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综艺官网

当我们谈上大学的时候,谈的是什么

综合资讯 来源:环球网 2017年07月24日 17:1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当我们谈上大学的时候,谈的是什么?

  ——贵州卫视纪实类节目《你好,再见!》毕业季特辑

  每年的盛夏七月,都是一场浩浩荡荡的离别。在《你好,再见!》这档节目当中,有这样一群“年轻人”,迈入大学校园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讲甚是艰难。他们当中,身患顽疾但成绩优异的她却曾被高校拒之门外;家境贫寒的他对学习心向往之,但只能作为保安员生活在北大;更有甚者,少年不羁时对大学不屑一顾,到了而立之年才悔不当初。所以,为什么与学校相关的开始和告别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为什么他们兜兜转转只为走进校园?当我们想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时候,究竟想让他们走进怎样的一个世界?当我们在谈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些什么?

  谈到上大学,不得不说我们国家的教育历史。在隋唐以前,中国是没有科考制度的,主要的官吏选拔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们把持着乡举里选,垄断仕途。品评士人、选拔官吏时,强调士庶之分和门第高低,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一个人的出身会跟着他一辈子。到了隋炀帝时期,科考得到细化和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公平的竞争。但加之年龄等限制,即使在盛唐时期我国有一千两百多万人,每年应举者不过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者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三十人,还没有现在大学里一个班的人多。且考试分上、中、下三等,中等以上为及第,下等即落第。由于举子多而录取名额少,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学习本身的动力得到了强化,但教育制度的重重阻力也让人望尘莫及。转眼到了新中国,自1952年起,除却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那暂停的十年,高考制度延续至今。1977年,高考总人数570万,录取27万人,录取率5%;到2016年,高考总人数942万,录取700万人,录取率74.3%。显而易见,1500多年以前的读书人想要通过科举出人头地的渴望,该是有着背水一战的决心,科考对于他们的意义比今天更为重要。

  《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现在的 “大学”对于人的主要意义之一,怕也是如此。教育本身的本身是学习理论,也锻炼思维;是知的增长,也是识的加深;让人深知世界的多异,也能包容其中的不同;居安思危,不再止步于现状;低头做好自己,抬头对未来满怀希冀。更为丰富的教育机会让更多的人相信,相信努力的意义,相信努力可以改变人生的走向,相信在现在的世界里出身决定不了一切,相信总有那么些人可以用力的活着,想要成为命运的漏网之鱼。一纸证书证明的,正是净心修身的学习生活。

  追求人生理价值的亚男

  实现大学梦想的焦彦华

  为自己重新开始学习的王建

  越是悲惨的故事开端,越是意味着要有个绝地逆袭的奇迹发生。在《你好,再见!》里,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她,通过自学考上华东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并顺利毕业;走出校园成为保安员的他,带着至亲的否定,以学生的身份重新走进了大学;而立之年的他已褪去浮躁,潜心学习,重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他们不能证明什么了不起的道理,但他们证明了自己。

  主持人田佳在节目中潸然泪下

  在贵州卫视纪实类节目《你好,再见!》毕业季里,主持人田佳更像是一位倾听者,引导着走向人生十字路口的“他们”说出自己的故事,而这其中,或许也有“我们”的故事。不能简单的用感动这样的词汇来概括这档节目所有的表达,只觉得海海人生里擦肩而过,从此便不再是孓孓独行。

推荐阅读 大学 | 上大学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