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19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今年的1月17日是申办奥运会的五个候选城市向国际奥委会递交《申办报告》的最后一天,对于申奥,大陆的老百姓都非常关心,而台湾民众也给予了热切的关注,据台湾民意调查显示,岛内支持北京申办奥运的民意支持率已经超过了70%,今天我们的演播室里特别高兴请来了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来自台北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先生。
主持人:我们知道现在对于北京申奥来说应该说是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我想我此时的心情和所有中国人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都非常急迫地想了解一下北京是否能够申办成功,那您作为国际奥委会的权威人士,您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我的心情当然是热切地期盼着这次我们申办能够成功,但是成功与否决定于很多因素,不是单纯我们主观愿望那么强烈就能够达到的,如果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话,可以把北京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办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影响巨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应该让全世界了解这一点,所以这是我们当前应该主要做的事情。
主持人:吴先生非常巧有机会能够到北京进到我们的演播室来和何先生一起谈关于北京申奥的一些话题,那么我也想了解一下您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台北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对于北京申办我想是一种非常感同身(受)的一种心情,我想我在国际奥委会的成员当中也听到很多成员对北京申办都赋予了很高的关注以及关心,从台湾来讲,我接触了很多工商企业家、各阶层民意的代表,还有很多大学教授、民间人士等等,大家碰到我以后大概多少第一句话就问,北京申办的情况怎么样,成功的机会多大,这几乎变成我碰到台湾各阶层人士一个问候语一样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吴先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信息,在我们聊新的话题之前,还是一起来看一个短片介绍北京目前申奥的进展情况。
对于正在申请主办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而言,去年是道路交通和市政设施建设投资最多的一年之一。被誉为“申奥大道”的四环路建设已完成投资41.9亿元,北段、东北段及南段四环路已竣工通车;同样在北京的二环、三环区域内,到处可以看到整修刷新的建筑楼群,马路上的车流井然有序,加装单燃料节能气体成为司机的首选。尽管冬天的北京见不到绿树成荫,但北京的蓝天却让人难以区分春夏秋冬。
到去年年底,北京已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25万立方米,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将增加20万立方米。今年还将新增400公顷城市绿地面积,使北京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3平方米。而新增加10万户天然气用户后,北京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以天然气为主燃料的城市。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已经制定出从2003年到2007年的环境保护规划,其中主要内容将包括:整个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全市垃圾要100%达到无害化处理、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市区绿化面积达40%、全市每年利用天然气40亿立方米、空气质量在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天数要达到90%以上。
那么何先生看了刚才的节目,可以说“新北京、新奥运”已经有了具体的体现,您到过很多申奥的城市,据您的观察和了解,您认为北京市和其它城市相比,它的优势或者它的劣势到底在哪里呢?
何振梁: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单纯从硬件相比,我应该坦率地说,在硬件的建设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北京的硬件设施已经通过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专家们的检验跟考核,另外方面来讲,北京有三千年的建城史、八百年的建都史,任何一个其它的候选城市都没有这么一个条件,北京是独具魅力的,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强调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不是单纯一次体育比赛,而它是体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恐怕没有一个候选城市像北京那样更能够发扬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它本身的特点,我们中国的体育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也是其它几个候选城市所难以比拟的,刚才讲的这么几点,加上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使得全世界都强烈要求跟中国加强交往,那么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的举办可以大大推动这个进程。
主持人:那吴先生有什么样的感受,对这个问题?
吴经国:刚才我想何先生已经谈了那么多,这些大概都可以说在国际奥委会委员来讲,都是非常公认的考量因素,另外我想还有一点,当然透过奥运会的申办,我相信两岸体育文化的交流,尤其体育方面的交流应该可以获得更多的加强,获得更多实质上的效益。
申办奥运会将给北京带来的好处?
一、城市建设将使北京跻身国际现代化都市
二、申奥将使北京的环境更加美丽
三、奥运建设可以提高就业率
四、举办奥运将使北京成为全球关注热点
五、申奥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北京申办奥运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一、竞争对手来势不凡
二、硬、软件设施亟待更新
三、宣传理念有待转变
主持人:北京在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是经历了曲折,那我们也听台湾媒体曾经炒作过“一票之谜”,对这个问题您能跟我们作一些解答吗?
