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李峰: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节目。以“密切两岸经贸交流、促进两岸共同发展”为宗旨的,第六届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4月12日在厦门举办。交易会期间除了进行机电产品的交易之外,还举行了“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来自两岸的专业人士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和交流。那么,此次参展的台湾的IT业者,是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又是如何分析两岸IT业的发展趋势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第六届“台交会”现场,去听听台商们的看法。
一年一度的“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是海峡两岸间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经贸交流盛会,由外经贸部授权,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和厦门市政府共同主办。
走进“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会场,五花八门的产品着实令人眼花缭乱,这里有电脑软硬件产品、周边设备、电子元器件、家用电器、视听产品、通讯器材,还有各类机床、汽车等等。在众多的展品中,生产晶圆用的设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我们知道,晶圆也就是芯片的使用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比如数字电视,数码相机、手机、电脑等诸多产品,都要由它来做数据信息的收集、储存与加工。目前大陆芯片年需求规模达150亿美元,并且每年还在以20%到30%的速度成长。台湾家荣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主管许端炎先生介绍说,大陆在2010年以前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市场。台湾的业者正是看准这一点极力争取赴大陆投资。像台湾的台积电、联电都有这方面的迫切需求。但是在台湾当局的“总量管制、相对投资、技术限制、研发留台”等开放原则的限制下,至今未能成行。不过这些并不能阻碍台湾家荣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的销售业绩,像深圳中兴电子和上海先进半导体,就购买了他们的晶圆生产设备。
台湾家荣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处长 许端炎:我们这些机器基本上是支援切割、封装的设备,像这边的材料是封装制程的一种工具。就是说,晶圆用手拿比较不方便,所以必须要放在这些工具上,然后用手来提,这样手就不会碰到材料,不会损到IC的半导体。所以这边就是一些工具,这个是黏膜,黏膜是把它放在晶圆上面,让它不会散掉,所以基本上,我们这边是支援IC半导体生产设备材料。
台湾家荣股份有限公司的许端炎先生向记者介绍说,大陆在晶圆的研发、生产方面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加上台湾的8寸晶圆厂迟早要赴大陆设厂,因此他们提早布局是非常必要的。
台湾家荣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处长 许端炎:大陆这边进步的速度非常快,我看再过几年大概和台湾方面,大概可以不相上下。
在第六届“台交会”上,我们发现,“来大陆会获得重生的机会”这一观点,在台商中非常具有普遍性。
台湾立阳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经理 杨仁塘:到大陆投资来不但是比较正确,而且最重要就是说,对产业本身能不能存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有不少台商参与“台交会”除推广产品外,更多的还有寻找合作伙伴。
台湾立治有限公司 行销总监 董孝英:我们是行销跟研发的公司,还有系统(集成)的公司,我们希望能找到(大陆)合作的伙伴,最主要是技术服务的部分。
实际上台湾的电脑及其周边企业,在大陆的布局十年前就开始了。像这家生产风扇的企业人士向记者介绍说,他们的同类企业在台湾有二十多家,这二十多家的风扇制造企业几乎都已经在大陆设厂,大多集中在珠海、深圳、东莞等沿海城市。别小看这小小的风扇,它的市场需求量相当大。它适用于冰箱、彩电、汽车、电脑主机等产品。就拿电脑主机对风扇的需求量来看,每台主机至少要安装2到3个风扇,用于主机的散热。而据业内人士预测,2002年大陆市场电脑主机的销售量在2000万台左右,按每台主机安装3个风扇来看,至少需要6000万个风扇,这样推算下来 ,2002年大陆仅电脑市场对这类风扇的购买量就要以亿为单位来计算了。而且,这还不包括家电、汽车等产品对风扇的安装、使用,可见其销售市场的庞大。为满足市场需求,台湾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了千余种风扇产品,供客户挑选。
台湾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部经理 柯明良:事实上到大陆投资是必定的一种潮流,因为很多代工厂,很多机箱厂、很多跨国厂都到大陆来,往市场靠拢我相信是每个企业都必然采取的措施吧。
尽管台湾经济正遭遇近5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但来自岛内和祖国大陆的台资企业的展位仍近400个,占整个展会规模的三分之一。“台交会”已被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高雄进出口商会等岛内工商团体确定为每年固定参与的活动。
