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     主创人员     往期节目         



查  询
 
  


《中国城市消费调查》


《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派出了16路记者,拟定了600多项调查问题,深入1800户城市家庭,对30多个消费领域进行了细致调查,全面接触城市消费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力求用数据和声画为您勾勒出一幅当代中国城市消费生活的轮廓。在您并不陌生的消费领域里,我们将为您展示一些您未必熟知的场面、信息和观点。   


营养结构宝塔图


服装流行风


汽车新面孔


电脑打折热


打假的流程图


为什么不投诉?


奢华样板间由谁买单




石强——特别节目总导演
  身上流着蒙族人豪放粗犷的血液,正当而立之年。
  1990年,从青海高原来到北京广播学院,最大的收获是爱上电视和遇到今日的爱妻。大学毕业后,先是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做文艺晚会导演,并制作了大量文艺专题、MTV;1996年新年,重新回到北京,在北京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担任记者,从文艺到新闻的转向,实现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共同进步。
  这期间重要的作品有: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周年晚会,任总导演;北京电视台大型系列片《中国—粮食》,编导之一;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片《三峡备忘录》,编导之一;北京电视台大型系列片《光明大道—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编导之一。
  1999年新年起,创办文化公司,开始三年的自由电视人生活,涉足影视文化项目的制作、策划、发行、广告运营等各个环节,主持了大量影视传媒项目的市场化运作,这一番历练让自己积累了丰富的幕后经验和良好的市场实战能力,获益颇丰。
  又至新年,与众多电视同仁苦练九十个日夜,甘苦自知,献上《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特别节目。忐忑中等待一些声音,您的声音——那些一直促使我们进步的声音。




杨前锋——《中国城市家庭消费之食品篇》编导
  可能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三年前背负行囊从河南老家来北京时的我。也许是因为有那么多的老师、朋友和同事,也许是因为走进了《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节目组经历中,起初风花雪月的梦想逐渐被如今寻找真实的激情所代替;沉溺于我的思考中、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成熟的艰苦历程,使我了解了这个行业、认识了这群人。
  思考是我的人生。
  行动是我的一切。




郑一星——《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之服装篇》编导
  26岁的我从小就是个贪睡的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熬夜却成为工作方式。每次在编辑机前坐到凌晨,总是眼睛发涩,大脑发麻,倦意袭来时恍入梦境。
  ……
  有心人送过眼药水,但我没有珍惜;
  母亲叮嘱我注意身体,永不曾忘记。
  ……
  现在,我被人从床上拖起,来写这个自叙,时间是2002年1月2日中午12点20分。




李永刚——《电脑——二十一世纪难以割舍的情结》编导
  票价居高不下令艺术难以亲近
  京剧和曲艺是中国人文化娱乐的老字号,这些传统项目在文化市场中的魅力无可置疑,但现实却并未展示人们期待中的如火如荼。这是为何?有人说出实情:票价很贵,国内广大观众买这种票恐怕承受不起。
  三十多年前满月的我去了西藏,记得是爸爸妈妈抱着我去的。十多年前,我自己背着行李走进北京广播学院的大门,只是我还不十分明白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得自己干很多事了。四年后,我进入了电视台工作,从文艺部到总编室再到新闻部,渐渐地,我从风花雪月走向真实的生活。记者这个职业使我走到了许多事件的深处和背后,了解到更多普通人所无法了解的事实本身,沉溺于其间,发现——思考,思考——发现,终于,我已经难以从这样的真实生活中解脱出来。
  有个朋友告诉我,我的语调和神情比较适宜讲述一些悲剧的情节。我不这样认为,我更希望也相信自己能够找到更多真、善、美的东西讲述给观众。




施南鹰——《住房消费话房价》编导
  1992到1993年,在新闻汇报社做了一年多的记者以后,开始北上,先后在中国新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学校中“流窜”。1997年开始进入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从另一个侧面触摸生活的点点滴滴。2000年底开始转战《经济半小时》,如今已加盟《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




徐树华——《喜忧参半话交通》编导
  1994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随即继续在广播学院播音系研究生部“进修”。1997年7月留校任教,但一直关注一线的创作,并在教学之余参加了部分节目的制作。与同事合作制作了《博士的诞生》;制作《清风车影·有车人家》近10几集(独立编导、配音并有节目同时兼任摄像);编辑、配音的《罗汉传奇》(与人合作)获得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评选的1999年度彩虹奖二等奖。




