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综艺官网

实景史诗剧《武则天》 着眼长远 发展特色文化

文艺评论 来源:央视网 2018年01月18日 15:44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质,并将之坚决贯彻到实践中,对于回答新课题、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成就新作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面对扑面而来的中国文化热浪和蓬勃发展的产业力量,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一个地区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项目的层次规模和效益,已成为衡量其转变发展方式成效大小的重要尺度。”以洛阳为例,这座拥有拥有5000余年文明史、4000余年建城史、1500余年建都史,从“中华文明原点”一路走来,泱泱文脉传承至今。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流”,那么,洛阳文化确实当得起“源远流长”;如果说,中华文化总是在重大历史关头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那么,洛阳文化确实也和中华文化一路同频共振,在实践创造中进行着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着文化进步。

  着眼长远,融入洛阳特色文化元素。文化繁荣发展的盛景背后,凸显了洛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本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

  如何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够被轻松的理解吸收?洛阳盛世唐园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汲取灵感积极打造主题IP——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实景史诗剧《武则天》由此应运而生。该剧耗资2.8亿人民币,该剧将现代声光、电控模型、电技术、舞美相结合,以洛阳为历史背景,全剧以全新角度、深入剖析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从14岁入宫到82岁去世光辉而波澜壮阔的一生。剧中以洛阳最珍稀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卢舍那佛的雕凿过程为解构,讲述了武则天是如何在被士族阶级“妖魔化”的声浪中,为践行为民为理想,不怕牺性,舍身取义,凿肉成佛,敢于与顽固僵化的旧势力作斗争的,鲜活的,最终成为的一代明君的故事。剧中将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与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通过表现开凿石窟的过程,让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睁眼了、笑了、活了。”除去活灵活现的表现形式和史诗般千回百转的剧情之外,全剧更是台词更上下足了功夫,汲取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最灿烂的诗词格律之精髓,上下皆运用古诗词仄韵的语境,音韵之美不可比拟。除此之外,剧中还融入了卢舍那大佛、牡丹、洛阳方言等地道的“洛阳元素”,多个方面均是第一次呈现。现阶段,通过几个月的试演,实景史诗剧《武则天》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现阶段,正逢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正确的道路选择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还必须要有像实景史诗剧《武则天》这样紧跟时代潮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文化项目去再现历史、照耀当代、影响未来。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