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     主创人员     往期节目         



“小家电”遭遇尴尬 “大家电”进入有碍


    形形色色的小家电
    “小家电”的尴尬
    “大家电”巨头企业为“小家电”竞折腰
    大家电企业:你准备好了吗?
    “小家电”售后服务难

  “小家电”指的是那些体积相对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移动比、较方便的家电产品,例如电饭锅、微波炉、电热水器、电动剃须刀,等等。如果说电视机、电冰箱等大家电是家用必需品的话,那么,“小家电”就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升生活品位的标志。正是由于“小家电”的参与,才给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舒适。

   形形色色的小家电
  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在一个时下十分流行的整体厨房里到底能安排多少种小家电,安装多少电源插座?洗碗机、微波炉、燃气灶和抽油烟机等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有消毒柜……等等小家电,粗粗算来不下20余种,如果所有的小家电同时工作的话,那么一个不足10平米的厨房大约每隔20厘米就要安装一个电源插座了。由此可见,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被各种小家电给包围了。
  如今,走进商场的小家电专柜,各种各样的小家电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美容的,有按摩器、美容修剪器等等;厨房用的,有微波炉、榨汁机、搅拌机、洗碗机、电饭煲等;起居室用的,有微型电风扇、电熨斗、空气清新器等;还有像“迷你”电视、微型录放机、“迷你”家庭影院这样的休闲型小家电。商场的售货员说:“说不清小家电有多少种,每天都有新的品种上市,新的厂家和我们联系。”
  不过据我们了解,现在有一百多种类的小家电,当然品种应该达到一千种左右。我们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城市的调查表明,拥有5种以上小家电的家庭的比例为74% ,拥有10种以上小家电的家庭的比例为21% ,拥有15种以上小家电的家庭的比例为4% 。在上述四城市中,有56.5%的人认为,“小家电”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现代化了;有52.3%的人认为,“小家电”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加方便了;有58.4%的人认为,“小家电”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有32.6%的人认为,使用“小家电”,让自己有一种“很时尚”的感觉。
  图表:在被调查的四个城市中,家庭拥有小家电的情况

  

 

5种以上

10种以上

15种以上

北京

69.7

25.6

4.7

上海

71.4

22.4

6.2

广州

73.5

21.0

5.5

重庆

82.1

16.6

1.3



  小家电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不错,实用、方便是大家对它们的评价,比如电磁炉,速度快,能源也清洁,还有省事省时的饮水机……。看起来,人们想用各种电器替代自己劳动的梦想似乎正在实现,或者已经实现了。记得一个世纪前,在一部脍炙人口的电影《摩登时代》中,电影大师卓别林用他荒诞幽默的表演,嘲讽了工业时代的幻想——用机器来替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劳动,甚至连吃饭这一充满乐趣与享受的活动,也要被冰冷的机器所代替。
  时至今日,当形形色色的“小家电”正帮助我们实现着梦想的时候,我们也不禁会产生一些疑问——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小家电吗?它们真的都很适合我们吗?在调查中,我们确实看到了有关“小家电”的一些尴尬。

   “小家电”的尴尬
  濮先生准备购买一台洗碗机。可是当他经过了仔细地挑选与询问后,却最终决定:不买了!他的理由是:“安装洗碗机的方法比较麻烦,还得有一个滴漏,我的房子都已经装修完了,再重新拆就不好了。再一个我了解到它比较耗电,1300多瓦,而且我总共洗下来要60多分钟,可平常洗碗大概十几分钟就完事了,它的性能方面也不是特别实用。”
  另有一个事例:冯女士买了一个榨汁机,想每天能为丈夫榨一杯鲜果汁,但没想到的是,使用效果远比预想的要差: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先把苹果洗了,削完皮,切成一片一片的,再把苹果一片一片的续到机器里头榨出来,一个苹果榨不了多少汁,两口就喝没了;榨出汁来不容易,榨完汁后,清洗起来也不省事儿,因为需要把各部件一个一个拆下来洗。结果可想而知,冯女士家的榨汁机在使用几次之后,就被闲置一边。冯女士说,与其这样费事费力,还不如直接到超市买鲜榨果汁喝。而冯女士家的豆酱机,搅拌机也都以同样的原因遭遇了库存的命运。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前一段时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电子清净机,它的功能据说是能够清除衣柜里衣服上的霉味,还能够驱虫防蛀,每个月要消耗2块电池,而用传统的卫生球只需要几毛钱就能解决问题,不知道有没有人会花几百块钱去买一个费钱、费电的“小家电”。
  人们购买小家电,本来是图个方便,如果反而增添了很多麻烦,这种小家电肯定不会受欢迎。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儿,本身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劳动过程,如果一定要专门设计一些电器来代替,结果只能是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

