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琐碎的日用品 巨大的花销 ★ 实用转向装饰 品种日渐丰富 ★ 什么在引导你的日用品消费? ★ 广告好,产品就好吗? ★ 概念产品异军突起 ★ 什么都没说清楚的说明书 ★ 假冒伪劣产品--难忍的心痛 ★ 打假成本过高--困扰打假运动
琐碎的日用品 巨大的花销 老辈人有一句话叫"破家值万贯"。那是说日用品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比如老家拆迁,搬家时拾掇家什,常常左看右看什么也舍不得丢下,兴许到了新家都用得上。王大妈搬家时就整整装了十几只大箱子,临了还没忘了带上刚抱孙子时用的吸奶器。难怪还有一句老话说:"搬一次家就等于失一次火"。别看那些锅碗瓢盆不起眼,单说哪样也不值几个钱,可真要是全扔了,再去置办起来的开销没准就能吓您一跳。 平时,我们在浇煮洗浆中和日用品打着无数的交道,却感觉不到它们的重要性。真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日用品的家族在扩大,日用品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在日常消费中,日用品成为继食品之后的第二大购物内容。 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大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一般家庭平均每二个星期购买一次日用品,平均日用品支出为每月200元左右。而日用品中,又属洗涤用品为看家老大,包括洗发水、护发素、沐浴液、洗面奶、洗手液、消毒液、洗洁精、食用洗涤剂、洗衣粉、领洁净、毛衣清洗剂、衣物柔顺液、洁厕灵、浴室清洗剂、香皂、增白皂、透明皂、牙膏、玻璃清洗剂、家具、电器清洁剂等。
实用转向装饰 品种日渐丰富 生活中离不开日用品,说到底是因为每一种日用品都有着特别的使用功能。可有一部分日用品的实用性正在发生变化。 杨娟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患有"周末购物症",是最受时尚品商家欢迎的那类顾客。这个星期天,她看中了一块新手表。因为新表比原先那个好看。按常理,手表就是用来看时间的,可杨娟没这么想。时尚一族们觉得手表就是带着玩玩的,所以视觉上一定要好看。手表是时间工具还是装饰品,现代年轻人很难说得清楚,管它呢?反正都叫日用品。 虽然有些日用品的实用功能在退化,但老百姓感到变化最为强烈的还是日用品的不断丰富。品种多是好事,可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俗话说得好,"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这么多的品种和品牌,让我们消费者从何买起?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日用品中,我们的消费者又是依据什么来做出选择呢?
什么在引导你的日用品消费? 在北京一家大型超市里,洗衣粉销售区只有奥妙、碧浪、汰渍、雕牌四种品牌的产品。按说超市经营都是以品种"多而全"争取消费者的,仅仅摆出四种品牌,能满足挑剔的家庭主妇的需要吗?商家却表示,"什么产品打广告什么就卖得好,其它的也我们也进过,销量不好,就这几种好卖。"很多厂家都想告诉消费者:广告做得好,没有我的产品好。 而实际情况却是:产品要想卖得好,还非得先把广告做好不可。在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65.9%承认,决定购买一种品牌的日用品是受广告的影响。其次为朋友推荐、商家引导。
广告好,产品就好吗? 广告引导消费,在日用品中表现得最为显著。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广告做得好的,做得多的日用品,产品的性能就应该有上佳的表现。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久前,中国消协对现今市场上的22种洗衣粉进行了测试,这次检测采用的办法是模拟家庭正常洗衣状态下的测试。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从北京市场上购买了22种品牌的洗衣粉,试验的内容是洗衣粉去污能力、有效成分及价格等消费者普遍关心的几个方面。 测试结果显示:合资品牌和国产品牌在去污效果上差不多,有的国产品牌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合资品牌。价格高的不一定是洗涤效果最好的,有些价位低的反而洗涤效果很好。 电视上的洗发水广告,哪个不是长发飘飘,黑里透亮。消费者说,我买这瓶洗发水就是冲着那广告去的,可买回来为什么洗不出那个效果呢?让我们来看看,一个洗发水的广告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李晚珠,台湾省人,北京正业广告公司副总经理,很多有名日用品广告都出自她的手,她的绝活是洗发水广告制作。做一个洗发水的广告,要经过选人、养头发、拍摄、转磁、后期等很多步骤。 看来站在消费者角度,我们为广告花去了大量的钱,而我们得到的不是产品性能、质量的提升,只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虚拟感受,于是有人感慨说:"看广告买日用品,消费者钱花得太冤枉",难道一向精于算计的消费者就没算过这个帐吗? 消费者普遍有这样的想法:"打广告的厂家有实力";"产品质量有保证";"没做过广告的我就不敢买它,不敢信赖它"。 都说"买的没有卖的精",但现在的消费者也不傻,消费者看中的并不是你的广告做得有多好,而是大规模广告投放后面是一个有实力的厂家和一个负责任的牌子。万能的辩证法无处不在,买东西看广告有什么不好。也许,看广告买日用品,这笔钱花得并不冤。可这说的不是所有的产品。有的产品做广告就偏偏让消费者花了冤枉钱。
