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李峰: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节目。7月10日,台湾“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在出席人数刚好过半的情况下,通过表决,建议采用通用拼音系统,台湾“教育部”将在本月底前将此建议报“行政院”核准。此消息一经公布,立刻遭到岛内舆论的批评。那么台湾方面为什么采用通用拼音?通用拼音与汉语拼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就这一话题今天我们演播室邀请到两位专家,这位是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均教授,欢迎王教授的光临,这位是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的孙升亮先生。欢迎孙教授的光临。
解说:台湾“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共有26名委员,7月10日当天出席会议仅有15位,其中2人在表决前退场,实际参加表决的为13人,其中3人弃权,结果以10票赞成通过了此项决议。决议通过后,台湾所谓“教育部长”黄荣村表示采用通用拼音就是要将台湾各县市的拼音方式统一起来。
台湾“教育部长”黄荣村:我今天用了建议这个了,以后就是一统天下,什么“车同轨、书同文”,全部一统天下。永远不让你有转变的机会。
解说:关于舆论普遍关注的通用拼音与国际接轨的问题,黄荣村表示“大家都是成年人,国际人士的问题自己解决”。一直坚持汉语拼音的台北市长马英九对台湾“国语会”这项决定相当不以为然,他表示如果当局坚持要用通用拼音的话,台北市的路标将采用两种拼音方式。
台北市长 马英九:路标方面我们会在中文跟汉语拼音之外,另外用括弧的方式来呈现通用拼音。
解说:马英九强调通用拼音将会影响台北市与国际接轨。
台北市长 马英九:每一年265万到台湾来的访客当中有85%都来台北市,所以跟国际接轨的需求比台湾任何一个城市都来得迫切,因此我们必须要采用汉语拼音。
解说:在台湾的不少外国人对台湾“国语会”的决定也表示相当不满,不同的拼音方式常常让他们搞错地名,或是找不到路。他们说台湾自创的通用拼音在国际间根本没有办法使用。
外籍人士:我说师大在哪里,我说Shita,因为路标是Shita,不是Shida,还有和平Heping,是Hoping,所以很容易迷路。
主持人:王教授您是研究语言方面的专家,首先我想请问您,就是说同样一套汉字系统,如果要采用不同的一种标准注音的话,它除了会给我们思想带来一些困扰之外,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工作当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一些困惑呢?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 委员 王均:我们要一套拼音系统,那么有这样作用,一个就是作为一个统一的规范,在语言的规范化方面起作用,另一个现在到了信息时代,我们信息已经联网了,那么你要跟各地的人交流,那么通过这套拼音系统就可以实现信息联网了。
主持人:我们知道在台湾,用标准的汉语拼音来注音汉字也是通行了很多年了,那么这次,要用通用拼音这种方式,来取代汉语拼音,那您认为,对谁来说可能是最不方便的呢?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副研究员 孙升亮:除了一些外国人要到台湾来进行交流或者做生意不方便外,台湾的老百姓,尤其是一些从事国际学术交流,或者是经商的这些企业家,我想他们是最觉得不方便的,尤其是涉及到台湾的一些人名和地名一些翻译,那么你说出来人家不懂,或者人家要说的台湾人也看不懂,尤其是现在互联网比较发达,你在电脑上有些东西,你用通用拼音的一些检索,你查所有的资料你可能就根本查不出来,所以这个麻烦应该说多此一举,带来的麻烦给岛内的老百姓,从事对外交流是很不方便的。
主持人:所以我们听到岛内有批评这种声音,由于采用这种通用拼音系统,会使国际接轨出现一些问题?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 委员 王均:对,这个不利于台湾人民,所以通用拼音提出来以后,反对最厉害的是台湾本岛的人民,本岛的有识之士,本岛的学者,他们因为来新的一套,根据国际上已经通行的汉语拼音是不一样的,但是差别并不是太大,然而这个小小的差别,引起了整个面貌不一样。
解说:汉语拼音有21个声母,台湾通用拼音也有21个声母,两者的区别表现在j、q、x、zh 4个声母上,汉语拼音中的j,在通用拼音中则用z代替;汉语拼音中的q,在通用拼音中则用c代替;汉语拼音中的x,在通用拼音中则用s代替;汉语拼音中的zh,在通用拼音中则用英文字母jh代替,不知如何发音。如经济两个字,汉语拼音的注音是jing ji,而通用拼音的注音则不知如何发音,如周期两个字,汉语拼音的注音是zhou qi,而通用拼音的注音也是不知如何发音。
主持人:除了刚才我们谈到一些国际人士,包括一些商人,他们要从事国际贸易,国际交流活动,他会产生这种困扰之外,那么对于岛内的民众,比如说学生啊,比如说老师啊,甚至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中,他会不会也产生一些问题呢?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 委员 王均:问题在信息时代的资源共享,他不能够享受这个,现在国际上,包括大陆以及海外,汉文的资料都是按汉语拼音的,如果他查资料,网上查只能查汉语拼音的资料,你现在弄一套不一样的,不能从这里得利,当然这个对台湾人民是不利的。
