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25日星期五播出
主持人李峰:近日,陈水扁参加了台湾一所大学成立文学系的仪式,并对该校将河洛语文学和华语文学课程并列的做法大加赞赏,说台湾文学不属于中国文学。台湾文学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记录着台湾的兴衰、台湾人民的心路历程。它有着中国其它地区的文学作品所不具有的特点,但它是否不属于中国文学呢?今天的《热点透视》节目我们就来探讨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今天演播室邀请到两位嘉宾是北京大学教授汪景寿先生和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周大计女士。
记者来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在这里了解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几个阶段中台湾文学所具有的特色。中国现代文学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同时又具有文学资料研究、理论研究、文学交流的功能。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文学的博大和丰富。它们是中国现代史最直接、最生动写照。展区按时间顺序排列着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进入了崭新的文学时代,代表人物有大陆的作家鲁迅、郭沫若、巴金、茅盾,台湾的作家赖和、杨逵、吴浊流等,他们都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推动者。同时,他们以笔为刀向日本侵略者发起猛烈攻击。以反映现实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鞭挞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60年代以后,台湾的乡土文学发展迅速,代表人物有钟理和、陈映真等。台湾乡土文学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台湾人民的生活。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三楼是作家们捐赠的藏书,其中有林海音女士、何凡先生、卜少夫先生所捐赠的藏书2345 册。其中有捐赠者自己的著作,也有他们收藏的作品和刊物。它们与馆内其它的藏书一样都是中国作家对读者们无私馈赠。它们与其它藏书又有所不同,它们记叙的是中国宝岛台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所经历的沧桑巨变,里面有着台湾人民的感伤、奋斗和渴望。
主持人:那么首先请问周老师,台湾新文学从它的产生发展到繁荣,始终是和中国历史分不开,你怎么来看待台湾文学产生和中国历史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周大计:如果说原住民的口头文学是台湾文学最初形态的话,实际上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跟随郑成功到台湾去的第一批明末文人,应该是中国文学在台湾的最初的传薪者。应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后面,整个台湾地区文学的发展,一直是和大陆历史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在19世纪80年代台湾建省之后,当时在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的领导之下,台湾的军民励精图治,那么在那个时候,台湾地区的文学又获得了空前繁荣发展。我想这些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主持人:按照您的学术研究,您认为中国新文学它分哪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当中,台湾的新文学和中国文学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北京大学教授汪景寿:中国文学从新文学来说,就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19年开始,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叫现代文学阶段,再就是1949年开始,叫当代文学阶段,台湾文学大体上是这个框架,1926年台湾才有新文学,所以它那个文学的产生完全是在咱们五四新文学运动感召之下产生,所以它那个阶段就是继承了一种反帝、爱国这个传统。到了抗战胜利以后,这时候我们就进入了当代文学阶段,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台湾光复以后,它有一段短期的过渡时间,也就是从1949年开始,它也进入了台湾当代文学阶段,所以看起来两岸的文学发展基本上是相对应。
主持人:这个历史的脉络是一脉相承。那我们再来细看台湾,比如现代文学阶段当中,比较杰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什么?
北京大学教授汪景寿:一个赖和,就是台湾新文学之父。1926年以后他就开始写小说,当时日本统治者强制推行日文。赖和写小说从来不用日文,坚持用汉语写。
赖和,1894年生于台湾省彰化县,是台湾新文学初期,第一位在创作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一杆“秤仔”》、《善讼人的故事》等,作品表现了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惨境遇。《一杆“秤仔”》就讲述了台湾一个农民对日本警察的百般欺凌忍无可忍,终于在除夕夜与日本警察同归于尽的故事。
北京大学教授汪景寿:还有一个是吴浊流,吴浊流叫铁血诗人,那就是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他的著名作品叫《亚细亚孤儿》。
吴浊流,1900年生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台湾省新竹县。1936年开始创作小说。他的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这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胡太明这个艺术典型。胡太明是台湾的一个知识分子,生于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品表现了他从希望能在殖民统治下生存、发展到投入抗战救国的革命洪流这一过程。
主持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就是说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我们在读台湾文学作品当中我个人也有一种很深刻的感受,就是说遭遇这个不幸的一代台湾人,他们可能有委屈,有苦闷,但是他们始终抱持着对一个中国的概念。其实除了刚才汪教授提到的例子之外,就是台湾文学作品当中,很多是描写台湾本土派的人物的命运,我想在这些作品当中也能体现非常强烈的爱国思乡的情感。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周大计: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点,非常强烈。比如当代的作家中,像钟肇政的小说《台湾人三部曲》,它所讲述的也是台湾人民在日据时期50年前赴后继进行斗争的故事。我记得小说有一句原话。当时就讲,他说我们不能让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就这样沉沦下去,因此当时陆家的子孙就组织了陆家兵,就和当时各路义勇一起来进行抗日斗争。当然这样的作品还有非常多。比如像《先生妈》里面讲到,在皇民化的时期,当时主人公钱新发,等于一个皇民化中毒很深的人了,要一味追求“标准国语家庭”,说日语,然后吃日本饭,睡日本床,他的妈妈就是和他对立的一个艺术形象,他妈妈就不理他这一套。后来等她病重的时候,她的儿子给她买了一套日本和服,然后她就用刀把那个和服给剁碎,她说我不能穿着这种衣服,她说我怕,如果我不把它剁碎的话,那么我的儿子可能在我死以后,会给我穿上,那么我穿上这种衣服我就没有办法去见我的祖先,我想这样的艺术形象都是非常感人,都反映了台湾文学作品中另外一个主题很鲜明,就是反侵略这样一种主题。
主持人:按照刚才的分类,在当代文学阶段,台湾文学当中的一些代表作品以及代表人物是什么?
