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李国亮
作者简介:李国亮,男,生于1961年,江西南昌人。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昌市作家协会会员、青云谱书画院副院长。1987年毕业于江西书画函授大学,1990年秋入北京“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行草书研究班”学习,师从欧阳中石。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及省市展览并获奖。书法作品曾二次登上《书法导报》;书画作品先后被《赣风》《生活365》《澳门月刊》等杂志作过专题报导。江西六套《艺术与收藏》电视栏目也作了专题推介。
(一)
我从小喜欢图图画画,父亲发现我的爱好后着力培养,记得一九七三年秋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为我包了一张公交月票。那时一个小孩子包月票还是比较稀奇的,当时我家住八一广场东面的金盘路。每周有一、二个下午会乘公交车到胜利剧场(南昌京剧团)跟剧团美工朱春志老师学画布景,那时基本上没有动手画过只是观看初中二年级随老邻居画家史俊学习绘画。一九八五年春,经史俊老师的介绍,曾被借调到江西少儿出版社《小星星》编辑部工作过一段时间,八十年代初又有幸随二哥李国利(现八大山人纪念馆副馆长)在八大山人馆观看书法大师陶博吾先生挥毫写字,在书法艺术的熏陶下使我对书法这门东方独特的传统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九八五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江西分校书法班招生,我踊跃报了名,经过三年的函授学习使我书写技能和理论知识都有所提高。其间得到过著名书法家邱振中、卜灵先生的传授和教诲。一九九O年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总部在北京开设了中国画研究班和书法行草书研究班,面向全国报收各地函授毕业生,我有幸被行草书研究班录取。行草书研究班指导教授是欧阳中石先生,我慕名求学。第一次在课堂上见到中石先生,心情有几份激动,他个头不高和蔼可亲象慈父一样,先生与我父亲同岁,因此觉得特别亲切,一下课我便迫不及待地递上小本子请先生签名,先生毫不犹豫签上大名“欧阳中石”,当时心里美滋滋地,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知道先生喜欢抽烟,我立马递上一支“中华”先生摇摇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希尔顿”抽出一支,我恭敬地为先生点燃了香烟此刻自己感觉和先生很投缘。在课堂上先生不仅教学生练字,还谆谆教导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练习书法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书法家,提升书法水平应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功夫在字外。先生是传授知识传播文明的使者、教育家。他对学生的关怀是温暖的,他对学生要求是严格的。记得有一次,我拿出一幅自我感觉良好临摩《张迁碑》的习作请先生批改,先生审视一番,对在场的同学说:“你这幅字临得刻板,没有灵性和美术字一般”。先生评语入木三分点中要害,使我在思索中幡然醒悟终身受益。在日后的临习碑贴和创作过程中,我都牢记:临贴多读贴,深入理解,宁拙忽巧,力透纸背的含义和锥画沙,屋漏痕等自然现象与书法的关系。在反复地练习中多了解体会原作的精髓,把原作的精气神贯穿到自己的眼脑手之中,做到意在笔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把笔墨纸转变成血肉骨,用千变万化的线条塑造出鲜活的富有生命力、感染力及有鲜明个性的艺术珍品。
北京的短暂学习,可以说是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修理站兼加油站,在此期间还得到了国内著名书法家王玉池、张荣庆、蓝玉崧、刘恒等名家指教。名师的点拨可以修整方向,自己的领悟可以少走弯路。回顾在京学习的日子,每逢中石先生授课都是座无虚席同学们热情高涨,因为先生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论水平高低年龄大小他都亲切关怀积极鼓励。学期届满先生承诺为每个学生赠送一幅墨宝,前提是必须是自己创作的诗词或感言,所作诗词感言还必须经过先生的审阅合格方予相送。这回我又是幸运的,我写的是三句感言:“不为昨天悔恨,不为明天忧虑,只为今天的欣慰”先生看过后问:“你学过哲学”?我笑了笑没有说话,因为我从未系统学过哲学,不过我特别喜欢富有哲理的格言和书籍,想出这三句话或许是潜移默化的结果。此时,只见先生铺开纸,趁先生提笔蘸墨之际我贴近说道:“这三句话有三个“为”字三个“天”字二个“不”字难写,”我说难写其实是对自己说的,对大师中石先生来说是小菜一碟。转眼间见中石先生笔走龙蛇,一挥而就并题跋:“岁在庚午之冬课上,国亮同好示以最近体会,颇耐寻味信手写来以为留念”。先生此幅墨宝,信手拈来毫不矫作,潇潇洒洒行草配搭,粗细有度浓淡变化,愈欣赏愈有韵味。时至今日,每当我向朋友展开此幅墨宝一种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这三句话是我人生的感悟也是我平常为人处事的生活态度。
(二)
