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综艺官网

海南全省水下文化遗产136处 居全国之首

文化艺术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6年07月27日 11:3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海南省文体厅上半年工作总结分析会获悉,海南全省水下文化遗产136处,居全国之首,三亚英敦等遗址获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不同于陆地考古,水下考古人员只能通过向深知海域情况的渔民们探听,寻找水下遗产。1974年,海南水下考古工作者就开始在南海各岛礁开展水下文物调查工作,“1999年,我们找到华光礁I号的沉船遗址,就是通过潭门的渔民调查而来。”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副调研员黎吉龙说。

  据介绍,136处水下文化遗存,有110多处集中在西沙群岛,其余则在环海南岛、南沙群岛等地。目前,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处,即北礁沉船遗址、甘泉岛唐宋遗址、华光礁沉船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4处,包括:南沙洲沉船遗址、珊瑚岛沉船遗址、浪花礁沉船遗址、玉琢礁沉船遗址。这些丰富的水下文物遗址目前完整“出水”的仅有华光礁I号和珊瑚岛部分文物,绝大多数的文物则“原址保护”。

  黎吉龙说,在海南水下出土的文物绝大多数为陶瓷器,还有些铁器、琉璃器、铜钱等。华光礁I号“出水”的上万件文物中,仅瓷器的品种就有青白瓷、青瓷、白瓷、青花瓷等等。“在大量没有挖掘的遗址中发现,文物多是陶瓷器碎片,时间最早的可追溯到五代。”黎吉龙介绍。

  近些年,通过普法宣传、与边防派出所联合执法,大多数水下文物遗存的保护现状有了明显改善,盗掘、盗捞现象减少许多。“对于水下文物遗产,原址保护是最好的保护方法,但盗捞现象严重,现在尚未有完整周全的保护方案,给监管带来了难题。”黎吉龙在电话那头告诉记者。

  此前,海南省文物局曾提出,根据地理环境和文物埋藏情况,将西沙群岛划定为4个遗址保护区,分别为:北礁、华光礁、玉琢礁、永乐环礁。目前,划定文物保护区的前期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划定保护区的前提是区域内文物相对密集,且对礁盘等海底概貌有完整清晰的了解。”黎吉龙透露说,水下遗产保护不同于陆地,在陆地上某个点围起来做封闭式保护相对容易。“海上不行,要圈得圈一大片。你看,现在只有南澳一号是用铁罩圈住礁盘保护。海上要划保护区,就不是一个礁盘的问题,而是很多礁盘,产权很难界定;西沙群岛的水很浅,渔民长期在这作业,保护区圈好后,渔民怎么办? 相关部门怎么监管? 这些后续的管理措施都得跟上。”

  对于未来,海南省文物局有一个构想:在保护的同时,因地制宜加以利用,建立西沙水下文化遗址公园,开辟成为西沙文化旅游点。

推荐阅读 水下文物 | 甘泉岛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