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综艺官网

寻找李小红,是要追回即将逝去的京味儿文化

戏剧演出 央视网 2016年06月13日 11:2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很长时间以来,京味文化被读者和评论界广泛关注。从早先时期老舍的《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小说被搬到舞台上, 到本世纪初《鸟人》《天下第一楼》的复排,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不容置疑,那段黄金时期,京味儿文化一直以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但是,面对着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人们的生活状况、价值观念和娱乐方式的改变使京味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今的北京已经成为了多元化国际大都市,在互联网革命的带动下,信息的传播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次第上演后浪死在沙滩上,而《李小红》就像一把尖刀,彻底撕裂了70 80后的内心。这部以草根、怀旧、青春、人生、爱情、友情等为基调的话剧让众多网友直言“飙泪”、“泪流满面”。“寻找李小红”并非突发奇想,而是我们决定面对问题接受挑战,让消失的纯粹的京味重新回到舞台。这部剧将于本月24日在大隐剧院上演,届时喜欢京味儿文化的观众可以走进剧场一饱眼福。

 年轻京籍演员太少 “老炮儿”过后该怎么办?

      由于京味儿怀旧话剧《李小红》开演在即,前不久创作组在找“京口儿”的演员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在报名前来的百十号人中,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京片子,却不足二十人。同样遇到困惑的是前段日子大火的京味儿电影《老炮儿》,影片中,除了真正的老炮儿们以外,年轻一代中恐怕只有张一山能代表京片子了。《李小红》是一部纯正的老北京怀旧话剧,包括里面的每一个道具都非常考究,都是从胡同里住的老北京家里淘换来的。因此,演员当然要一口儿京腔才能称得上地道儿。《李小红》让观众一下子回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的街坊邻居的招呼才是真正的京音,那时候的红片白袜板绿茶蓝才是真正的北京色彩。《李小红》也许无法让京味儿文化成为一种潮流,但最后一声的呐喊,只是希望京味儿文化能够在悬崖边上捡回一条命来。毕竟,北京城都不是北京城了,剩下这点祖宗留下的宝贝,可别糟践了。

 新北京演员集体“台普”让人情何以堪

      八零前的咱不做过多言表,大部分八零后的北京演员身上,早已经把京味儿抛得九霄云外。也许你会说北京文化不招人待见,也许你说不就几句京骂吗,有什么可炫耀的。北京文化可是博大精深,不能说全国首屈一指,至少也是名列前三。可不知道为什么,要想成为一线明星,很多演员最先扔掉的就是“胡同串子”这个光荣称号。章子怡、杨幂、刘诗诗,哪个还能让人感觉到这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大妞儿?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基本上一口台普,至少也是江南一带孕育的大家闺秀。《李小红》的演员选拔过程中,竭力挖掘每一个人身上北京那种糙的节奏和细的韵味,要真正还原一场老北京原汁原味的舞台剧,至少不会再出现《老炮儿》中北京爹养一个南方长大的儿子这种场景。

        话剧是一门真实的艺术,也是一种很有力量的控诉,《李小红》今天怀有愤怒的呐喊,就是让每一位还对京味儿文化心存敬仰的人们能够意识到危机,能够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即将失去的北京味道。请走进剧场,因为话剧在与观众建立思想情感交流时可能达到的深刻复杂程度几乎是没有限度的。请走近剧场,因为话剧够表达的人性深刻复杂的程度可以与我们所能认识到的人性深刻复杂程度同步,请走进剧场,因为话剧艺术的这种扑面而来的独特美质,决定了它有别于其他门类的表演艺术:对丰富、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的揭示和对深刻的、富于哲理的思想内涵的表达。请走近剧场,京味儿怀旧话剧《李小红》将和你一起呐喊,一起欢笑,一起流泪。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