主持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大量的数字产品,如数码相机、摄像机、掌上电脑等等,已经开始进入越来越多的城市的家庭。包括未来的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产品,也将运用网络技术。在网络信息非常发达的今天,很多人已经习惯于从网络上看新闻,通过网络和朋友去聊天。可见IT产业的发展,产品的开发生产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密切。那么,在这一领域两岸的业者是如何共同谋划未来的呢?在第六届“台交会”上,由两岸IT业者参与的研讨会,吸引了众多的观众。
应第六届“台交会”组委会邀请,4月13日上午大陆和台湾信息产业的部分高层人士会聚厦门,畅谈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就两岸产业界开展合作进行了交流。
到会并发言的嘉宾有众多产业界名人,包括搜狐网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千龙网总裁周可进、中华留学人员创业协会会长周晋峰、中国项目网董事长王辉耀以及台湾数位联合电信股份有限总经理程嘉君、台北市电脑公会副总干事黄鋆钡等。来自北京的,中华留学人员创业协会会长周晋峰先生认为,台湾信息产业发展了20年,在经验知识、销售渠道、研发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大陆则在原料、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等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两岸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中华留学人员创业协会会长 周晋峰:两岸之间的IT产业由于互补性非常强,合作大于竞争。但是随着不断地,本地企业发展,来得晚的台湾企业,恐怕压力就会大。因为本地生产能力、开发能力,包括像资讯服务的,像搜狐一点都不差,不光是和台湾比,和国际比也一点都不差。所以来得晚的,面对本地化竞争的可能就会强一点。那么,面对全球,我们的结合在一起的发展,无疑是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就在成本上的,能够引起的降低,和市场之间的贴近,我非常同意,中国IT市场将会进一步大幅度发展,从总量和排名上都还会有大幅发展空间,所以面对全球的竞争这种结合的发展,我相信会非常非常,增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对我们竞争非常有好处的。
台北市电脑公会副总干事黄鋆钡先生,在研讨会上介绍说,目前台商在大陆华南、华东的投资已形成群聚效应,并且很难向其它地方迁移。
台北市电脑公会副总干事 黄鋆钡:华南跟华东聚集了相当多的资讯的人才,在各种考量之下,有带头羊,一家、两家比较大型的厂商去那边设厂的,当这些大型厂商设厂整个比较完备之后,它的下游跟上游厂商也会跟着它一起去设厂。形成所谓的我们叫群聚效应,就是聚落效应,当这个聚落一旦形成之后,就很难让这群厂商往其它地方来移动。
黄鋆钡先生认为,两岸的信息产业规模同国际大公司相比还不够,两岸科技厂商应有定期聚会,共同探讨如何发展中华民族的信息产业,把握全球市场。
台北市电脑公会副总干事 黄鋆钡:其实,两岸的合作是大于两岸竞争,因为两岸在IT产业这一块的合作,是有相当大的互补性,以目前两岸的这些IT产业,我们看到它的规模其实跟这些国际大厂来比,还是有大段的一个落差,即使像不管是联想、或者是台湾的宏基,它的营业额大概差不多50亿美金左右,但是比起像IBM上千亿美金的,像HP几百亿美金的落差,还是相当的大。所以两岸怎么在这一块的部分,其实可以再继续地携手,让产业的厂商的规模更加的巨大。
研讨会上台湾业者程嘉君先生介绍说,台湾的制造业面临转型,而信息产业则须考虑从制造向服务转型。台湾信息业界的问题大陆未来也可能遇到,建议大陆有识之士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服务等方面多多发展。
台湾数位联合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程嘉君:从制造业转到服务业最重要的是说,制造业通常接触客户都是大厂,事实上没有接触到最终的消费者,不管是企业或者是个人,现在往服务业走,必须要跟客户更靠近。真正价值会产生在把很多解决方案提出来的部分,所以我想这个转型的过程,最麻烦的地方其实是思维的改变。从制造业我把运筹做好,零组件拿进来,做成品质很好的东西,交出了门我基本上不太管后面的事情,但是服务呢?服务的话变成说你必须要持续的,提供客户不同的价值,才有办法把收入能够持续地做进来。肯定这个转型的过程中,相当相当辛苦,最重要其实是思维方式的改变,这个讲起来挺抽象的,不过在很多尝试的错误中间,慢慢慢慢会把这个精神给抓到。
中国项目网董事长王辉耀在研讨会上,特别强调“新华商”概念。他认为两岸的企业家、商人都是“新华商”这一群体的组成部分,应该多加交流,共求繁荣。
中国项目网 董事长 王辉耀:大陆经济从计划经济延伸过来,中间沿用了很多计划经济的色彩,实际上现在中国要有市场经济的路子的话,就必须要参与全球化的竞争,我觉得这里面最大的挑战,就是缺乏一批国际化的人才。这批国际化的人才,我觉得“新华商”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新华商不仅包括了海外的“新华商”,也包括了台湾的“新华商”,香港的“新华商”。加上大陆内地的“新华商”,再加上海外回国的这些人员,有这么一批人来推动。特别IT领域,它相当一部分是吸引先进的知识、先进的理念和观念的人,有这批人来推动,我想在跟国际接轨方面会有很大的优势。
在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在发言中不约而同地表示,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两岸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应该开展更多、更广泛的合作。据不完全统计,第六届“台交会”签订的各类进出口贸易合同总金额已突破5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2%,其中两岸间的贸易额约2亿美元,对其它国家和地区出口约3亿美元。
主持人 结束语:很多参加“台交会”的台商以及学者们认为,两岸之间IT产业互补性非常的强,合作大于竞争。面对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两岸携手无疑将大大提高两岸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节目,下期节目我们再见。(编导:安倍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