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综艺官网

熔古•铸今国际当代金属艺术精品展在国家大剧院举办

文化艺术 来源:央视网 2017年06月06日 09:4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6月5日,“熔古•铸今——2017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精品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拉开帷幕,来自中、英、日、韩、美5国31位艺术家的诸多力作纷呈亮相,为我们开启一段流光溢彩、动人心扉的金属之旅。

浴火重生,千锤百炼,铸就辉煌

        金属,源于自然,浴火重生,凝固成坚硬、闪耀之物,或为工具,或为武器,或为偶像,或为饰品,用以祭祀祖先、播种希望、开疆拓土、连接世界。金属艺术的发展,凝聚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金属时代,曾经为人类文明带来了新的曙光。走进世界各国的博物馆,金属制品作为各族文明最夺目的篇章,述说着各民族的历史脉络、文化积淀、思想内涵、审美情趣、工艺发展……无论是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是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金属艺术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推动其创新和发展。如今,传统金属工艺在艺术家和手工艺人手中代代相传,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全新的材料、工艺、艺术不断冲击着金属艺术固有的边界,将金属艺术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当代金属艺术在传承性与创新性、装饰性与观念性、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对立和互动中正在形成新的价值和新的社会诉求,“古”与“今”的价值在金属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熔炼,并蒂共生。

          此次“熔古•铸今——2017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精品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同期举办高端学术论坛,深入探讨金属艺术传统文化、当代理念、审美精神及商业价值,凸显传承性的文化、创新性的作品、学术性的研究、实验性的探索等方面的多维互动。而这次展览选在国家大剧院这样艺术殿堂展出,更是突出了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性。

金工力作,熔古铸今,纷呈亮相

         步入金彩流光的展厅,展品既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承古力作,也有国内外艺术家、高校学者的创意新作。展品所涉及的工艺多样,包括珐琅、花丝、锻造、錾刻、铸造、象嵌、乌铜走银、3D打印等;材料不仅有金、银、珐琅、铜、铁、锡,也融入漆、石、木、皮等非金属原料以展现混合材质的独特魅力;形制上突破杯、盘、尊、瓶等“实用器形”的束缚,融入更多时代元素,是有更丰富的“审美”方向的延展。

         在承古制作中,王千钧采用鲁王工坊传承300多年的传统钣金工艺作品《归朴》,在锤炼锻打中呈现锡壶的古朴肌理,与随形的木柄结合,呈现一种自然之美、大气之风。再如韩国艺术家李亨坤(Lee Hyung Kun)所作的韩国传统打击乐器,以铜、锡为原料锻造出自然纹理,在一圈圈波浪外扩的圈纹中,让人感受到乐音的传播震动,如同石子投湖所激起的水波,此时声与形相呼应。这些作品不仅承传了工艺,也与传统人文精神一脉相承,在匠心独具的承古创新中,绽放了古代经典、人文精神、工艺传统与审美意旨之菁华。

         在当代创新之作中,周尚仪、孙秋爽的作品《传奇》以中国传统的“鼎”为型、“四神”为饰,几何的圆型和柱型的壶体、具象的童男童女的壶钮,相映成趣,对比强烈。实用与装饰、白银与乌木、传统与现代、铸造与锻制的多元混搭,呈现出后现代语境中实验性的意义。日本艺术家前田宏智所作的金银彩花器以精湛的工艺、优雅的纹彩、简朴的器型再现了日本的工匠精神,在金色浅淡不规则的片格装饰中,我们似闻到了收获的味道,是麦香,还是酒酿,让人充满美好的想象。青年艺术家王晓昕的系列3D打印作品无疑令人耳目一新,一个个玉璧造型的金属形态中,排列着整体、缜密的“众人”,以通天礼地的玉器与人结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深度解构并重构“和”文化在玉礼器这一载体中的体现。

         在一件件熔古铸今的大师级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当代生活、当代精神、当代审美、当代设计等时尚气息熔入金属艺术所带来的新风采与新面貌,只有融入时代的创新才能让传统换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与时代息息相关的艺术门类。

         作为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展览之一,本次展览将在国家大剧院持续至6月20日。只需一张参观票,观众即可感受这场传统与当代、视觉与精神、文化与艺术的饕餮盛宴。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