吴经国:这个“一票之谜”我想这个我跟何先生在1993年北京申办的过程里面,当时何先生是担任中国奥委会的主席,还是国际奥委会的第一副主席,他对我在1993年那一年参与情况应该是非常非常了解的,与其由我自己把这个“一票之谜”直接说出来
主持人:在今天通过我们《海峡两岸》发布一下。
吴经国:我最近写了一本过去参与奥林匹克,二十年的一个重要的回忆录,这个回忆录在今年四月份会正式出版,在这个书里有一个章节就专门谈1993年的“一票之谜”,我在这里也可以先卖个关子,在书里把当年投票的整个经过,还有我这一票如何投下去来支持情况都作了一个说明。我想何先生对我的情况非常深入、非常了解,不妨听听何先生您作一个分析。
何振梁:对,刚才你问到了神秘的一票,这个神秘的一票对不少人可能觉得神秘,因为投票是不记名投票,是秘密的,所以投下去票以后,谁都不知道到底投了什么,但是对吴先生我们相处这么多年,他在整个上次申办以及这次的申办,吴先生都给予了热情的支持,所以对我来说,他的一票并不神秘,因为我确信吴先生他自己讲的,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他肯定是会按照民族的利益去投这个票,所以我是怀着很敬佩的心情来感谢他的支持的
主持人:那么据我们知道现在已经有26个国际单项组织的官员考察过北京,何先生您了不了解他们对我们北京目前申奥的进展情况是否满意呢?
何振梁:列入到夏季奥运会的体育项目一共28个,分别由28个国际单项组织来领导,现在这28个国际单项组织里面有26个单项组织都派了代表,来考察过北京的准备工作。另外两个(项目组织)他们觉得对北京的情况已经了解得相当透彻,所以不必要来了。正像一位法国朋友在元旦那一天纪念顾拜旦诞生138周年的会上他所讲的,北京今天是什么样的北京,他说充满活力的一面像纽约、动人像巴黎、在跃进像伦敦、现代化像东京、古典像雅典,这就是今天的北京,所以他概括得很好,而这种特点,在八年以后的北京更将呈现在全世界面前。那么怎么样能够让这种情况、让全世界、特别是委员们能够了解到这一点,这是我们当前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从2000年10月16日到12月底,国际26个单项体育组织领导人,先后到北京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了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四环路 北京市交通管理中心,北京市信息网管理中心,以及正在建设的奥运场馆等地方。这些“评审官”们对北京做出了自己的评价,尽管这些不是各单项体育组织的最后意见,但也基本代表了各“评审官”们对北京的印象。国际铁人三项联盟秘书长马克西森说,北京的变化很大,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的发展,北京人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他们具有领导素质,能将全世界的运动员聚集在一起,击剑联合会主席勒内罗克说,北京的文化财产很丰富,让人敬佩。北京有能力办好奥运击剑比赛,国际羽联秘书长卡麦朗,在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看到北京的污水排除(系统)和处理系统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说他曾经去过大阪、多伦多,还没有去巴黎,在五个申办城市中,他认为北京有一个其它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中国的羽毛球,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了五块金牌中的四块,他相信如果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羽毛球受到的关注和支持,将比其它国家受到的更多。
主持人:那北京如果申奥成功,对于两岸关系、特别是两岸经贸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主吴经国:两岸在过去这么多年的隔阂,通过交流、通过奥林匹克的举办,我想可以带动两岸更多良性的互动,大家互相支援,就是我开始讲到的台湾老百姓非常关心,,也愿意在申办过程里头、甚至在后来申办成功了,筹备的工作都能够提供一些经贸方面的援助,所以我认为申办这件事情对两岸来讲是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身为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也是这次能够投票的中华民族、中国人的一个委员,我想我非常高兴希望能够把这一票非常神圣地来投下去,让北京能够非常顺利主办成功,也为两岸未来带来更多和谐、和平的未来的发展。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愿望。
主主持人:非常感谢二位嘉宾今天光临我们的演播室。希望在今后能够有机会邀请到二位再次光临我们这里,和我们的观众朋友一起来探讨关于奥运的话题,谢谢。如果北京申奥成功,将直接关系到北京交通建设、城市环境、社会秩序、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北京的申奥成功,也将带来北京与台湾两地更多的良性互动和经济、文化、体育的交流交往。明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将继续就北京申奥话题展开讨论,届时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将为您介绍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具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