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12日 20:30分 四套播出
& 1544年,葡萄牙的冒险家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在筋疲力尽的生死关头,突然发现了一片苍翠,冒险家们忘情的欢呼:美丽之岛。
葡萄牙人以为发现了新大陆,把台湾称作“美丽岛”,这是他们的无知。不过要说台湾美丽,那是没有错的。
高山清,涧水蓝。在大陆的我们,是从歌声中知道台湾的美丽的。高山、绿水确是美丽之岛的特征之一。台湾,是世界上少有的热带“高山之岛”。三分之二的地区都是高山峻岭。而西部平原,则宽广笔直,轻风椰林,水清沙白。在雨过天晴、台风掠过之后,台湾的城市也是明目皓齿、楚楚动人。地处亚热带海洋中的台湾,温和宜人,也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海上翠微”是她的又一美誉。北部海岸,被台风、海浪冲蚀的海蚀地貌,构成了一幅天然奇景。台湾岛不大,但如果要好好地欣赏台湾岛的美丽,那是要花费一番时间的。
台北市位于台湾岛北面的台北盆地中央。大约30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沼泽密林。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实行“寓兵于农”的政策,派兵到这一带开荒,到了1708年,清康熙47年,福建泉州的移民开始在这里安家落户建立村庄。因此,百年历史的城门,在台北已是著名的古迹了。台北原有府城周长4000米,城墙高五米,1905年,清光绪31年,城墙被日本侵略者拆除,在19世纪20年代后期,又被日本人倡议拆除所有城门,因为留下它们“易启岛民思汉之心而有碍同化政策之推行”,所幸经日本的汉学家中山樵夫先生力争,台北的古城门才幸免于难。我们是在想象中,描绘它的美丽的。
这就是日月潭。清朝初年时还没有日月潭,当时这个地方属于"水沙连",原来的面积只有4.5平方公里,水最深处6米。1931年,下游的山麓兴建了水电工程,湖面扩大水位提高了21米,面积扩大大7.7平方公里。日月潭四面环山,湖水碧蓝。碧蓝中,有一个树木茂密的圆形小岛,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洲”的美景。这一圆形小岛名叫光华岛,岛的一边呈圆形,为太阳;岛的另一边,碧水弯曲如新月,于是,人们叫它日月潭。
与“日月”同辉的是阿里山。阿里山的美丽,是从每一天的日出开始的。这是站在阿里山观日台上看到的玉山山脉。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这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中的澎湖湾。想不到这一切被这肆虐不停的大风吹得一干二净。澎湖,在台湾有“风柜”之称。这里,一年四季,一天24小时,几乎大风不绝。也是因为风大,早期的住宅建筑大多是低矮、贴近、互依互存。这种陈旧和古朴,在台湾也被视为一种难得的风景,也是游人如织。
这里是位于台湾北部的淡水老街。也许是因为台湾岛不大,迫使台湾人更加要精耕细作。淡水作为一个风景点,有它历史的背景,更有它努力不断的经营。除了西班牙人、荷兰人,以及传教士留下的遗迹之外,那就是这些也是历史悠久的风味小吃,在这里每一家小店都是一个风景点。
这也是在台湾经营得十分成功的一道风景:花卉业。宝岛台湾,气候温和,物产丰饶,当然名贵花草也很多,而尤以兰花驰名中外。花卉的研究、种植与消费,在台湾长盛不衰。爱花、赏花、乃至玩花的人越来越多。
台湾岛的北海岸,东临太平洋,北迎东海,西靠台湾海峡。海岸线长约85公里。因地质构造与海岸线接近垂直相交,在强烈的东北季风带来的波浪侵蚀下,这里软弱的岩层被侵蚀后,凹入成为海湾;而坚硬、抗腐蚀力强的岩层,便相对凸出成为海岬 。海岸凹凸曲折,岬、湾相间,极富造形之美,因而,北海岸以奇岩怪石而著称。野柳岬堪称是一座奇特的海岸地貌博物馆,岬上屹立着各种奇岩怪石。按形态差异,这种酷似蜡烛台的石头叫做烛状石;这种表面粗糙的钙质石块,叫做姜石;这块石头像一头大象,玛玲鸟石。这种外形酷似蘑菇的是蕈状石,野柳的蕈状石有将近100个,它们屹立成群,排列有章,蔚为奇观。最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女王石”,它的形状仿佛是一个髻发高耸的中世纪女王,微微仰着,美目远盼,端庄秀美。令人担忧的是,中世纪女王的脖子越来越瘦,不是因为减肥,而是海风和雨水的长年侵蚀。人们担忧着有一天她的脖子会支撑不住她那高傲的头颅。
有高山之壮观,有平原之广阔;有大海的惊涛拍岸,有湖泊的微波荡漾。一个四面环海的岛上,集中了多种不同风格的景色,这是非常难得的。
我们期待着那一天,台湾和大陆一样,开放旅游观光,大陆的人民便可以身临其境,亲身感受祖国宝岛的美丽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