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南浔是在徐迟的《江南小镇》。徐先生用了60多个“水晶晶”来赞美他故乡——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水晶晶的朝云,水晶晶的暮雨,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池塘……甚至水晶晶的老者,水晶晶的灵魂。从此南浔美丽而古老的倩影幻成一幅幅图画扎进了我的梦中,不时萦绕。梦见自己在小莲庄的碧波琼楼上邀月对饮,就着清淡的荷风,下酒。
今年初冬我有机会去南浔一走。南浔地处浙北的太湖南岸,因其在浔溪之南,故称南浔。南宋时,已是“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的浙江名镇。百间楼是明人董份为女眷家仆而建,一河两岸,楼房百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每到一地,遇有古房、古河,我总要去走一走。细细寻找随着岁月逝去的古风遗韵,慢慢品味在此曾发生的吉光片羽;走在百间楼仿佛走进数百年前的历史,人的心绪也会变得如同这些古老楼房般的温存和惆怅。望着那雕刻精致的“牛腿”,抚着那柔情似水的“美人靠”,一幅当年女眷们临窗拨弦弄箫的闲适图画浮现在眼前,当然背后还有怨妇的叹息。楼的底层均有披檐,檐下河廊轻巧通透,河廊一边店铺栉比,食品百货一应俱全,价廉、物美,桔红糖、定胜糕,挟着南浔的古风,已香飘万里。“喂,来包香烟。”一只小鱼船划到河埠,憨厚的渔夫不下船带笑喊了一声。河廊的女店主就含笑走下石阶,一手交钱一手递烟,还互道问候,多么富有诗意的水乡生活啊!
南浔又是中西文化的一个交接口。徐迟写道:“一八五七年夏天,有一个英国丝商,旅行到杭嘉湖平原。……船摇曳在江南运河的柔和水波上,他的目的地是湖州府的南浔镇。”由于对外的丝绸贸易,小镇从此具备了世界意识。
巨贾张石铭旧居,又名懿德堂,是南浔豪宅之代表,占地4798平方米,在青砖黛瓦马头墙的中国古建筑包围中,竟然还有一座十九世纪的法国式洋房,在底层豪华舞厅里,装潢着法国运来的法皇路易十六的宫廷瓷画,以及全套法式吊灯。我长时间伫立在舞池中,想象当年那些长袍马褂和名媛淑女是如何跳华尔兹的。张静江故居“尊德堂”中一副孙中山的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道出了南浔人反清的霜寒之路,以及张静江1929年在西子湖畔创了“集中西精品,弘中华文化”的“西湖博览会”大略古风遗韵,民风纯朴。一缕委婉的桨声从小河中飘逸而来,它是那么轻,又那么柔,如同一个飘荡的音符。宁静而恬适,沉积了南浔人温婉优雅的性格,在“适园”的清代经塔下,一群老太正在自娱自乐唱着越剧,透出世俗的丰足。南浔最有看头的是大名鼎鼎的嘉业堂藏书楼。民国初年,刘承干从父辈手中承袭了万贯家财,这位被鲁迅先生称为“傻公子”的刘承干不经商不享受,却倾尽家产在南浔鸪溪畔建起了这座藏书楼,抢救和保存了大量古籍及孤帙,成为“江南私家藏书第一人”。(余小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