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综艺官网

讴歌家乡六十载——艺术家李元鸿的乡恋曲

华语音乐 来源:环球网 2018年05月08日 11:4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喝一口家乡水,两眼含热泪,母亲的乳汁生命的泉,流淌在心扉……”这是一首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出的歌曲《家乡水》中的一段歌词。这首曾荣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的歌曲的词作者,是内江市音乐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一位在内江生活了八十年的老音乐家李元鸿先生。

  从1958年起,李元鸿在内江的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园地辛勤耕耘了六十年。他既能写歌,也能写文章。在音乐、文学、戏剧和广播电视创编方面,都有丰硕成果。在他历年的作品中,曾有五件作品荣获国家级文艺奖、新闻奖,有六件作品荣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有八件作品荣获四川省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2001年,他曾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四川省优秀编剧”。

  从艺六十年来,他运用多种文艺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写家乡、赞家乡。他曾担任电视纪录片《新闻巨子范长江》的主要撰稿和编导,也是以著名作曲家王锡仁为题材的电视音乐专题片《乡曲乡情乡恋》的主创人员;他撰写的文学评论《魏明伦:赋中自有妙文》在《人民日报》发表;他评介在内江生活了十多年的著名作曲家王锡仁的文章《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直到近年,他仍然用《甜城湖放歌》、《我爱我的大内江》、《三唱范长江》等歌曲,表达着自己对家乡深深的情和爱……

  挥不去的“长江情结”

  李元鸿于1958年进入原内江专区文工团,曾担任板胡和小提琴演奏员,还担任过创作员、乐队队长、创作组长。当年,他的板胡演奏技艺颇高,被称为“李板胡”,同行们公认他是仅次于省歌舞团和重庆市歌舞团的“四川省第三把板胡”。1984年,因工作需要,他被调往内江人民广播电台,任文艺部主任。至今,他仍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全国广播音乐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编剧、内江师院范长江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在文工团时,他有幸结识了我国新闻事业开拓者、著名记者范长江的三弟范长城(又名范立天)。范长城当时在团里任导演、编剧,曾与李元鸿在演出和创作上长期合作,他们也成了好朋友。

  最令李元鸿难忘的,是拍摄记录片的经历。2002年严冬,已经退休的李元鸿,应当时内江市电视台台长姚伟民之邀与另一位编导凌光智、摄像师范斌、凌雪组成摄制组,赴西安、延安、北京、成都、重庆等地,拍摄电视纪录片《忆长江》(后更名为《新闻巨子范长江》)。

  电视纪录片《新闻巨子范长江》在内江电视台首播,并在四川卫视和全国各地数十家城市电视台播出。这不但鼓舞了家乡人民,也在各地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2003年,这部纪录片荣获中国电视新闻奖三等奖、四川省电视新闻奖特等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

  写不尽的“名人情结”

  山美水美人更美。

  李元鸿认为,写家乡的人杰地灵,当然应该把“写人”作为重点。只有写出家乡人的风貌、情怀、精神、成就,才是讴歌家乡的重头戏。因此,远至古代的苌弘、赵贞吉,近至现代、当代的张大千、范长江,以及梅晓初、王锡仁、魏明伦、刀郎等著名人物,李元鸿均有文章、歌曲,或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评介和颂扬。

  李元鸿着笔最多的家乡名人,应该是著名作曲家王锡仁。王锡仁(1929-2010年),出生于自贡市富顺县,四岁时,全家迁居内江,在内江居住求学共十多年。因此,王锡仁把内江也作为了自己的故乡。他作曲的歌剧《红珊瑚》是我国经典歌剧之一,他作曲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父老乡亲》等,广为传唱,家喻户晓。李元鸿与王锡仁是同乡、同行、老朋友,但他把王锡仁当兄长、老师,王锡仁则把他当作兄弟、知音。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李元鸿走进王锡仁在北京海军大院的家中时,狭窄的房间、简陋的家具,让李元鸿大感意外,屋内的一架破旧钢琴,竟然还是借来的!在交谈中,李元鸿得知,《父老乡亲》被全国各地数十家音像单位和刊物出版发行,可王锡仁收到的稿费,总共才七百八十元!为此,李元鸿感到愤愤不平,可王锡仁却笑着说:“没什么,我已经习惯了。只要大家喜欢我的歌,我就心满意足了。”

  李元鸿被王锡仁老师那种纯真的情怀、深沉的乡情所感动,他陆续写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太阳最红,乡情最浓》等文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四川日报》等十多家报刊发表,还编制了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在全国各地一百多家省、市广播电台播出。此外,他作为主创人员,与电视台同仁一起去北京拍摄了电视音乐专题片《乡情乡曲乡恋》。这部电视片曾在四川卫视、凤凰卫视及全国各地数十家城市电视台播出。因情感浓郁、寓意深邃、镜头优美、构思精巧等特点,受到了广大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评,曾荣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二等奖、四川省电视文艺奖一等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

  唱不完的“故乡情结”

  在李元鸿六十年的艺术历程中,歌唱家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就创作并演奏了板胡独奏曲《故乡行》,这是一首以川剧弹戏音乐为主题的乐曲,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曾请他去成都录音并播出。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李元鸿与内江的专业作曲家李景铄、潘光一先生合作了数十首歌曲。其中,《因为有了伟大的党》、《云雀,借借你的翅膀》曾在省级评选中获奖,并被选为赴京汇报演出节目,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而《内江好,好内江》、《妹种甘蔗哥熬糖》、《沱江号子》、《庄稼人吹起铜喇叭》等歌曲,则是直接歌唱家乡的作品。其中,多数作品也曾由省电台播出并获奖。

  1999年,刚退休的李元鸿应市文化局的邀请,担任了内江市纪念张大千诞辰一百周年“大千神韵”文艺晚会的总撰稿和编导组组长。他为晚会写了开幕合唱《五百年来第一人》、尾声合唱《我为故乡添春色》、独唱《大千故乡赞》等三首歌词。其中的两句歌词“画魂长与山水伴,万紫千红留人间”,被《四川日报》选用为纪念专版的套红通栏大标题。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儿时,李元鸿经常在沱江边玩耍。如今,他家仍然在沱江边。他时常站在阳台上,久久地凝望着这条婉蜒柔情的母亲河……

推荐阅读 李元鸿 | 恋曲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