   “大家电”巨头企业为“小家电”竞折腰
  尽管褒贬不一,但无论怎样,似乎都不影响“小家电”成为近两年国内家电巨头们竞争的新焦点。以往在“大家电“领域撕杀的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小家电。继海尔、长虹、小天鹅之后,科龙、荣事达也在不久前宣布,他们将全面参与小家电市场的角逐。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大家电的生产企业纷纷为“小家电”折腰呢?
  我们对四城市的家庭消费调查表明,目前城市家庭的大家电已高度普及,而小家电则具有较大的空间。四城市中,有43.1%的家庭会在三年内添置小家电,他们准备购买的小家电产品为:吸尘器(6.5%)、热水器(7.8%)、洗碗机(2.3%)、微波炉(18.7%)、空气净化器(6.9%)、加湿器(6.7%)、饮水机(5.8%)、迷你音响(7.1%)。来自中国家用电器商业行业一份分析报告也显示,今后几年这些新兴小家电大多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北京43.2%,上海47.5%,广州42.6%,重庆38.9%。
  很显然,“大家电”企业分出精力生产“小家电”,也是冲着小家电的高额利润而去的。“大家电”领域这些年来接连不断的价格战,导致其利润下滑到只有可怜的2%到4%;而据保守估计,小家电至少存在30%以上的利润空间!
  “小家电”不仅得到生产厂家的青睐,也成了商家们的“新宠”。在一些商场及家电专营店,如今已经有了专卖小家电的楼层,小家电俨然成了商家新的利润增长点。一位商家老板介绍说:“现在小家电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增长幅度比较大。比如抽油烟机灶的销售就呈上升趋势,而且越来越好,越来越高档,所以我们的经营面积也逐年扩大。”
  有人说“小家电”已成为国内家电行业一座正在开发的金矿。面对这份大餐,国内大家电企业无一不表现出勃勃雄心——科龙宣称到要建成国内最大的小家电生产基地;容事达放言欲做小家电领域的“领袖品牌”,海尔也声称要成为中国小家电第一品牌。大家电企业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并不是没有道理。目前“小家电”市场的现状是:品牌众多,但缺少强势品牌;产品丰富,但质量上良莠不齐。面对这样的市场机会,挟品牌和资金优势进入的大家电企业,自然要跃跃欲试了。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大家电企业进军小家电市场,也将面临一道道屏障。

  大家电企业:你准备好了吗?
  屏障一:销售渠道
  家电巨头们进军小家电市场,大多希望利用自身已经建立的销售服务渠道,为小家电的销售提供支持。但是,冰箱、彩电的主渠道是大型商场,空调还有空调专卖店。而小家电呢,它们大多是日用品,如果要让更多的人看到、买到你的产品,就必须将产品摆到人们购买日用品的商场、超市甚至是大大小小的街边店中去。也就是说,卖小家电,你原来的那些销售渠道也许不灵了。
  “美的”国内营销公司营销人员熊乔峰说他们公司的小家电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或者是超过80%的分销渠道是在批发网络里面。他认为,大家电主要是通过大型商场、百货(商场)、或是专卖店的形式销售,而小家电主要是在城镇管理区,或一种社区性服务的店面进行销售的。
  “美的”国内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李锦魁对此的看法是:虽然“美的”有两百多个产品,但有些产品的网络不是公共的,比如说饮水机的网络需要安装,和微波炉的网络是不一样的,微波炉的网络和电饭煲的网络是一样的,都是厨房用品。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要选择,都在这一块选,这个时候我们要选择考虑到网络能不能公用。
  屏障二、营销管理
  大家电企业通过在大家电市场多年来的摸爬滚打已经练就了一套营销管理“功夫”,可是,小家电和大家电毕竟是两个路子,这套“功夫”,在小家电市场是否就能派上用场呢?
  伊莱克斯中国区总裁刘小明的意见是:小家电周转非常快,在销售管理上也不同于大家电。比如我在仓库里或商场里放一个大冰箱,不会有人给你搬走,可一个小的电饭煲放在仓库里就可能被顺手拿走了,这样在整个管理程序上就会产生很多要求。
  而“美的”国内营销公司营销人员熊乔峰则从运输上提出了管理的障碍:“当一个人在快速转货的时候,如果将饮水机乱扔乱放,那么对饮水机造成的损坏可能要远远大于对冰箱的损坏,因此小家电的运输成本远远大于大家电的运输成本。”
  由此可见,仅仅从成本上来说,同样是运输一车产品,让“小家电”产品完好地到达目的地,企业所付出的精力和费用,要远远大于大家电。
  屏障三、技术支持
  专业人士认为,“小家电”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制造要求,也是拦截大家电企业抢占“小家电”地盘的一道坎儿。小家电生命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快,畅销产品也特别容易被模仿,想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长期旺销,就必须在技术上保持领先状态,提升产品换代能力。再者,“小家电”虽小,但制造难度并不小于大家电,要想在小家电领域有所作为,进行技术积累就得花上两三年的时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指出,国内企业对小家电的研发投入得很少,主要是靠仿制。因为我们的小家电产品大多是出口的,通过来料加工 OEM(贴牌生产)。
  采取贴牌生产方式,不引进生产线,不盖厂房,不开发技术,不投入人力资源,这些看起来好像是节约了成本。但是,这种运作模式也隐藏着极大的的风险。贴牌厂往往名不见经传,能否具备品质监控的能力,是“贴牌生产”的关键。大家电企业进军小家电领域,往往一进就是好几个行业,没有行业基础,品质又如何保证得了?小家电靠的是数量取胜,即使有问题的产品只有1%,大家电的金字招牌反而会为其所累。
  大家电企业进军“小家电”,显然并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虽然我们在这里给厂家们提了不少醒。但是换个角度,站在消费者这一面来看,大家电企业参与“小家电”市场的竞争,应该能带来更多的好处:大家电的强势介入,将会迫使那些没有实力的“杂牌厂”退出市场,使市场向品牌化、规模化、有序化发展;随着竞争的加剧,最终必然导致产品价格降低、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就意味着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质量更好的产品。

