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两岸记者重庆行


  2002年8月22日星期四播出

  主持人 李峰: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节目,日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记者西南联合采访活动”。来自海峡两岸18家新闻媒体的27位记者来到了西南的重庆、云南进行了实地采访。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台湾记者在重庆采访期间最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看记者的报道。

  7月1日,海峡两岸记者西南联合采访团来到了西南采访的第一站----重庆,开始进行为期四天的采访活动。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是由国台办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的,来自海峡两岸18家新闻媒体的27位记者参加了此次联合采访活动,其中包括《联合报》、《中国时报》、台湾中天电视台、东森电视台等台湾的主要媒体。

  海峡两岸记者西南采访团 团长 李安:今年是重庆成为直辖市五周年纪念,五年以来,重庆市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的,这样的话让记者来也看一看这五年的发展,五年的变化。

  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中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近3100万人。重庆城区地跨两江,依山势构建,看起来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故有“山城”之称。直辖五年重庆发生了很多变化。以交通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3万公里,长江、嘉陵江上架设的大桥现已达到20座。另外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相继建成了人民广场、解放碑购物中心、两江滨江路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建筑。

  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亓乐义四年前到过重庆采访,这次随海峡两岸记者团到重庆采访,他发现重庆的城市面貌、基础设施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 亓乐义:这次我觉得挺意外,因为四年前我看它,基本上还看得出来它是一个内陆城市,这次来,感觉上不像是个内陆城市,有点像沿海的大城市,感觉冲撞力比较强,特别是在长江两岸边的房子,那时我记得我刚来的时候,高楼也只有几栋,还很明显看得出来,只有几栋高楼,大部分都是矮平房,现在等于是高楼是一片,所以这四年它进步相当快。

  在重庆,台湾记者们不仅关注直辖市5年来的变化,更为关注处于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的移民搬迁和安置情况。

  台湾无线卫星电视 记者 林大法:我们只是希望说,让我们的观众了解整个三峡大坝工程这么重要的背后,有这么大的一个移民工程在进行,而这个工程是怎么来进行,又怎么样让这些民众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

  解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开工建设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完工后,将形成600余公里长,1084平方公里面积的水库。据测算,三峡库区淹没区最终移民将会达到120多万。早在20世纪80年代,三峡已经开始移民试点工作,先后探索出了就地后靠,投亲靠友,外迁等多种移民方式。重庆市受淹没地区移民的任务约占全部移民80%,从2001年7月开始进入外迁移民高潮,平均每天都有1000多名移民迁至上海、广东、山东等省市,2001年一年,重庆市共搬迁移民11.6万人,到2009年三峡工程建成时,重庆市将要搬迁安置移民103万人。

  解说:三峡移民目前的生活情况怎么样?他们是否支持三峡工程建设?这些问题是台湾记者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实地了解三峡工程移民情况,来自海峡两岸的记者驱车来到了距重庆100多公里的涪陵区清溪镇平原村一社。涪陵区清溪镇平原村一社位于长江南岸,共有23户, 112人搬迁到这里。2000年政府对该社的移民进行了生活安置,建房上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分户建房的办法,使移民都住进了新居。

  台湾“中央通讯社”的记者曾淳良说,平时在大陆采访不大可能到这么基层的地方,因此他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在移民张国明家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张国明今年65岁,原来和村里人都住在堤坝下面,移民时采取就地后靠的方式,一家5口人目前住在这个三层小楼房里。楼房面积有300多平米,张国明家的一楼是客厅。

  台湾“中央通讯社”记者 曾淳良:我们看一下你家里目前政府提供给你的状况,好不好?

  移民 张国明:可以。

  台湾“中央通讯社”记者 曾淳良:盖这栋房你自己花了多少钱?

  移民 张国明:我的房子吗?花了6万多块(人民币),

  台湾“中央通讯社”记者 曾淳良:6万多块,政府有补助吗?

  移民 张国明:政府补助。

  台湾“中央通讯社”记者 曾淳良:多少?

  移民 张国明:政府补助我2万多。

  张国明家的二楼有三间房,其中一间也是客厅,另外两间是卧室。客厅里摆放着电视、音响设备和沙发。

  台湾“中央通讯社”记者 曾淳良:你行啊,住这个地方也看起来很不错。

  移民 张国明:比过去好得多,比过去强得多。原来我住的是盖的瓦,土房子,墙都没有用砖,就是用泥巴、板子做起的。

  台湾“中央通讯社”记者 曾淳良:你们全部这个村里面都满意吗?国家的照顾?