北京大学教授汪景寿:台湾有相对应的一些作家,我可以举出三个来:一个是林海音,林海音是生在日本,长在北京,回到台湾。你看她本身就是两岸一个天然的桥梁,第二个是陈映真,第三个是白先勇,大家都知道,他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的儿子,他所写的作品最成功的叫《台北人》,《台北人》的人物就是大陆人,是到台北的大陆人的命运。所以在这个时期内这三位作家是有非常明显的代表性,他们成就是相当高。
主持人:那么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两岸的交流交往的日益密切,两岸文学界的交流也日渐地热络起来,而且两岸的文学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我们知道很多这种大陆的作品,台湾民众非常喜欢,很多台湾的作品大陆的读者也是津津乐道,你怎么来看待这种现象?
北京大学教授汪景寿:80年代以后,多元化,各种各样的作品涌现进来,他又感觉亲切又感觉到新鲜,他为什么不看?我举一个例子,就是琼瑶,琼瑶的言情小说,这个言情小说不是孤立的,说琼瑶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是,它是中国文学传统的继续,它继承了我们30年代张恨水、刘云若那个言情小说的传统。
主持人:在节目一开始我们就提到了,台湾有的大学把河洛语文学课程和华语文学课程是并列在一起,我想请问汪教授,您怎么来看待这一现象?
北京大学教授汪景寿:到底什么是河洛语,因为这个概念很生疏,应该这样解释,河,黄河,洛,洛河,这个洛河是洛阳附近一条河水,它和伊河河流在一个地方并入黄河,它泛指中原地区,那么我们就说河洛语就是中原的汉语,就是早期的汉语。如果我们说河洛语是汉语的话,它就流传在中国包括台湾,包括大陆广大的地区。谁都知道,汉语它包括方言,台湾这个地方,它是闽方言,闽方言就是福建方言,台湾人叫“台语”,实际上是闽南话,就是跟厦门话非常相像,笼统地说它当然也是河洛语流传的结果。河洛语不但流传到这儿,整个汉语都是河洛语。现在他偷换概念,偷换什么概念?他说:闽南话,“台语”是河洛语,日语当然不是河洛语,他说国民党推行的白话文,他认为白话文是国民党推行。实际上是“五四”(推行),白话文不是河洛语,大陆这个普通话也不是河洛语。这就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偷换概念的方法,把所谓的过去中原的河洛语和当前的汉语对立起来,这个应该说除了不学无术,就是别有用心。
主持人:就像方言具有不同的特色一样,中国文学由于刚才谈到了由于地理的原因,或者传播速度的原因,体现在各个不同的地域呈现不同的特点,比如我们说现在有京味文学,有海派文学等,我想请问汪教授,你怎么来评价中国文学的一些基本的特点,以及台湾文学它独特的一些特点?
北京大学教授汪景寿:文学的特点,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分析,就是刚才你说的,京味文学,从内容上说它反映北京地区的生活、习惯、风俗特征。海派文学反映上海一带的生活、习惯、风俗特征,同样我们说它的形式上,从语言上来说,北京的京味文学,它有一些北京土话,它不属于真正的普通话里面。海派文学也是这样,它有吴方言。台湾是闽方言,闽南方言,它从内容上说,反映台湾的社会环境,它的现实生活,它的风俗习惯,这方面有它的特点,还有就是它这个社会经历和其它省不同,它一定在文学上有所发展。
主持人:这是一个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周大计:在台湾新文学运动之初的时候,当时在整个文学阵营里面也有一种讨论和思考,当时就是说如何使文学贴近大众,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涉及到了语言的运用问题,当时有一些文学家就认为说这个书面语言,就是白话文,还是在20年代的时候,说白话文基本上都是书面语,而台湾老百姓不用这种话,我们要是写成这样的作品,可能台湾老百姓就不懂。是不是就可以用闽南话来写,用我们的方言来写,那么当然更多的作家经过讨论以后,他们认为用闽南话来写小说又有问题,一个就是说它有一些字很难用汉字来表意,发音没有办法对照。所以从台湾新文学运动开始,其实一直在走白话文的发展路线,从语言形式上来说。
主持人:周教授怎么来看,就是在两岸文学交流日益密切的现实下,它反映出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周大计:它实际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整合,你看两岸隔绝有将近40年,互不通音气,大家都不知道对方在做些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从两岸开放探亲开始,从文学到各种各样的交流,人们慢慢对这些情况逐渐有了更多了解,我想普通的大众不是像我们专门作研究的话,可能更多是通过文学作品来逐渐地了解海峡对岸彼此之间各是什么样子。在这种情况之下,我想也很有助于两岸,通过文学的整合达到文化的整合,就是说文学的整合是文化整合的一个方面,但是它要被文化整合所推动,而文化的整合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又是民族统一、国家统一一个最基本的层面,或者说是它的前提和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觉得两岸文学的交流,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是深具意义。
主持人我想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一种反映。台湾作家陈映真在作品中写到,台湾新文学在表现整个中国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自由的精神历程中不可否认是整个中国近代新文学的一部分,我们回顾台湾文学的发展历史,从它的写作题材,写作方式、语言、主题等各个方面都能清楚看到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编导:罗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