我们常说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中国画又何尝不是线条的艺术呢?只不过中国画中的线条只是其中的一个元素,而中国书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单纯的线条艺术而已;然而单纯的线条艺术如果脱离了方块汉字这一形体,它是不可能产生艺术效果和审美价值的。我们祖先发明文字首先是从记人叙事这一实用为出发点的,从历代出土的甲骨文、青铜铭文、竹简、石碑、法帖字迹来看不外乎象形、工整、方正、易认、繁写、规范、便捷等都是以实用为基点的。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甲骨文是用尖锐物在兽骨龟片上削刻而成,它的线条有点象后来篆刻,古朴稚拙,意味盎然,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祖先发明了一种用兽毛制作的书写工具——毛笔,毛笔的出现为书写汉字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毛笔有中锋、偏锋、侧锋之笔法,书写过程中又有藏锋、露锋、回锋之技法,妙趣横生,变幻无穷。在造纸术没有发明之前为了记人记事,古人将汉字写在用绳索连窜的竹片上,后人称之为汉简,古人在书写汉简时,为了方便快捷,删繁就简。试想如果没有发明毛笔和墨汁,要在竹片上记录文字,那只有雕刻。雕刻费工费时,不利于快节奏的生活和军情的传递,于是方块汉字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衍化、派生出由单一象形文字向形声、表意的符号文字演化,汉字的内涵和表现力不断丰富和完善。
今天,我们把中国汉字的字体大致分为五种:篆、隶、楷、行、草,由篆而隶、由隶而草、由楷而行,每一次字体的变革,都是一次影响深远的伟大创新,这种创新至唐朝就宣告结束了。五种字体的书写经典范本和“王位”宝座早已被汉晋唐时期的高人包揽了。篆体典型代表为唐代的李阳冰;隶书汉代《礼器碑》《张迁碑》《石门颂》等诸石碑为最高境界;楷书颜、柳、欧已登顶峰。行书晋王羲之《兰亭序》、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分别被称为天下第一第二行书;草书大家唐张旭、怀素、孙过庭是后人望尘莫及的。下面具体谈谈天下第一、第二行书《兰亭序》和《祭侄文稿》诞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书写心情,从流传下来的字帖墨迹看《兰亭序》《祭侄文稿》二帖都只是王羲之和颜真卿手书草稿而已,在书写过程中王羲之和颜真卿的心境是迥然不同的,王羲之写《兰亭序》是怀着愉快、喜悦、恬静的心情记叙一次文人雅士的聚会,字迹秀丽、妩媚、雍容、华贵;而颜真卿写《祭侄文稿》是怀着悲痛、哀伤、沉重的心情倾诉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字字苦涩、句句含泪、通遍悲情弥漫,催人泪下。《兰亭序》《祭侄文稿》之所以被后人推崇为天下第一第二行书,就在于二幅经典作品正是当时作者真情流露,毫无掩饰、矫揉造作之嫌。试想如果当时二位书圣是刻意想写一幅流芳千古的书法作品,待心情平静后重写一遍,反复构思,充分考虑布局、行距、墨色、大小、枯润、前后呼应、粗细变化等等,我想二幅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便会大打折扣。我个人认为唐朝以后的书法艺术已进入一个没有创新(因为后来没有创造一种被世人公认的第六种书体出来)只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个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行草书表现得极为突出,篆隶楷基本上都摆脱不了前人的影子。唐朝之后的书法家都无法超越古人筑起的书法艺术高峰。即使宋四家、元明清、近代现代诸大家也只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模仿、混合、嫁接、杂烩、变化而已。在继承传统发扬个性方面,我十分崇拜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他的书法和绘画是二座高耸的丰碑,他的书法和绘画一样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是无以伦比的,中国书法讲究中锋入笔,而八大山人为了表达自己桀骜不驯的脾气和与众不同个性,他剪掉笔尖,用秃笔写字,秃笔书法虽然粗细变化不大,但气势一气呵成、不拘一格、痛快淋漓,常见一笔长竖犹如一枝饱经风霜的荷杆,力挺千斤。八大山人的书法作品中有时大合大张,方圆兼备,有时乱石铺街,大小相夹,有时循规蹈矩,笔笔精到,无拘无束、任意驰骋、变幻无穷、气象万千。
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东方线条艺术是不能人为地为创新而创新,如果创新背离方块汉字这一形体,而一味地追求线条美是不可取的,所谓线条的艺术性,能否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否能让人看懂是什么、像什么,如果连内行、外行都难看懂所谓艺术的线条,那只能算是“桃符天书”。泛谈书法、直抒愚见,我认为纯艺术的书法是不存在的,历朝经典碑帖都是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感情色彩的文学经典。纯实用的书法今天基本上已经被电脑打字机、复印机取代。今天作为艺术品的书法是供人观赏、收藏、装饰的,作为书法家、书法界及爱好者则应当罔谈彼短、靡恃己长,巧拙并存、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