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城市家庭消费报告服装篇 |
|
|
|
★ 缝纫店的变迁——量身定做求个性 ★ 从《卖布头》到服装打折 ★ 打折的理由 ★ 流行与服装就象咖啡和咖啡伴侣 ★ 雾里看花,流行究竟哪里来 ★ 消费者——推动流行的另一股力量
几年前,有消息说我国的衬衫产量已经极度饱和,积压了几亿件,如果把所有的衬衫分摊到各个成年男子头上,每位平均能分到好几件。这件事直到现在仍让我印象深刻。 一方面看,它仅仅是衬衫滞销现象的一个描述,但如果从另一方面理解,则说明我们的服装消费已经渡过了短缺期,人们再也不必去担心衣服不够穿了。 最近,又有一则消息让我觉得挺有意思,那就是,现在有些人已经不再去服装商场里买衣服了,他们开始找缝纫店给自己订做服装。
缝纫店的变迁——量身定做求个性 这些年来,人们突然发现,差不多快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缝纫店,又开始在各个城市的街头巷尾安家落户。同大商场的热闹和喧嚣相比,这些小店显得有些安静,但它就是这样不声不响地从大商场里抢走了一批顾客。一位姑娘慕名来到一家缝纫店,定做服装。她带来一张服装设计草图,正和裁缝师傅比画着,希望把领子换成不对称的,而且周围要缝一道边儿……。由于做工的要求多了,价钱自然也比外面的要贵,但她认为值得:“我觉得这样可以做一件完全属于我自己的衣服,而且这些各个细节都是我自己喜欢的花多少钱倒无所谓。” 这位姑娘并不在乎花多少钱,只为定做一件满意的衣服。其实多年以前,人们来到缝纫店做衣服只是因为它比较便宜。 干了三十多年裁缝的赵师傅目睹了缝纫店的变迁,她说:“最早以前生意还是可以,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比较低,买布料,做衣裳,是为了省钱,现在好象就是改观了,都要那种个性化,不怕花钱。”缝纫店经理也是这样看:“现在服装可以说走出了温饱阶段,每个人的柜子里都衣满为患,怎么能够穿得更美,能够突出自己的个性,我想只有我们这样的店才能满足他们。” 可是,谁不想既少花钱又买到满意的衣服呢?许多消费者告诉我们,买衣诀窍在于两个字---“打折”。其实,喜欢打折的并不仅仅是消费者。对于商家来说,会不会打折,如何在恰当的时机打折,也是一个诀窍。
从《卖布头》到服装打折 记得解放以前,人们还是买布料做衣服的时候,小商贩便开始做降价的游戏,那种吆喝叫卖声至今流传。在相声《卖布头》里面就有这样精彩的段子。时隔多年,象相声中这样的吆喝声,我们已经很难在大街上听到了。但是,靠打折来卖服装,依然是商家一脉相传的手法。只不过,花样变得越来越多了。(视频) 现在,服装打折已经成为一种气候,好多大商场都专门开辟了服装特买区。记者来到了一个大商场的服装特买场,这儿的服装每天都在打折,而老板也自有他的一套生意经:在品牌经营当中,如果真正是特卖的话,很多品牌都是不计成本的,不计利润的,在这个时候,如果某些客人对某些品牌情有独钟或者非常喜欢,刚好又有他的颜色,又有他的尺码的时候,就是绝对的物超所值。 根据本节目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82.2%的消费者通常在打折期间购买服装,购买打折服装占到了服装总购买量的85.8%。被访者普遍认为,打折并不一定说明服装质量有问题,多数情况是商家最初价格定位过高、或者是过季服装反季节销售。打折不过是服装价格回归过程。因此,等待打折后再购买是划算的。 打折的理由
俗话说得好:“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许多消费者买服装总有一种心理,认为打折就是便宜。那么,事实情况真的象刚才那位商场经理所说的那样,买打折服装是物超所值吗?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得搞清楚厂家为什么打折。(视频) 打折的第一个理由 :反季节打折 每到春秋两季,服装厂家通常都会来一次打折行动,明面上是让利消费者,实质上则是为了腾出被占压的流动资金。而对消费者来说,虽然看似捡了个大便宜,但不知你想过没有,为眼下用不着的东西买了单,不也是占压了流动资金吗?更何况,来年你再从衣柜里把它翻出来的时候,那种穿新衣服的高兴劲儿,也早已荡然无存了,看来,买反季节打折的衣服,这笔买卖并不划算。 打折的第二个理由:断码打折 很多衣服因为号码不全而打折,小李就买了一件断码打折的衣服:“这衣服都打到三折了,没有适合我的尺码,只好买这个大号了。”衣服大了,要么压根儿就别穿,要么就送人吧。 很多服装消费者都象小李这样,买的时候见了便宜就出手,穿的时候却是一丝一毫不将就。便宜在前,吃亏在后。断码打折,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美丽。 打折的第三个理由:清仓甩卖 有时厂家要把早些年生产的服装清仓甩卖也会采用打折的手段。没穿过的服装,并不见得是新衣服。很多人并不知道,服装其实也有寿命,就以真丝为例,俗话说:“陈丝如烂草”。即便是皮衣的寿命也有限,好的皮子寿命在十年左右,坏的差不多四五年。试想一下,一件皮衣的寿命总共才十年,假如商家已经搁了七年,现在以三折卖给你,你果真觉得便宜吗? 面料有寿命,款式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现在消费者买服装买的就是款式,如果款式已经过时了,服装原先的价值,就已经打了折扣,这样的服装卖出来,不打折成吗?算来算去,消费者还是没占到便宜。 打折只不过是商家许多种经营方式中的一种,说到底不过是为促销。但有的消费者总是没能看到这一点,一见打折就头脑发热。有时,商家策划的卖点越精彩,消费者涉足的误区就越多,所以,在碰到类似的情况时,应多些理智的选择,多长几个心眼,千万不要以为占便宜了。 流行与服装就象咖啡和咖啡伴侣