  移民 张国明:比以前的条件好得多。

  张国明告诉曾淳良,移民后,村里的交通也方便了。

  移民 张国明:下雨天,随便走,这里到镇上,镇上挺远的,(腿上)可以不糊泥,好得多。原来我们在下面路也没有修,就是那个泥路,下雨天,简直不敢走,一走啊,这里都打湿完了。

  在张国明家记者看到厨房整洁干净,张国明的老伴说,搬了新居,厨房里用的都是清洁的燃料,不仅可以烧沼气还可以烧煤气。免去了烧柴的烟熏火燎之苦。

  张国明老伴:原来下面就是烧柴,原来没搬以前就是烧柴,现在搬上来了就是烧液化气,烧了以后,又打起沼气了,又烧沼气,方便多了,又干净是吗,又干净,又没有灰灰,又不热,烧柴又很热,灰灰又多。

  在涪陵区清溪镇平原村一社台湾记者深入到每家农户,看房屋,看田地,问收入。实地采访让台湾记者们了解到了真实的移民情况,也解答了他们心中的疑问。

  台湾东森电视 记者 蔡廷玉:在我没有来到重庆之前,三峡移民给我的感觉都是哭哭啼啼、心不甘情不愿的,我们实地去采访,他们感觉都很愉快,而且通过整个移民工程使他们整个物质条件都提升了,生活条件也改善了很多,所以大家都很高兴。我想作为一个外来的,但是又很关心这块土地的人民来说,我们是很乐意见到这样的结果。

  解说:据了解,移民搬迁给库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移民的生活与先前相比,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在土地方面的数量略有增加,土地的质量也明显提高。因为移民前的土地多为坡地,而现在多为水田和平地。另外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库区原来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多数地区只有乡间的泥泞小路,而迁入地的道路等基础设施都较为发达。同时移民的住房条件也大为改善,大多数移民利用房屋拆迁补偿费用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另外移民在迁入地的土地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收入也有了稳定增加,部分地区增幅较快。

  在重庆采访期间,台湾的记者们不仅关注三峡工程的移民问题也关注着三峡工程所带来的文物保护问题。在重庆市政府组织的重庆市情介绍会上,台湾记者们问得最多的也是关于三峡的文物保护情况。

  台湾“中央通讯社”记者 曾淳良:库区这么多的中华文化的文物,如何来保留、保管、保护?

  重庆市文化局 副局长 李自治:在抢救工作方面,有三个方面工程,一个就是对我们已经探明的在地下的文物进行挖掘式保护,因为三峡工程水淹,地面地下文物就不能再现,就被水淹掉了,我们在探明的情况下进行保护性的抢救,就是把它挖掘出来。第二个抢救就是对地面文物进行搬迁,比如比较出名的张飞庙,因为它是在水位线以下,被淹没掉,就整体性搬迁,第三个就是对地面文物进行加固,因为它涉及到水位对它的影响,可能一部分,那么就进行包括围堤,包括加固,这样处理。

  长江奔流而去,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和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也孕育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在三峡库区,仅列入国家文物保护规划的文物保护点就多达1087处。汉代石阙、白鹤梁石刻,石宝寨古建筑,张飞庙,屈原祠、白帝城等等没有一处不是代表古代文明史的重要文物。随着135米水位线蓄水日期的临近,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工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文物抢救发掘现场。到目前为止,地下文物已完成40多万平方米的发掘工作,40多个文物点已经完成全部规划任务,已经出土文物3万多件,其中珍贵文物千余件。

  在三峡众多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国家级重点文物—重庆涪陵白鹤梁题刻的保护工作引起了记者们的关注。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题刻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城北江心,是一道天然石梁,梁脊仅比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米,平时隐没于江水之下,每年冬春之交水位较低时才露出水面。从唐代广德元年以来,人们在这道天然石梁上,用刻石鱼的方式记载当年最枯水位,历代的人们将石鱼出水的时间,石鱼距枯水线之间的尺度,观察者的姓名及情景等资料,以诗文形式刻记在石梁上,共有从唐代以来的文字题刻160余段,30000余字,被誉为“水下碑林”。白鹤梁题刻堪称保存完好的世界惟一古代水文站。当今,它对研究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内河航运、农田灌溉、桥梁建设城市供水都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由于三峡工程建成后,白鹤梁将全部浸没水下。因此国家将白鹤梁题刻的保护工作作为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重点,并准备了多种方案,目前都在进行详细论证。2001年1月31日,白鹤梁保护工程资料留取阶段正式展开。白鹤梁保护工程首先要围住江水保护石梁上的题刻,并对白鹤梁水上水下所有题刻进行拓片、翻模。同时还要进行题刻表面加固和防冲蚀实验。另外专家还选择在岸上整体复制的保护方案,既可全年重现白鹤梁昔日风采,又为将来条件成熟时建立“水下博物馆”留下空间。

  由于海峡两岸记者西南联合采访团到达涪陵区采访时,不是枯水季节,因而还不能一睹白鹤梁的真容,只能在涪陵博物馆的白鹤梁展厅看看白鹤梁题刻的拓片。虽然只能看到拓片和模型,但是这也让台湾的记者们第一次了解到了如此重要和精确的水文记录。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 亓乐义:本来我不晓得原来中国还有这样一个水下的水文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记录。我也是第一次听过。

  在重庆市,海峡两岸记者西南联合采访团不仅把目光对准重庆在政治、经济方面所做的努力,还把镜头对准了重庆市的社会民俗风情,重庆火锅、铜梁火龙、大足石刻这些鲜活的素材都是记者们捕捉的对象。

  主持人:三峡工程的建设让人们把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了重庆市,而来自海峡两岸的记者们也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把焦点对准了这座年轻的直辖市,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采访时间,但它的变化、它的成长、它所面临的机遇却给台湾的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编导:贺亚莉)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