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综艺官网

300余件顶级秦汉文物亮相国家博物馆

文化艺术 来源:光明网 2017年09月18日 14:3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300余顶级秦汉文物亮相国博

  分别来自全国30余家文博机构 展厅每天限流3000人

  昨天,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大展——“秦汉文明”展,正式在国博亮相。全国30多家文博机构遴选出300多件重要文物参展,其中多为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秦始皇兵马俑(见大图)、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等历史教科书上的国宝是本次展览的主角。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由于展品非常珍贵,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参观秩序,在两个多月的展期中,展厅门口每天将限量发放3000张门票。

  重点文物

  300余宝贝近半一级文物

  据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介绍,此次展览以学术为基础,从全国30多家文博机构精选出170件组、300多件重要文物,基本涵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秦汉时期的重要考古成果,通过对文物的深入解读和相关拓展内容的展示,力图全面展现秦汉时期中国的辉煌发展,为观众奉献一场名副其实的文化盛宴。

300余顶级秦汉文物亮相国博

  纸地图出土于甘肃天水市放马滩汉墓。

  黄振春透露,此次参展的170件组文物中,一级文物约占45%,其中包括著名的“皇后之玺”玉印、长信宫灯、兵马俑、金缕玉衣、纸地图、“滇王之印”金印、青铜方斗、“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玉熊、云纹玉高足杯、彩绘多枝陶灯、“西王母”陶座青铜摇钱树等文物。

  长信宫灯多年未外出展览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展览中多件文物均时常出现于历史教科书中。虽为观众所熟知,但要看到真品却并不容易。比如著名的长信宫灯是河北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已经很久没有出馆展出了。

  据专家介绍,长信宫灯于1968年出土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因灯上刻有“长信”二字而得名。灯外形为宫女跪坐持灯状,体内中空。整器包括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

  令人称道的是,长信宫灯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可以开合,能根据需要调节照度大小和照射方向。烟灰可以通过宫女右臂落入灯体内,不会弄脏居室。灯身上的铭文记载,这件集艺术与实用价值为一体的宫灯,在当时也是受人追捧的宝贝,几易其手之后才被中山靖王之妻得到。

  地图残片揭秘西汉纸张

  据“秦汉文明”展策展人单月英介绍,展览中除兵马俑、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这些广为人知的珍贵文物外,还有一些展现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强大软实力的重要物证。比如来自甘肃简牍博物馆的纸地图。

  “一般人都知道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但这次展出的纸地图别看只有方寸大小,却出土自西汉墓葬,是我们现存最早的纸张了。”单月英说,蔡伦是在前人的造纸经验基础上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和提升,实际上纸张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更久远之前。

  此次展出的纸地图出土于甘肃天水市放马滩汉墓,材料为麻类植物纤维。分析发现,其生产过程经过切割、捣舂、制浆、沉淀过滤和挤压整平等工序。纸地图上还依稀可以看到用墨线绘出的山脉、河流、断崖和道路等标记。

  观展线路

  兵马俑领衔秦汉大展

  单月英表示,秦朝创建了文官体系,推行郡县制度,采取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制度以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秦朝很短暂,是汉朝继承了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交流等领域都有发展和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所以秦汉文明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

  整个展览由序厅、文治武功、长乐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丝路交通及尾声七个部分、五大主题单元构成。

  序厅部分展示一组秦始皇兵马俑,象征秦国横扫六合,统一中国,建立秦王朝。展览由此拉开序幕,引导观众进入展览,遨游秦汉时代。文治武功单元通过建筑砖瓦、秦诏文物、钱币、印章、封泥、兵器、汉兵马俑、熹平石经、《仪礼》木简等数十件文物展品,辅以文字图表等内容,围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以及对边疆地区的开拓,阐释秦汉王朝对国家的经营与管理,重点突出秦皇汉武开创性的丰功伟绩及为后世中国王朝历史奠定的坚实基础。

300余顶级秦汉文物亮相国博

  长信宫灯集艺术与实用价值为一体。

  灯具熏炉重现盛世奢华

  长乐未央单元展现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通过对画像砖、漆器及动物俑等文物的展示,阐释在秦朝废墟中创立的西汉王朝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经济逐渐恢复,农业和手工业在文帝和景帝时均得到较大发展,仓廪充实,人民安居乐业,出现“文景之治”,其国力在武帝时期达到全盛,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度之一。

  考古出土的大量汉代文物内涵丰富、工艺精湛,其中既有豪华的楼宇院落,也有肥硕的牲畜家禽、琳琅满目的灯具、熏炉、炊器、酒器以及各种男女偶俑。

  通过各种乐舞陶俑、日用器具、家居设施、编钟、娱乐物品等,使观众仿佛通过时光隧道,穿越回那个沸腾而喧嚣的时代,体验汉代王公贵族灯光摇曳、熏香袅袅、珍馐满案、美酒飘香的奢华生活,领略大汉王朝的富强、物质的充裕、市场的活跃和文化的发达。

  金缕玉衣讲述事死如生

  事死如生单元讲述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死亡。此单元展示了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的金缕玉衣、鎏金镶玉青铜枕、玉九窍塞、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兵马俑和彩绘陶家畜、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等精美文物,诠释汉代人对死后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待死者“事死如事生”的态度。

  专家表示,正是这种态度孕育了汉代的厚葬之风,人们不仅在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随葬品方面也尽量做到应有尽有,凡是生人所用器具、物品等,均纳入墓中。而且制作大量的人俑随葬,可以在死后世界继续保卫或侍奉自己。尤其是王侯贵族对永生不朽的追求,导致了丧葬用玉的高度发达,由玉棺、玉衣、玉套、玉面罩、玉枕、敛尸玉璧、玉握和玉塞等组成的丧葬用玉便成为汉代统治阶层最具特色的丧葬习俗,贯穿两汉四百余年的时间。

  多元文化与丝绸之路

  多元文化单元通过青瓷、青铜工艺制品、铸铁制品、造纸、造船技术、医疗、天文计时方面的文物和边疆各族的特色文物让观众领略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世界的文化软实力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多元文化。

  丝路交通一章阐释了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及与域外的文化交流。本单元选取20余件展品,既有域外舶来品,也有融合异域文化因素的中国制品,它们共同见证了秦汉时期中国与域外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

  尾声部分特别展出“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以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束展览。

  记者 王歧丰/文 李木易/摄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