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综艺官网

“川渝话剧双城记”助推西南话剧繁荣发展

戏剧演出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7年02月28日 09:3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音乐剧《麦琪的礼物》剧照 

  话剧《乌合之众》剧照

  付远书

  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重庆市话剧团、四川省成都艺术剧院、成都逸安升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川渝话剧双城记——2016年演出季”在成都、重庆两地举行。盛会虽已落幕,但由此激起的话剧热以及对艺术院团市场拓展的探讨却如涟漪般在川渝两地甚至全国扩散开来……

  作为一次剧目水准高、题材广泛、交流氛围浓厚的川渝文化盛事,“川渝话剧双城记——2016年演出季”通过演出原创剧目、引进剧目的形式,联合推出多台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话剧,让观众领略戏剧表演魅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扩大了话剧艺术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影响力。

  一直以来,“有高原无高峰”成为包括四川在内的西南片区话剧创作的一大瓶颈。作品是否真正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能否培育属于自己的话剧生态圈,成为摆在各艺术院团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川渝话剧双城记”活动,西南各话剧团一手丰富作品种类,一手培育市场生态,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推动了话剧艺术的创作繁荣,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成为舞台剧演艺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

  “双城记”引爆西南文化市场

  自2016年底开始,话剧剧场逐渐成为成都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娱乐放松的新去处。成都某小剧场剧院外的广告栏上滚动播放着即将上演的新剧目,每天一至两场的演出频率让文艺青年们大呼过瘾。市民刘畅表示,印象中话剧只是小众艺术,但现在已经和看电影一样方便了。

  成都话剧市场的火爆并非偶然。为繁荣西南话剧市场,整合剧场和演艺资源,发挥院团品牌优势,增强区域辐射联动影响力,2016年初,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重庆市话剧团、成都艺术剧院决定在成都、重庆两地共同举办“川渝话剧双城记——2016年演出季”活动。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成都、重庆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而话剧作为极具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的表演艺术,在传播文化审美、提高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话剧市场的繁荣能够更加有力地推动西南文化的发展。

  为期60余天的“川渝话剧双城记——2016年演出季”成渝两地共推出近20部品种丰富、各具特色的作品,包括喜剧、音乐剧、悬疑剧、主旋律剧等大小剧场剧目,两地直接、间接受众逾3万人次。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总经理助理、制作演出中心主任黄梁宇介绍,借助演出季,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负责运营的剧目《乌合之众》《疯在继续》《麦琪的礼物》《嫌疑人X的献身》共吸纳会员2500余人。

  好话剧从不怕没人看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由于话剧剧团转型早,民营剧团发展红火,话剧观众群体稳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演出市场。但在成都、重庆等地,话剧市场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话剧又将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2016年10月30日晚,作为“川渝话剧双城记——2016年演出季”的展演节目之一,话剧《乌合之众》在成都的东郊记忆·聚空间上演了最后一场。该剧剧本扎实,剧情抓人,演员用四川话说台词,普通话说旁白,拓宽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辨识度。现场,近400名话剧迷坐满了观众席,随着剧情的不断推动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黯然神伤。当所有主创人员集体谢幕时,观众连续不停的掌声一次次将演员留在舞台上。有的观众看完该戏后表示有深刻的“觉醒”之感;也有人感慨:“在一个大众爆米花的娱乐时代,拒绝世俗与平庸,坚持做精致的、有深度的话剧,这种匠心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艺术的繁荣包括创作的繁荣和市场的繁荣两方面。“你的服务对象是谁,剧团的定位是什么,我觉得这是艺术院团融入市场大潮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作为四川文艺界勇闯市场的代表,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罗鸿亮认为,成都相较于北京、上海,文化市场还不成熟,观众底子薄,对话剧的接纳程度有限,观众能否接受,关键在于话剧本身。“好话剧从来不怕没人看。”罗鸿亮强调。

  重庆市话剧团团长陈家昆表示,与四川一样,重庆在坚持话剧艺术高度、创作大型话剧的同时,也在不断尝试受市场青睐的小剧场话剧。去年年底,在重庆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开张的国泰云卫话剧坊作为重庆首家专业的黑匣子剧场,成为重庆话剧演出常态化的根据地。话剧坊启用后,将达成年演出话剧100场、艺术讲座及推广互动活动不少于12场的规模。

  版权合作培育市场

  《乌合之众》西南版是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改变运营思路后,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演出的一部带有浓郁川渝色彩又极具先锋意识的特色剧目。随后,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与上海的民营话剧机构以联合制作的形式实现了话剧《嫌疑人X的献身》西南版的落地,该剧在成都锦城艺术宫连演两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成都话剧市场内容单一,外来话剧票价较高,引进经典剧目版权是目前培育市场最好的一种方式。”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熊晓虹表示,一方面,引进的经典剧目质量较高,在丰富观众选择的同时,提高了观众的审美;另一方面,剧院通过对引进剧目的二度创作,成本比原创话剧要低得多,收益也十分可观。

  据不完全统计,两场演出下来,《嫌疑人X的献身》的引进和制作成本已收回45%;成都艺术剧院引进的话剧《致命的谋杀》不仅一轮演出收回成本60%,2017年全国巡演也已经基本签订协议可以落实。这组数据意味着,在成都,各个话剧院团已经比较成功地建立起了各自稳定的观众群,并通过商业演出实现了盈利。

  近日,应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执行委员长裴成爀的邀请,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音乐剧《麦琪的礼物》将于今年6月底赴韩国参加“第11届大邱国际音乐剧节”的正式演出。

  打造“川渝话剧双城记”文化品牌

  成都戏剧消费市场的蓬勃态势,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观众对高质量文本、具有思想性和审美感作品的渴望。

  面对需求,自2016年起,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加强了与中央戏剧学院的横向合作,致力于把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研成果转化为剧院的剧目储备。“我们要做的是培养老百姓买票看演出的文化消费习惯,让百姓享受文化消费带来的快乐。”罗鸿亮说,成都要成为比肩北京、上海的文化之都,不能做闭门造车的低端产品,要着眼国内外,引领文化审美潮流。“希望通过‘双城记’的演出交流,西南各个院团能抱团发展,走出西南话剧院团自己的路子来。”下一步,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将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观众喜好,以提供更精准的文化产品。

  调查发现,仅在成都市区,舞台剧市场还有8000万元票房空间,其中话剧占5000余万元。这就为院团提升剧目品质、完善营销手段、建立演出院线等提出了挑战,也为院团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了无限可能。

  更可喜的是,2017年“川渝话剧双城记”将不仅局限于剧目演出,名家讲堂、交流论坛等活动将陆续推出,并将积极借力旅游产业资源,组织川渝两地观众进行以文化体验为主的旅游互动,将话剧观演融入人文景点中,丰富观众观剧体验,大力推动文化发展。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