姜荣军——《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之养老篇》编导
  姜荣军,1975年4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自幼喜爱音乐、文学,9岁起学习小提琴演奏,十八岁考入黑龙江省军区军乐团,1995年底因工作突出被黑龙江省军区政治部评为“优秀士兵”,三次受嘉奖。1996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类企业管理中级专业。1996年8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退伍。
  1997年4月参加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首届“熊猫”杯业余播音员、主持人大赛荣获“十佳”。同年考入黑龙江省绥纷河电视台任新闻部播音员。1998年初调任绥纷河电视台社教部《商都风》节目主持人、编导兼摄像员。
  1999年9月报考北京广播学院电视节目制作专业证书班学习。
  1999年11月在北京广播学院播音员、主持人进修班学习。




桂佳唯——《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之日用品篇》编导
  桂佳唯 1970年生人,身高178体重187,照片上“清秀俊朗”的模样是八、九年前的事了。
  1992年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毕业后,不曾想过会举起话筒,忙乎于编辑机之间。1995年开始进入媒体,在《经济日报》(黑龙江记者站)做记者,1997年在黑龙江佳木斯电台执起了话筒,2000年进入北京电视台,现在是《商务电视》的“预备队员”。虽然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可后悔一生没吃过体育这碗饭,准备培养十几月大的儿子成名成家。在校时是吉他谈唱帮的“走廊歌神”。工作后,同事们曾有经典评价:“不要脸!敢唱!”。
  人的一生吃苦受累是免不了的,干电视是尤其苦、尤其累,但一生无悔。电视是今生最美味的一顿晚餐。




刘莹——《时尚电子》编导
  姥姥是我童年回忆最重要的内容,她的善良、她的无私、她的宽容给了我对人生最初的启蒙。姥姥用并不宽厚的脊背就那么背着我,从牙牙学语到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终于有一天,姥姥再也背不动了,姥姥就站在我的身后默默地支持着我。现在我长大,就希望也能背着姥姥看看北京天安门。
  喜欢校园的放松,喜欢校园的书卷气,喜欢校园里的惬意,还有元旦晚会上同学们的精彩演出------。
  我热爱新闻工作,这是我今生无悔的选择。
  他,是我的爱人。有了他,我的生活才更有滋味;有了我,他的人生才更加精彩。平淡温馨的生活,我们并肩牵手走过。




段一——《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之教育篇》编导
  在北京广播学院学习4年,引领我走入媒体这个圈子。
  在电台工作2年,告诉我媒体人不会有永远的休息日。
  在梅地亚电视中心工作4年,我从NHK的资深导演那里感受到工作所必须的认真和责任心。
  在《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干活的3个月里,我品尝了酸、甜苦辣之后,我一定更加努力,生生不息。




林楠——《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之通讯手机篇》编导
  就读于北京艺术学校雕塑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木偶艺术剧团担任造型设计工作。一年后进入北京电视台专题部做电视编导,从此开始电视人生涯。在此后的8、9年间从事电视剧、电视广告以及电视栏目的创作和制作。




孙晓枫——《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小家电篇》编导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现为中央电视台信息部《商务电视》栏目编导。自1996年加盟中央电视台以来,一直从事经济节目的报道工作。及时报道了一些经济前沿的热点新闻、热门话题、热门人物,先后十几次获得信息部优秀节目奖, 2000年获信息部“十佳青年”提名。2001年以来,参与的重大报道有:世界华商大会特别节目;上海APEC国际工商论坛特别节目之——《有朋自远方来》;脑白金杯CCTV电视暨服装模特儿大赛节目。




张朴——《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教育篇》编导
  作为一名老电视人,从来都把做片子视为生命中的一部份,因此通过镜头的发现,采集一段段的素材,关于主题的强化时,我也就会在编辑机前不想走开。进入央视做一名财经记者前,做的多是文化类的片子,现在改做财经记者依然执着,只认死理。节目的规律是相通的,因此我是财经记者中不炒股的另类,几番征战下来,把自己过去做纪录片的家底用上,好象财经类的节目也做得不错,此次拍《中国家庭消费调查》,我又一次通过纪录的手法,才会呈现出所谓的观点,因此以后我在做片子时,依然还会固执的发现做片子的规律是相通的道理。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