   “小家电”售后服务难
  作为消费者,不仅希望买到款式新颖、质量有保证的家电产品,还希望享受完善的售后服务。现今的消费者都已经习惯了大家电的售后服务方式,买的时候有人送,到家以后有人安装调试,坏了也不用发愁,打个电话就有厂家上门服务,可小家电就不能提供这样的待遇了。如果现在您家中的小家电出了问题,您只能亲自去厂家的维修点上门维修。
  我们以某两个生产、销售小家电的厂商为例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在北京市设立的维修服务网点加起来也不过40来个。如果消费者上门维修的话,即使按起步价计算,单是来回打车的费用就得20块钱,要是一次解决不了问题的话,路费还得加倍。小家电原本售价就不高,像这样为维修问题来回跑,成本实在太高,而且时间上也耗不起。而这两个厂商还是在售后服务方面搞得比较好。
  如果消费者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找不到厂商的时候又会去找谁呢?西单商场的销售人员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买了商品后,在使用过程中有使用不当,或者产品本身设计上产生的瑕疵引起了质量问题,导致顾客来寻求售后服务,他可能会找不到那些厂家,就来找我们。我们尽量为消费者解决问题,但是有些商品,是不同厂家生产的,规格型号很多,也不是在一起设计的,所以解决起来困难较多,而且很多问题是我们处理不了的。
  在厂家的维修点,一位维修人员告诉我们来维修杂牌小家电的人不少,有很多小家电的牌子和名字他们也叫不上来。这些商品也不好修,因为生产厂家在北京没维修点,更没有售后服务,所以要满大街给它找配件。有的小家电坏了以后没地方修,找不到配件的话就只能扔掉。
  我们的记者在一个维修点前遇到来修电饭煲的一位消费者。他说自己花70块钱买的锅现在修一次要40元,最后还是决定不修了,因为不值得。有同样观念的消费者还并不少。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消费者也不太愿意为了这么个小东西,再去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对四城市的调查表明,46.8%的家庭认为小家电维修不方便;对坏了小家电产品,33.8%的家庭表示修好后继续使用,42.6%的家庭表示不修理、买新的,23.5%的家庭表示不修理,也不买新的。
  数据图表:对小家电产品的维修整体评价

  

 

很方便

一般

不方便

北京

18.9

27.4

53.7

上海

22.8

30.5

46.7

广州

23.2

33.6

43.2

重庆

20.5

35.7

43.8



  数据图表:对于坏了的小家电产品,您做怎么样处理?

  

 

修好继续使用

不修理、买新的

不修理,也不买新的

北京

31.5

42.6

25.9

上海

37.3

40.5

22.2

广州

29.8

48.4

21.8

重庆

36.7

39.2

24.1



  如果小家电真的要在未来社会快速发展和繁荣起来,售后服务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答案应该是有的。比如,对于既生产“大家电”也生产“小家电”的企业来说,如果消费者购买了同一品牌的大、小家电,厂家就可以在上门维修大家电的同时也修理一下小家电。另外,随着品牌集中、竞争加剧,厂家的服务模式也会有所改变。目前,“美的”已经对饮水机和微波炉两种产品实行上门维修服务。“科龙”也提出,对省会城市市区家庭的“小家电”产品,提供12小时内上门服务。如果厂商们都对“大家电”和“小家电”一视同仁,消费者购买“小家电”产品、享受“大家电”式服务的日子,也许为时不远了。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