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综艺官网

杜维明:阳明心学中的体验之知

文化艺术 来源:央视网 2016年11月11日 15:2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首先我提一个问题,阳明思想今天要发挥它的作用,集中在“致良知”,它碰到的挑战是什么? 我想最大的挑战,就是大家长期把阳明作为主观唯心论,虽然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提法了,但主观主义非常强,总是觉得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突出了个人的主体性。“知行合一”中的“知”本身就是一种转化的行为,因此它也是自我原足,所以非常突出个体。这里牵扯到阳明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应该要分清楚主观主义和主体性的分别,主观主义是在认识论上的一个偏见,是偏于自己狭隘的观点,自己以前积累的陈说来观察客观事物;但主体性的建立,特别是在阳明学里面以“致良知”作为主体性,它有穿透性,这个穿透性必须从开放和多元两个角度来了解。对于穿透性而言,首先是开放的。所谓的开放,是对自己的开放,对以后的我开放,对天地万物开放。但是这如何可能?良知是一种体验之知,和一般我们了解、认识、观察到的有相当大的不同。良知了解不是用脑,而是用良知的理性而已,是用包括全部身心的人之全部生命。所以这个 “知”本身的意义非常丰富,有情的因素在内。毫无疑问,有很多学者就根据这个理念来讲中国哲学的心之本论的问题。

        另外,确实良知体现了意,也是一种心的指向,具有方向性。另外良知是体之于身。“体”的观念在东西哲学比较研究时要特别注意,很少能够把这个观念用“体”所组成的现代汉语里面的很多观念正确的翻成外国语。这中间当然包括“体认”,这个认识不是完全从观察和欣赏来的,而是认识的本身有一种自我转化的能力,对于认知的对象有转化的能力,认知的主体也受到了转化,所以讲一个“变化气质”的问题。所以这个知的本身是行。知的含义是一种创造转化的行动,中间有意愿,有感情,还有分别。

         很多人认为这样说会局限阳明的思想,真知是非常难的。确实如此,但不能这样说。因为阳明的主体性还有所谓的穿透性,这个穿透性就是对人的全面的了解,人作为一个绝缘的个体做不到,而是一个向外开放的河流,常常通过各种渠道和河流进行沟通。因此这种体认是一种体验。是有经验的,但不同于一般人所了解的通过耳目直观地得到知识的经验,而是一种更加深刻的转化能力的经验,这种经验与他人有密切关系。所以个人在阳明思想中间是一个关系网络中心点,中心点的本身就有关系性、沟通性、传播性,而且他逐渐的以个人扩展到其他人与家国天下。

         这种体会、意会,就是一般在学术界中的对话型。而对话型就是通过双方健康的互动,逐渐地达到越来越深入的理解。双方只要参加这种类型的对话,就会使双方都有所了解,进而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这种是以身体来证明,就是体之于身的身教,是用身体来证明的。它是一种体察,理学家经常提到,要对各种问题有所体验,有所觉察,这中间也牵扯到个人的自觉。所以这种“觉”本身就是一种个人的自觉。

        日本人现在很喜欢用的一个观念,我相信国内很多人也知道就是“体感”。它的感触不是一般性的浮面的感触,是整个身体都受到,这样才会知道什么是体味。阳明受陆象山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他同时也非常尊重程颢。程颢有一个非常杰出的观念,他说“吾学虽有所授,但是天理二字是自家体贴出来的。”是说自己这个学问是从各个不同的源头来的,但是根本上是从自己内心深处自家体贴感悟出来的。“天理二字是自己体贴出来的”这句话使我感觉到,本次讨论 “知行一”和“致良知”等话题,极大的考验就是要突破狭隘的主观主义、个人中心主义,必须有他者的维度。必须有自然环境的(维度),同时还应该有天理的维度,天理的维度是超越的,在宋明理学家看来,天理的维度是非常关键的。天理就是和良知本体联系在一起的。《中庸》里面讲“天地之谓性”。人性本身有天地的灵明之所在,所以通过对自己的了解会有所长进。你了解的对象不仅是自己,不仅是他者,特别是比较亲近的人,不仅是自然现象,而且是天地万物。

