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综艺官网

《人民的名义》霸屏一整月 最高收视有望破8

电视 来源:北京晨报 2017年04月28日 08:44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霸屏整整一个月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将于今晚收官。有统计显示,《人民的名义》创下了2000年以来的收视之最,远远将排名第二的《大长今》(2005年在湖南卫视播出)甩出几条街。截至4月27日,CSM31城收视率破7,单集最高收视率7.78的成绩绝对堪称收视神话。有预测显示,最后的单集最高收视有望破8。与这一组组数字相匹配的还有豆瓣8.5的评分、衍生出的全民话题如官场政治、婚姻模式、人生哲学以及有关金钱、权力和信仰的讨论。为什么《人民的名义》能火到如此程度?不乏“反腐题材的多年缺失、老戏骨们成就角色、情节有注水但干货也不少”等主要原因,不过归根结底还是有力度的、敢表达的现实题材的胜利。

  回顾全剧,在《人民的名义》中有不少写实的细节。比如,一些人为了讨好空降的省委书记沙瑞金,在得知已经退休的副检察长陈岩石与沙瑞金是故交后,马上给陈岩石送来了大量的花、鸟、盆景等,现实情况也存在这种现象;还有光明区信访办的接待窗口的高度“站不能站、坐不能坐”,只能半蹲着和工作人员交流……不久后网曝郑州现真实版“光明区信访办”的消息。而除了这些“干货”外,全剧最成功的地方是塑造了官员百态:有一身正气、兼听则明的沙瑞金;有雷厉风行、敢想敢干的李达康;有一心上位、溜须拍马、毫无底线的祁同伟;也有信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懒政干部孙连城;有城府极深、心思缜密、表里不一的高育良……有网友评价,“每个官员都很真实,好人不是绝对的伟光正,坏人不是纯粹的假恶空。这些真实的人,上演了一出真实的反腐斗争。”

  不难看出,《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之大的反响,还是观众对于有力度的现实题材的饥渴所致。当荧屏被玄幻IP、古装传奇、婆婆妈妈等要么远离现实、要么狗血虚假的剧集常年占据时,像《人民的名义》以十年未见的反腐题材为切口,哪怕是撕开现实的一角,观众就已经沸腾了,不想火都难!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表示,《人民的名义》的成功是把所谓中国的现实状况又重新带回到电视剧中,而且是非常强有力的展现。“剧中有非常慷慨的一些文字、说话、演讲都让很多人觉得非常爽。把中国的现实在电视剧里得到一个有力的呈现,让大家觉得久违了,感觉到这个电视剧能够对现实发言,对中国当下的很多问题发言,这样一个对现实关切的分量是让大家感到它很了不起的地方。”如何将这种“力度”通过故事和人物让观众产生共鸣?《人民的名义》也做到了,“这个戏有很多政论式的,比如达康书记开座谈会、记者招待会都发高论,但是发高论能够让老百姓看的很爽,感觉到这些高论都有道理、都落地这是很了不起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个戏化了,把观念、思考化在这些人的身上,把现实化成周梅森自己的,也化成剧组的东西最后体现出来,最后取得了一个很好的成果。”收官在即,即便有情节注水、剪辑混乱等无法回避的槽点,但凭借题材上的力度、细节上的尺度,《人民的名义》注定是2017年的一部话题大剧。

推荐阅读 人民的名义 | 力度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