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综艺官网

杭州文创产业大风起: 发展国际化之势渐猛

文化艺术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6年10月31日 10:3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杭州文创产业大风起:发展国际化之势渐猛

  2016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现场 杭创 摄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杭创 摄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杭创 摄

  10月30日电(记者 赵晔娇 实习生 李媛媛)西子湖畔一池碧水,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杭州是天堂的化身。十年前,杭州提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十年间,借助厚重的人文历史和璀璨的现代智慧,这座“人间天堂”凭借文化引领,其现代传媒业不断在国际舞台展现风姿;本土制造业也借文创转型,在国内外发展中势力初成。仔细聆听这座城市的声音,能听到本土文创产业正奏唱着国际化发展的“大风歌”。

  在国际化道路上提质增量的文创产业,也为杭州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崭新动能。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5年,杭州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7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该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773.82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22%,占GDP比重22.8%。

  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说:“新形势下,我们将继续围绕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奋斗目标,充分把握历史发展机遇,着力培育特色行业,着力优化空间格局,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文创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文化引领:现代传媒业国际舞台展风姿

  翻开历史书页,千年光阴仿若一瞬。穿过历史长河的杭州,却在千年文化的积淀中,完美融合了现代城市的旎旖风光。一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是古人对杭州的缱绻爱恋,也是世人对杭城风华的无尽向往。

  “杭州是古老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之城,也是文创产业成长的肥沃土壤。”嘉视年华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下称嘉视年华)董事长楼晓楼告诉记者,十年前,公司总部落户杭州时,他就预见到了当前的蓬勃发展。

  谈及公司现状,楼晓楼表示,今年已经斥资1.2亿美元,全额投资美国DCS影业公司(下称DCS)出品的电影《游侠学徒》,这也是国内影视公司首部全额投资的好莱坞电影。未来五年,将继续与DCS合作,拟投资拍摄二十部全球发行的电影。

  去年,嘉视年华还签约刘镇伟、程小东、金基德(韩国)等著名导演,投拍《大闹东海》、《通灵宝印》、《无神》三部电影。目前,《大闹东海》已经拍摄完成,正由三届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获得者Jim Rygiel担任视觉总监,进行着这部电影的后期制作。《大闹东海》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讲述了命途多舛的哪吒误酿大祸,殃及其父李靖。由于不忍父母受罚,哪吒勇于承担罪责,以孝心感动天地,最终一家团聚的故事。

  “以金融资本的形式参与国际电影市场,是我们接轨世界的态度。我们想利用好莱坞顶尖的工业技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神话故事和重大史诗展现给世界。”楼晓楼说。

  提到借助文化基因进行国际化发展,杭州文创产业里的“超级IP”生产商——华策影视不得不提。

  其首部国际双语剧《卫子夫》,通过“不争、不显、不露”的历史内核和文化辐射力,在日本、马来西亚、美国等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播;大型年代剧《传奇大亨》以邵逸夫为原型,讲述了其打造影视王国的历程,是首部获戛纳电视节官方展映资格的华语电视剧。此外,《刺客聂隐娘》、《中国往事》和谍战剧《解密》等众多影视作品都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中国国家实力、国际形象都在不断提升,外国人开始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感兴趣。从文化传播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比较好的窗口期。”华策影视总裁赵依芳说。

  将视角从影视跳跃到杭州动漫产业,源于历史文化的养分,杭州不仅摆脱了在国际市场的寂寞无名,还由世界“代工厂”的窘境中一跃而出,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探路先锋。

  取材历史事件、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中华传统文化,玄机科技成功制作了《秦时明月》、《天行九歌》与《武庚纪》等动漫影视作品;中南卡通制作了《郑和下西洋》、《郑成功》、《中华治水故事》等原创动画片。

  这些原创作品的国内外传播,除了激发国内观众对民族文化的敬畏,引发国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实现了自身效益的最大增值。以《郑和下西洋》为例,这部52集大型历史传奇动画片,远销到非洲、中东、印尼、俄罗斯等23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扩大盈利,中南卡通还依托原创动画片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动漫品牌,以版权贸易和品牌授权为盈利点,打造了一条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动漫产业链。

  “在动画片制作期间,我们就寻找品牌、形象合作商,开发衍生产品,在动画片热播期间,相应产品已投放市场。比如,出售《郑和下西洋》的海外版权时,片子尚在制作中,图书、音像等产品就已在开发了。”中南卡通董事局主席吴建荣说。

  被誉为“中国创意产业之父”的厉无畏表示:“体现民族精神文化的文创作品,是取得辉煌成绩的关键。美国和日本等世界动漫大国,无一例外地把本国的文化融入其作品中。”他还认为,从城市的发展实际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创意为魂:本土制造业国内外势力初成

  对杭州而言,文化是根,焕发了现代传媒业的蓬勃发展;创意是魂,助推着本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杭州的实践表明,文创产业对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起到了不竭的助推作用。

  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成立于清光绪元年。这家走过了140多年的企业,自古就有“杭州雅扇”的美誉。在时光更迭中,却因空调、电风扇的普及,险些失去生存的空间。

  回想起千禧年的发展状况,董事长孙亚青依旧满腹辛酸:“那时候没人买,制扇师傅不愿做,都跑去做其他买卖,我们做出来的扇子因卖不掉都烂在仓库。2000年的时候王星记只剩一个空壳。”

  深深的失落也促使孙亚青重新思考这个行业。

  “中华老字号具有文化与商业的双重属性,与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天然的联系。”经过对市场的考察,孙亚青调整了产品方向,在原先15个品类的基础上,开发出上千款具有时尚气息的新扇。

