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3日播出
主持人 李峰:台湾的这次选举结束之后,岛内的政治局势将如何发展?对两岸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就这些话题,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了两位专家,请他们来做一些分析。这位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郭震远教授,郭教授,欢迎您!这位是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的毛仲伟副研究员,毛先生,欢迎您!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现在台湾有一部分人、包括一些媒体和“台独”分子,他们就宣称民进党在这次选举当中的“立委”席次增加了,就说明“台独”势力得到了岛内大多数人的拥护。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郭教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郭震远:我觉得,岛内民众对于“一个中国”的认同,我想恐怕还应该是主流的民意,而不是说什么“台独”势力的发展。因为民进党席次的增加原因很复杂,而且从整个选举的过程来看,因为正好那一段(时间)我在岛内,我感觉,作为民进党来讲,尽管他们在某些情况下很突出两岸关系、“统”“独”、省籍,但是它整个选举的主轴是要选民再给民进党一次机会,因为它知道它这一年半的执政成绩很糟糕,那么为了争取选民它就说了很多,什么在野党对它在“立法院”里掣肘,什么国际经济形势不好等等,所以它就提“我民进党才一年半,你们再给我一次机会”,这是它整个不变的竞选的文宣主轴。
主持人:也就是利用台湾民众希望求稳定、求发展的一种心理。
郭震远:对。我想这个选举结果恐怕更多地是反映了台湾民众希望能够比较安定、能够有所发展,恐怕更主要地是反映了这种民意。
主持人:毛教授,您怎么来看,毕竟民进党在这次选举当中它的席次是增加了?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毛仲伟:如果说涨了这几席,除了郭教授刚才讲的,有一些策略因素、包括他的对手因素之外,我觉得如果算成功的话,那么应该说是遏制化选举谋略的成功,撕碎台湾民意的整体板块,甚至制造假想敌,因为台湾划分的省籍结构有一个天然的东西,同时还是口水战的“胜利”,甚至还是推卸责任这种政治品质的“胜利”。陈水扁那种“一切责任都不在我”,他搞了一个《世纪首航》,全是张三、李四、甚至包括李登辉都有责任,就他没责任,那么这种文化下,可能老百姓就再给他一次机会吧,可能在这方面也发挥了一些作用。如果拿这个去解读“台独”的话,那绝对是笑话。
主持人:我这里也注意到一份材料,最近台湾的“前瞻基金会”也做了一次民意调查,调查的结果反映出来有70%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包括台湾媒体也有报道,新当选的民进党的“立委”叫段宜康,他也认为说把民进党获胜的结果仅仅看成是选民们支持“台独”也是不符合实际的。那么郭教授,您怎么看?
郭震远:我觉得确实是这样。作为民进党本身来讲,它是一个很复杂的政党,它内部有极端的“台独”分子,但是也有相对比较务实的一些人士,刚才讲到的这一位民进党新当选的“立法委员”显然是属于比较务实、比较客观地来看待这些现象。
主持人:其实老百姓最基本的诉求不会是政治问题,而是生活能得到稳定,生活能得到改善。陈水扁在选举期间包括选后他都有种种在政治上的一些表现,比如说在选举当中他多次否认“九二共识”、曲解“九二共识”,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他这种“台独”的言论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这种行为会对今后的两岸关系产生影响吗,郭教授?
郭震远:当然产生影响,我天天从电视、甚至从他们一些造势的会场上看到那种拉升“台独”的气势、肆意攻击“一个中国”原则等等,然后他们又解读说“不要紧,这都是选举语言”。我当时跟台湾朋友就讲,我说错了,你是个政客,别人可不是像你这样,你在这里把两岸关系攻击到了这种地步,完了说“没关系,以后我们还能改善”,我看这种事恐怕是他一厢情愿。我们历来对他讲的是“听其言、观其行”,我已经听你说了这么多了,你轻轻一笔带过,说这都是选举的语言,天下有这等便宜的事吗?
主持人:中国人一向说“文责自负”,自己的言语要自己来负责。大陆很多观众很难理解选举是一套、实际做的又是另一套。
郭震远:这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个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也确实是他真正的心声,这还不能说只是他的选举语言。
主持人:我们也注意到一个动向,就是陈水扁包括他在选前和选后都有一些在“台独”言论上非常嚣张的一些表达,那是不是有人就会认为说由于他在选举当中获得了一种信心,在处理两岸关系的时候他的态度会更加强硬,会使两岸关系走上一个低潮呢?
