工作。

  4月15日,在观众再三响起的掌声中,再版《编钟乐舞》以新增的“序言”开启,舞台上的编钟发掘现场引领观众一起穿越,当大幕拉开,“千古绝响”篇章将观众带回2000多年前那个群雄争霸的时代。随后,盛楚宫殿的一幕古乐歌演奏,恢宏而悠扬,让观众感受当年浩荡的荆楚雄风。

  这部再版的《编钟乐舞》,以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分为“千古绝响”“乐舞阡陌”“八音合鸣”“楚韵千秋”4个篇章,共数十个精彩片段,其歌词多数出自《楚辞》、《诗经》和《古诗源》等。《编钟乐舞》用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将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建鼓等数十件古乐器仿制品同台演奏,“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合鸣,呈现了古代楚国的文化艺术、风俗民情、祭祀、农事、征战及宫廷宴乐等情景,把古代荆楚人民的艺术风貌、盛楚乐章历史地再现于舞台。

  《编钟乐舞》再版总导演汪斌介绍,该剧尊重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经典,传承“歌有楚声、乐有楚韵、舞有楚风”。与老版相比,再版《编钟乐舞》舞台呈现增强了节目的内在联系。剧中200多套服装采用印、绣等多种手段,图样元素来自楚国壁画,呈现了楚服中最有特点的龙凤纹等纹饰,将雍容华贵、绚丽多彩的盛楚展现得淋漓尽致。“此次演奏的编钟,是今年随习主席出访埃及的编钟,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仿造的那一套。其他乐器,如建鼓、鸟架鼓、缶、十弦琴、五弦琴、瑟、竽等,都是再版时参照曾侯乙墓出土的音乐文物专门新制的,发音效果更好,真实完整地再现了古代八音合鸣的演奏场景。”音乐总监彭先诚说。

  为保证作品质量,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召开研讨会,听取各方意见,专家们给予该剧一致的肯定。“这是世界文化遗产层面的一个艺术作品,其还原历史的同时又有当代审美。”歌剧导演陈蔚说。“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作品的复排强调挖掘中国自己的音乐宝藏。”音乐评论家景作人说。

  据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院长卢向荣介绍,再版《编钟乐舞》预计于5月下旬赴澳大利亚巡演。这次巡演进行商业化运作,力求将中国声音奏响在国外主流观众群体中。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