  这一思路调整,促使王星记扇业从此步入发展快车道,频频亮相国际舞台。目前,该公司产品已发展到25大类10000多个花式,年产销达2000多万。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制扇技艺还到法国、希腊、日本、阿曼等地进行表演,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的海外交流。

  借助文化创意的火种,杭州本土赛艇制造企业——浙江华鹰集团不仅在国际市场中逆袭成功,还成为全球同行里出奇制胜的典范。

  在船艇制造行业,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拥有近150年的制造史,而华鹰集团在32年前才开始涉及。如何才能取得成功?董事长熊樟友说:“我们的独家法宝是,依靠文化创意和技术提升来增强产品的性价比”。

  赛艇对船身自重严格到以克为单位,如何提高其排水功能是一个国际性难题。为攻克难题,华鹰集团花了逾一年时间投入3000多万元,并请来德国造艇大师克劳斯及其团队,最终成功研发出自动排水功能。

  凭借这一设计专利,目前华鹰集团年生产比赛用艇3000多艘,并先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巴西奥运会上,作为官方指定比赛用艇品牌。

  “我们把创意看作公司发展的基础。所以,每年不惜拿出总销售额的10%,用于设计研发和工艺创新,这也成就了产品90%以上的出口量。”熊樟友说。

  放眼杭州,制笔、箱包、丝绸等本土制造企业,也在文化创意的带动中迎来新的发展前景。以万事利集团为例,其把文化元素植入丝绸,将丝绸产品升级为文化商品。仅去年,其丝绸板块销售同比增长12%,利润同比增长达26%。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保持两位数的逆势上扬,这在历史经典产业中并不多见。

  当前,杭州已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认识到创意的重要性,这不仅助推企业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赋予产品新动能,也有效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数据显示,仅“十二五”期间,杭州文创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70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232.14亿元,累计增长114.4%,年均增长16.5%。规上文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0年的1457.62亿元增加到3947.89亿元,累计增长178.1%,年均增长22.7%;利税从2010年的174.76亿元提高到888.66亿元,累计增长449.3%,年均增长40.6%。

  “文化创意与制造产业相融合,能激发国民经济的活力、促进区域经济长远发展。”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陆政品表示,“十三五”期间,杭州将继续推进这一工作。

  模式创新:平台建设成就文创黄金时代

  模式创新、平台建设,这亦为杭州文创与国际融合搭建起“天梯”。

  在钱塘江南岸,夜幕之下的11幢高楼组成的巨幕灯光秀,引发着无数路人驻足赞叹。作为城市亮化工程的一部分,它如滚动的“城市画卷”缓缓展示了:钱王拉弓射潮,动漫机器人翩翩起舞,春天的鸟语花香以及夏日的荷叶田田。这一段12分钟的灯光秀,每个部分都堪称惊艳。而这精彩背后的“画师”是,只有五年创建史的杭州佰影数字影视有限公司。

  “得益于公司所在园区提供的房租补贴、项目资助以及智能培训等服务,我们的成长速度很快。”该公司创始人、艺术总监林志龙表示,源于文创平台的孵化,公司才有实力抓住这次墙体灯光秀的机遇,为后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林志龙所在文创园区隶属于之江文化创意园,作为杭州首批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之一,这里除了有健全的设施和完善的服务,还针对平面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板块开设国际化、专业性的暑期培训班,并引进蔡志忠、孟京辉、王伟忠及法兰瓷、风赋国际娱乐中国运营总部等名人名企,增强园区的文化创意氛围。

  这只是杭州文创园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杭州通过文创园区及楼宇建设,不断强化文创产业的集聚效应。目前,杭州已建成5家国家动画产业(教育)基地、7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4家市级园区、33家市级文创楼宇。此外,还认定了10个市级文创小镇培育对象。

  “从自发集聚、目标确立,到集群化发展战略实施,再到集群化品质的提升,杭州文创在集群驱动的力量下走上了快车道。”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说。

  正如雄鹰的两翼,园区建设为杭州文创产业与世界的共振发展,提供了展翅的内在动力,而会展平台的打造则为杭州文创产业迈入国际架起了一座桥梁。

  上半年,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举办前夕,美国老牌漫画公司——漫威娱乐,不仅在自己的官方社交平台上发布关于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的推送文章,还带来了当月在全球同步上映的《美国队长3·内战》的最新预告片。此外,美国迪士尼、东方梦工厂、意大利彩虹公司、俄罗斯动画电影联盟、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等国外知名企业、权威机构纷纷亮相动漫节。从2005年落户杭州,中国国际动漫节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动漫盛会。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下称杭州文博会)也已成为全国四大文创产业综合会展之一。

  10月底,杭州文博会迎来了十岁生日。第十届杭州文博会的参展企业、机构共计2000家,其中国际及境外展商比例达25%。此外,共完成签约项目135项,实际成交及意向成交(含项目融资)金额达67.38亿元,其中现场实际成交(含项目融资)达16.38亿元,比上届文博会增加了约一倍。

  耀眼的成绩背后,折射出杭州文创产业不走寻常路的创新发展模式,收获的也是其品牌化发展的累累硕果。

  十年发展,成绩斐然。异军突起的杭州文创产业引发了外界的广为关注,并逐渐被誉为“杭州模式”。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说:“杭州文创十年,实际上已经成为整个城市市场经济的增长极、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城市形象的新名片。我们把杭州模式提炼为四句话:快半步的政策导向、竞合性的市场主体、创新型的产业形态、品质化的创意生活”。

  据清华大学和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15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杭州文创实力已居大陆城市第三。放眼全球,文创产业都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未来,凭借生命力十足的发展模式,杭州文创产业的国际化之路将越走越远。(完)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