郭震远:我觉得这个可能性绝对是不能排除的,不仅仅是陈水扁本人,李登辉还在旁边拼命地给使劲呢。另外一方面来讲,陈水扁这个人是个政客,应该看到岛内民众还是强烈地希望两岸关系缓和,在两岸关系缓和的前提下发展两岸的经贸关系、人员往来,来带动、推动台湾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陈水扁如果真是聪明的话,他应该对这一个形势有一个足够的估计。所以,我倒觉得他到底会怎么走,恐怕还要看一看,看两个月,2月1日新的“立法院”开始运行,到那个时候恐怕就能看得比较清楚。
主持人:岛内现在也有一种说法,就是说大陆方面不应该忽视民进党它现在已经成为“立法院”中的第一大党,应该和民进党开展一些接触。郭教授,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郭震远:问题不在于它是第一大党还是第几位的党派,关键问题还是说你在“一个中国”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如何,我们的态度很清楚,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只要承认“九二共识”,那么任何党派、团体、人士都可以打交道。去年朱总理在3月1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讲的很清楚,对话、谈判,“一个中国”原则是前提、是基础,因为我们要谈是谈统一,可是如果你不接受这个原则,那么谈什么呢?难道来谈中国的分裂吗?所以,会不会和民进党对话,不在于它是否是第一大党,而在于它在“一个中国”原则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到底如何,这是问题的关键。
主持人:我想任何一场对话都必须要有对话的基础。我们也注意到,在选举之后陈水扁也做了一系列的动作,要来巩固他的执政地位,比如说要计划成立“国安联盟”等等,毛教授怎么来分析他选后这一系列的行为?
毛仲伟:现在岛内的选举初定,但是我觉得这个选举等于是落下了一个大幕、同时拉开了另一场岛内政局的拼杀大幕。因为从整体结构上看,民进党仍然无法完全主导政局的发展,虽然它略多几席,现在是第一大党,但是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所谓“国安联盟”,按吕秀莲讲,一开始设计是说民进党冲不到第一大党,用这么一个拼凑的结构来帮助他执政。
主持人:也有点类似当初的“全民政府”。
毛仲伟:有点那个影子吧。但现在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国安联盟”数量还是不足,不足就要招降纳叛。你这儿要招降纳叛,那么我这儿就要固盘,固我的营垒,国民党跟亲民党的两个主席见面,达成一个共识,两党不参加“国安联盟”。新党它虽然这一次选得不好,但是也强调要保持政治的品格,我要坚持我的理念,继续走下去。因此,现在我非得拆几席不行,拆东墙才能过来补西墙。
主持人:也是一种不安定因素。
郭震远:实际上是一种不安定因素。所以他想做出“政绩”,我想当然可以理解,但是问题是他有没有能力,他能不能做出来?这是问题的关键。去年“5•20”上台以后他就想做“政绩”,可惜他没这个能力,他做不出来。我看这一回也未必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主持人:除了我们刚才谈论的陈水扁急于在“内政”上做出一些“政绩”来,在两岸关系方面他也有他的一些考虑和做法,比如说他就希望在WTO框架之下把两岸关系纳入一种国际化的问题。这方面郭教授怎么来看?
郭震远:台湾当年在90年代初提出申请要加入的时候,我们和当初还是叫“关贸组织”有一个协议,就是说台湾只能以台、澎、金、马这样一个特别关税区来加入,而且台湾和大陆加入这个组织并不意味着两岸之间的问题要拿到这里来处理。两岸关系、两岸的经贸关系是“一个中国”框架下两个地区之间的关系,要想解决两岸之间的问题,包括什么“大三通”等等这样一些问题,只能在两岸之间解决。我想,他想借这个机会所谓地求得一些突破、得到一些“政绩”,那完全是他自己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不可能的。
主持人:毛教授,您对近期两岸关系上会不会有突破,或者有没有一些发展,怎么样一个判断?
毛仲伟:近期两岸关系从政治关系上不会有突破,因为从形势看,没有这个基础,但是从长远来看,首先一个是祖国大陆对完成统一大业深具信心,而且具备能力,同时从台湾来讲,设身处地为它想,它这个是客观需要,陈水扁他想在WTO这个问题上绕过“一个中国”原则问题,把它国际化,这实际上是把他政治性的东西强加在客观需要上,那是不可能的。那么,他坚持走这样一条路线,就是玩戏法这种方式的话,我想首先是台湾失去了一个机会,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失去了整个中华民族共同振兴的机会。我估计有这么一种趋势,他恐怕要经过撞南墙之后才能醒悟。我是这么感觉的。
郭震远:而且他不是一般地撞南墙,因为他已经撞的不少了,他必须狠狠地撞一次,这个既包括在两岸关系上,也包括在国际上,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他岛内,真是搞得实在是弄不下去了,这个时候也许、只能说也许他会有一点认识,当然我希望他能早一点认识到这一点。
主持人:今天听了二位教授的分析,我们也感受到选后台湾的政经形势包括两岸关系仍然有许多未知的因素,可以说是扑朔迷离,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谢谢二位嘉宾的光临,谢谢!台湾的这场选举已经结束了,但台湾民众普遍对台湾的前途感到忧虑,未来的两岸关系的走势还很不明确,能不能如民所愿实现稳定和发展,还有待于继续观察。(编导:汪朝晖、毕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