主持人:有一种自我封锁的嫌疑。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副研究员 孙升亮: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所谓就是“一岛两制”,就是自己同样在台湾,就自己互相之间都不接轨,那么现在已经看到有些地方县市已经说了,你通过你的,但是我觉得我这个比较合理,我还用我的拼音符号,所以将来可以肯定地说,两套系统在台湾就同时使用。
主持人:意识形态会打架,以后大家判断力上也会产生一些困扰。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副研究员 孙升亮:对,自己互相之间如果要进行交流,或者甚至像考试这个标准他都没法制定,就是自己内部,各个系统,包括电脑转化,我觉得技术上这个问题比较多,麻烦是很大的。
主持人:而且据说由于要进行转换,所以必须要投入很大一笔研发,包括一些推广的费用,所以岛内有评论说,为了区区几个字母,是不是有没有必要要花费几个亿,几十个亿?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副研究员 孙升亮:而且花费这些钱不是省事,花了钱还是带来了一些麻烦,麻烦还是在那里。
主持人:再来探讨就是关于语言文字本身的一些问题,我们知道现在大陆使用的这种国际通用汉语拼音,它制订的科学依据是在哪里呢?王教授。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 委员 王均:新中国成立以后,研究方案的时候,在全国征集来的评议方案有几百套,在这几百套里面来权衡、商量,当时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委员都是一些语言文字学家了,都很有修养的了,非常慎重,为一个问题反复讨论,所以在这方面是煞费苦心,经过权衡利弊比较研究,经过反复研究,所以从科学性,系统性,通用性这方面都考虑到了。
主持人:那么现行的汉语拼音方案,在国际适用的范围有多广呢?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 委员 王均:现在凡是人家要写中国人名地名的,或者是有的东西只有中国有的,都用这套系统来拼写。
主持人:台湾现在出台通用拼音这种方案,当时的背景是怎么样的?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 委员 王均:因为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惟一的国际标准,那么在这样时候,台湾就也认为应该有一套,除了注音符号以外,得有一套拉丁字母系统,那么这个他就想把原来的国语罗马字把它简化,成为注音符号第二式,这个第二式就是比较简单了,也跟汉语拼音比较接近,做了一些稍微的改良,做了一些改良,但是保留一些不一样,以示区别,没有完全接受大陆的。
解说:中文注音问题在台湾可以说一波三折,1999年7月台湾“教育部”做出决议中文注音采用汉语拼音,2000年9月“国语会”以14比6通过采用通用拼音的决议,当时的“教育部长”曾志朗推翻了此项决议,台湾媒体也有评论说,后来曾志朗的下台也与他主张采用汉语拼音一事有关。目前台湾各县市在使用中文注音方面也没有统一,如台北市、新竹县、苗栗县和台中县等地采用的就是汉语拼音,而台北县、台南县、高雄县等地采用的是通用拼音,而基隆市、台中市、桃园县等地则采用的是混合式,也就是两种注音方式都有。
主持人:台湾之所以要采用这种通用拼音系统,一个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跟大陆做一个区隔,那为了凸显文化的主体性,那么孙教授您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副研究员 孙升亮:实际上岛内的舆论说得非常清楚,这个问题已经从原来的学术问题变成了所谓的政治问题,民进党上台以后,我们看在这个问题上,这几年有些人,台湾当局的一些高层在这问题上做了那么多文章,甚至它的前“教育部长”还因为这个下台,意识形态作祟,一定要把这个东西硬领过来,有人说台湾的舆论叫政治压倒专业,或者叫政治扼杀专业,所以最后我们看到,出席这次会议的好多人,不出席,很多是从专业的角度觉得没法再说了。
主持人:到场的人只有15个人,而且还有两个人提前退场了,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副研究员 孙升亮:对,觉得已经不是一个学术问题了。
主持人:最后请教王教授一个问题,就是文化它是一个领域的问题,那么凡是这种文化现象可能也不会有这种立竿见影这种结果,正如台湾有关部门就说,即使地方不采用通用拼音的方案,那么我还是要继续推行,所以我想问的是,台湾当局之所以要这么坚决去执行这样的一套方案,他背后一种最深层次的一种考虑是什么?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 委员 王均:大陆搞的我都不要,你大陆通行的我都不接受,比方说是简化字,简化字实际上台湾人写信也用,但是因为大陆先通过了简化字,台湾有好多专家,政界的人士,提倡应该使用简化字,因为大陆通过了简化字,大家就说简化字割断文化的传统了,那么就拿这个来作为反对简化字好像是维护传统文化的借口,所以凡是大陆通行的他都一概反对,就是这个。
主持人 结束语:那么看来这几个小小的字母它背后的原因是不简单的,谢谢二位嘉宾,今天光临我们的演播室,谢谢。海峡两岸文化同源,语言相通,台湾方面采用汉语拼音并不存在任何障碍,也有利于两岸人民的交流交往,台湾弃汉语拼音而采用所谓自行研制的通用拼音,这不能不令人想到它的政治意图。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节目,下期节目我们再见。(编导:高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