概念产品异军突起 现在的策划业内有一种说法:"市场灵不灵,全靠概念顶"。要推出一个产品吗?先找个吸引消费者的概念说法,你看现在市面上的牙膏,每一种产品上都有一个概念,要么是强效增白,要么是含钙加氟,还有防蛀脱敏,再发展下去,怕是能包治百病了。曾听人说过,有一种能治少白头的牙膏,市场上倒是没见到,可记者却见到了能减肥的香皂。减腰的,减腹部的,还有减全身的。 想减肥,一洗了之,听起来就够吸引人的。可万一那些想增肥的女士该怎么办呢?不要紧,同一厂家还生产了能让人丰满起来的香皂。如果说,牙膏和香皂的产品可以在功能上做文章的话,那么牙刷的厂家似乎在概念上就玩不出什么花样了吧?但是,这点小问题难不住聪明的策划人,他们从牙刷的形状入手,凹的、凸的,直的斜的、平面的、波浪的,牙刷生产厂家在创新牙刷毛上可谓动足了脑筋,几乎学校课本上所学到的几何图型都用遍了,给后来者的创新增加了相当难度。不过,高明的设计者总能找到新的突破点,走几何图型变化是黔驴技穷了,可数学里的排列组合还没人用过呢?于是出现了各种形状综合在一起的牙刷。 都说自己生产的牙刷最能把牙刷干净,看似都有道理,而其实互相矛盾。如果说日用品的概念让消费者劳心费神,那么日用品的说明书更是让消费者的脑子乱作一团。日用品生产厂家在产品说明书上所下的功夫决不逊于概念上的炒作。
什么都没说清楚的说明书 有的呢,春秋笔法,一目了然,比如说一瓶洗手液的说明上写着这样一行新闻式用语:据调查,一个讲卫生的人,每天至少洗手16次,非常直白告诉消费者,每天要用此产品洗上16次。比如减肥香皂,产品包装上还有一行小字:瘦了难再肥,心理要准备。从字面上讲是为消费者着想,做个提醒儿。细琢磨,是在给产品功效唱赞歌。 而有的产品呢,说明书上的文字则让消费者不知所云。比如有份说明书,满篇没几个中国字,可看看生产厂家,广东南海市某厂生产。消费者看没看懂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大家知道这产品是沾了洋气儿的;还有一份说明书写着"特有的天然保湿因子NMF",不知其中使用的元素,是不是又给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填加了新成员。 现在的买家和卖家都知道消费者应该拥有知情权,但这样的产品说明,有和没有又有什么两样呢?日用品就象伴侣一样在我们身边,可是不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日用品,却象一个个不速之客,让我们防不胜防。 知情权可不是个小事情,去年广州市一个家庭主妇因为混用了洗涤用品,导致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中毒身亡致死。消息传出,消费者在产品知情权这个问题上更加重视,开始关注起日用品的安全问题了。现在了解的情况是,有不少洗涤用品生产厂家已经表示,在下一步改进说明书内容时,将加注有关日用品安全使用的说明。
假冒伪劣产品--难忍的心痛 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日用品市场中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假货。哪个消费者敢拍着胸脯说"我从来没买到过假冒的日用品"? 我们的记者为了找一些有关日用品假冒的案件,曾经上网查询,结果很难令人相信,只要在一个网站查询栏里键入任意一种假冒日用品的名称,就能搜索到很多相关信息。市场上是否能象网上查询一样如此轻易随意发现假冒日用品的踪影呢?记者扮作一个为单位采购福利用品的办事人员来到一家日用品批发市场。工作人员这样说:"一样,反正用不坏。小超市都在这里拿货,大商场里没准也有。" 在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有近百分之百的消费者承认有被假冒日用品困扰过的经历。甚至有些消费者明知是假冒日用也要购买。日用品市场李鬼横行,消协工作人员道出个中原由:"日用品生产工艺简单容易防冒;日用消费产品,销量大,利润大;有些产品假冒但不伪劣,消费者很少投诉。" 从中国消协了解到的情况,日用品假冒数量排在各类商品之首,而每年日用品投诉率却非常低。为什么不去投诉?消费者的理由:"没几个钱";"没功夫";"我不去,怕麻烦"。长久以往,假冒品就会象老鼠一样招摇过市,但却无人喊打。
打假成本过高--困扰打假运动 在消费者维权意识日渐增强的今天,这种现象似乎很难令人理解。消费者如何能忍下这口气呢?中国消协说:"消费者维权的成本太高"。消费者脑子很清楚,政府打假是要净化市场;企业打假是要保护利润;而消费者打假也要计算投入和回报的关系。我们不妨计算一下一瓶假洗发水的打假成本。 假如消费者在北京买到一瓶价格为40元人民币的洗发水,用后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首先消费者得去北京市部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产品检验,而检验部门规定,洗头水做检验时需要消费者提供13瓶相同产品,并缴纳650元检验费;二周后出检验结果。此外,消费者还得证明此货并非原厂所生产,如果生产厂家在广州,往返火车费用约为800元,一周后拿到证明,就可以到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消协的通常做法是把当事人双方叫到一起进行调节,如果商家同意调节,先期所花的费用由商家支付给消费者,如果商家不同意调节,只好走法律走程序,等法院裁决。那么消费者胜诉会得到什么样的赔偿呢?根据消法第49条的规定,消费者可以得到双倍赔偿,也就是80元的打假收益。而打假最低成本为1970元外加三周以上的时间。精明的消费者能算不清这笔明显不划算的帐吗? 消费者打假情绪不高,是受到打假成本的困扰。其实,消费者是打假运动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何让消费者打假的热情高涨起来,我们想给那些希望打假的厂家一点建议,能否考虑在支出中各自抽出一部分资金,共同设立一个消费者打假基金,奖励那些打假有功的消费者,让消费者每进行一次投诉,只要确实打到了假货就一定能划算,让所有消费者都为你的打假服务,那么假货就不能有恃无恐了。 日用品和其他消费品不一样,我们无法估算它外延的边际,看看我们身边日渐丰富的日用品,似乎每种新兴日用品的出现都会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现在随身带着的不再是过去那种方格手绢,而是带着这样一次性的面巾纸。再过几年,当孩子们再唱起"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做游戏的时候,小朋友的身后将会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