        这种说法在今天是不是一种浪漫的主观主义的想象?还是有实际的从科学、哲学、神学等不同领域看出其特殊的价值?我认为阳明所提出来的“致良知”是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就不仅仅是为中国人或者东方人,而是为所有的人,这与孔子传道时的基本精神一致。他所要讲的就是做人的道理,而这个做人的道理为什么要落实在良知上?为什么要落实在“致良知”?人之所以为人是经过一个不断学习、自反与努力发展起来的。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要在中国召开,他的题目基本上说明一个课题,就是学做人,学以成人。人在所有的物种中间是一个最突出学习价值的物种,他之所以能够通过学习,是因为学习是一个自觉的过程,是人内在的不可消灭的主要精神。这个精神有四个侧面必须同时照顾到,缺一不可。第一就是自我的问题,主体性的建立绝对要和主观主义划清界限。所以才有私和公,越能够公越能向外,才能够越重视内在;假如他是私欲,那也就是功利的,一种局限性很大的以自我为主。 这个自我,因为是开放的,而且是多元的,所以必须和所有其他的自我,就是人类的全体能够有沟通的可能和交互影响的可能。阳明特殊的理念跟中国文化有关系,这种根源性本身是一个源头活水,它一定要流动和发展,否则这个根源性就闭塞、枯竭了。既然他是要发展的,那就必然会碰到各种不同的挑战。它的主体性和基本价值,但是碰到各种不同的挑战,却可以做出各种不同的回应,而这个回应的过程使自我能够逐渐扩大。

        这中间碰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考验——阳明的“致良知”的学说不仅有开放性,还有多元性的问题。面对基督教徒、佛教徒、印度教等完全不同的人,我们能不能互相沟通?我觉得是完全可以的,这个原因就是阳明学体现出的精神性人文主义。人越有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比如关怀地球,关怀其他的人,关怀这个世界,人就越有精神性的诉求。不管所信仰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都会走向更深层。一个有人文精神素养的基督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必须是关爱地球的,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超越狭隘的个人中心,族群的中心,语言的中心。这个开放和多元,事实上就是人类文明现在必须要有世界公民的意识。越是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越可以做一个好的佛教徒、好的基督教徒、好的伊斯兰教徒。

        第三方面除了是关于整个社会,家国天下。我们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从个人的修身到治国再到治国平天下,是一个线性推理的过程。认为先修身,再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这是错误的。因为齐家的时候,修身所经受的考验更复杂、更多元,到了治国平天下,修身的考验更多。所以在这个意思下,修身所代表的“致良知”的精神是在每一个人,在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过程中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实际上他必须要接受大的考验。

       对地球的关爱是第三方面,必须不能离开第四个方面,就是整个关于天的问题,也就是程颢提出的关于天理的问题。天理的问题直接牵扯到了阳明学说中在世界其他地方讨论特别多的,就是孟子“四端说”的恻隐之情。就是“仁”,仁爱的“仁”,这是一个普遍的爱,但它是有分殊的,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步骤。这样的一种思维和现在市场经济,以西方启蒙以来的思想为主导的这些价值。最后一点,应该如何应对?

      现在大多数学者,包括在座的,在我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对于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体认体悟理解是有偏差的,这些理念没有真正进入到我们的生命中。但理性、自由、权利、法制、个人的尊严,已经完全进入到了我们的生命中。大家没有人会去质疑这些价值。提出“致良知”,我们需要接受的考验就是如何定位?良知等理念和自由、理性、人权、法制、个人尊严的关系是什么?

       一句话来回应这样的考验。假如“致良知”是一个普世价值,是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文主义,而它的涵盖面包括自我、社群、自然,也包括天理,它除了重视理性以外,必须要突出恻隐之情,也就是所谓的同情。同情的观念现在在世界各地谈得非常多,西方的思想家已经谈到了。如果只是一种工具理性,而没有同情,我们的世界越来越为一种机械宰治的科学主义所控制,没有目的理性,没有沟通理性。

       假如我们突出自由,但是不重视公正、正义、对错、是非,我们会为某一部分人创造更多的利益,世界的不公平会越来越严重。如果凸出权力的观念,不注重责任,那么我们对自己所处的世界和个人失职了。假如法制之外,不推动礼让之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法制会变得非常严苛。如果只是突出个人主义、个人尊严,而不注重社会和谐,这个社会就没办法存活下去。反过来,我们不可能把恻隐之情当做非理性的,必须有理性的一面。其实真正的价值,是在感性、知性、理性之上,还有一个悟性,是感性又是悟性,所以恻隐绝不是跟理性背道而驰的。正义是不干扰人的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人的尊严,王阳明讲的是个人充分的自由来发展自己的人格,成为人有人可以发展的一个先决的条件。假如没有权利的观念只有责任的观念,一个人会被权威所宰治,而丧失自我做主宰的权利。

     我们现在有各种不同的权利大家认为是不可丧失的,所以责任和权力这个中间具有矛盾性。只有礼没有法,只讲人治不讲法治,我们的社会没法维持下来。同时,假如我们过分地强调和谐而放弃了个人尊严,那是不行的。所以我最后只讲一点,就是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时候,不要忘了天理的重要性,同时也不要忘了恻隐之情,这些所有的价值在良知之中,都是良知所照到的光芒,良知是光是热,它的光芒在照射中又是开放的、多元的、深层的自我反思的。

本文由三智文化书院提供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