价格固然会影响到消费者对服装的选择,但更让人动心的还是“流行”二字。流行之于服装就象咖啡和咖啡伴侣一样,几乎溶在了一起。让我们对服装的流行风做个回眸吧! 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妇女最普遍、最流行的装束恐怕就是旗袍了。旗袍因其线条简练,非常适宜表现女性的曲线美,而被人们普遍接受,无论是贵妇、学生、平民都有其属于各自阶层的不同款式、质地的旗袍,如果说那时的旗袍是国服,是一点也不为过。 到了二十世纪60-70 年代,几乎没有什么款式可言的军便服,却成了最时髦的服装,全民着军便服,成为当时的一景。 进入80年代,人们渐渐走出蓝绿灰的阴影,不经意间,街上飘起越来越多的裙子,服装的花样越来越多,流行的节奏也开始加快。 中国服装杂志的主编说:“翻开历史去看一看,会很容易发现一种相互的连带关系,有一句俗话叫做‘穿衣风水轮流转’。《花样年华》再次使华服达到了另外一个高潮,原因就是一个历史事件,一个政治事件,一个社会事件的产生,对这种流行周期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在2001年,除了《花样年华》这部电影之外,同样推动中式服装热潮的,还有十月份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在“apec”会议上,与会的各国领导人身着中式服装集体亮相时,仿佛在上演一场最高规格的“时装秀”。此情此景令观众眼前一亮,人们发现,除了旗袍之外,原来中式男装也有如此魅力。于是,被冷落已久的中式服装店铺因“apec”会议而又一下子变得热闹了。一位买中式男装的消费者说:“我一看咱们江主席开的那个会穿的挺精神。咱也来一件看看,这中式衣服确实挺漂亮。以前没感觉到,现在感觉还真是挺好,穿上精神吧!” 当中式服装再次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一种社会风俗,而是成了流行的一个节拍,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目前在市场上出售和定制的中式服装,款式都已经经过改良。一位店员告诉我们:“改良的主要是肩,象我穿的这个就是纯中式的,它是连袖件的。而女装象这样的旗袍就是属于改良型的,改造成前面整个的开口了。不象过去最传统的旗袍是这么偏开口。下摆是越来越小了,显得这个衣服有点花瓶式,女同志穿上更显出那种婷婷玉立的感觉。” 雾里看花,流行究竟哪里来 中式服装回来了,却已经改头换面。在流行的大舞台中,其他服装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来是无影去无踪,那么,流行到底是什么,可能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套句俗话:流行的心,海底的针。流行象雾象雨又象风。 每一年,每一季度,世界各地的时装发布会如同流行大潮中的一束束浪花,其中,最受关注的有巴黎,伦敦,米兰,纽约,这四个城市的成衣流行发布会。在这一场场五彩纷呈的“时装秀”的背后,我们总能看到晃动着厂家的影子。在利益的驱动下,即使流行规律是无法把握的,厂家们也会想尽方法,试图制造一下流行。大批的服装设计师就在具体的工作中为此努力。 耿小姐是一位女装品牌的设计师,她认为工作中最重要的并不是设计服装,而是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成为流行。耿小姐说:“每一季产品推出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确定它的流行色,之后我们会选择面料,同时,要开始设计款式,设计中,我们会接受很多现在世界上的流行资讯,整个这一季流行的一些造型,还有就是裁剪。消费者和人们看到的服装流行趋势,就是在这样不知不觉当中走上市场,摆在货架上,被大家认可,被大家感受。” 消费者——推动流行的另一股力量 消费者认可和感受的,大都是色彩,款式,面料等等。不过,有些厂家还想通过别的概念,挖空心思去“炒作”自己的产品。这,就让我们想到了2001年羽绒服行业的“鸭鹅大战”。 前几年,羽绒服一直是以低调的姿态面对市场。到了2001年,业内突然展开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鸭绒与鹅绒的好坏上。个别鹅绒企业为了给产品推销,说什么“鸭绒有怪味”“最差的鹅绒也比鸭绒好”。于是引发了鸭绒厂家集体反对,一时间,弄的满城风雨。也不知道是谁为此取名“鸭鹅大战”,使人想到了卡通片中的动作场面。那么“鸭绒有怪味”的说法,到底有没有根据呢?为此我们走访了相关单位。羽绒协会的人说:“按照洗涤标准洗涤的,应该都没有味道;没有按照标准洗涤、生产的,那肯定就会有味道,说什么(鹅绒)没有鸭绒的怪味道,这是常识性错误。”而鸭绒公司也表示很吃惊,:“你说鹅绒好没关系,可是说鸭绒对人体有害,说得很过份,我们把他理解为恶意的,不负责任的炒作。”商家则表示:“鸭绒也好,鹅绒也好,终归它不就是保暖吗?”可消费者并不能分清鸭绒和鹅绒的区别,觉得只要款式穿着还可以就行了。 鹅绒服的广告仍在播放,“鸭鹅大战”还没有真正结束,但在消费者中却是无人喝彩。推动流行需要厂家和消费者的两股力量,失去消费者的支持,那可真的没有什么可谈的。
|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