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29日星期二播出
主持人: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两岸事务性商谈中,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各自提出方案,并达成共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九二共识”,这一共识成为两岸接触商谈的坚实基础。可是由于台湾当局无意改善两岸关系,搁置、否认两会在1992年达成的共识,整整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两岸政治关系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呈现出了倒退的趋势。那么,当年“九二共识”究竟是怎样达成的?它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今天的《热点透视》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两位嘉宾是海协会研究部马晓光主任,欢迎马主任的光临,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朱卫东主任,欢迎朱主任的光临,在我们谈话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一起来回顾一下1992年在香港会谈时的有关情况,一起来看一看。
1992年10月28日到30日,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香港,就“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进行的工作性商谈中,双方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各自提出方案。最后,海基会代表“建议在彼此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各自以口头方式说明立场”,并提出表述内容,“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香港商谈结束后,海协会接受海基会的建议,于11月16日回函海基会,提出海协的表述内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从这两份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双方对一个中国政治含义的看法存在分歧,但并不妨碍双方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谋求和平统一的态度。
主持人:马主任是曾经参加过1992年的香港会谈,后来参加过“汪辜会谈”,可以说是“九二共识”的亲历者,那么当年这个“九二共识”到底是怎样达成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共识呢?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研究部主任马晓光:80年代末以来呢,台湾当局被迫开放了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这样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人员交往还有各项交流,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热潮,那么在这种交流当中,那么两岸同胞交往中,衍生了一些非常具体的事务性问题,需要双方解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就不得不调整了它所长期坚持的“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这么一个“三不政策”,那么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那么大陆有关方面也积极推动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这样双方就以一种受权的民间团体形态开始了事务性接触商谈。那么商谈伊始呢,海协会提出,两岸交往中具体事务是中国内部的特殊事务,应该本着一个中国的原则加以解决,那么在事务性商谈中呢,只要表明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那么表述的方式可以出面协商,而且愿意听取海基会和台湾各界的意见。
主持人:那么当年这个海基会接受这个“九二共识”的话,也是经过深入思考的是吗?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研究部主任马晓光:一开始,海基会的代表表示这是个政治性问题,他们没有受权谈这个问题,那么后来海协把自己的主张向岛内外、海内外媒体广泛宣传之后呢,台湾当局内部开始对这问题进行讨论,一直到1992年的8月1号,台湾召开了第八届“国统会”,在这个会议上他们就一个中国的问题,做出了所谓的结论,它开宗明义第一点就讲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对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有所不同”。同时它也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到了1992年的10月份,两会的工作层人员在香港举行“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这么一项事务性商谈,那么在商谈中大家各自拿出了五种不同的文字表述方案,在一起加以讨论,10月30号这一天,海基会代表建议能不能采取口头表述方式,而且又提出了三个口头表述方案,那么其中第八个方案,海基会的代表说这是他的底案,这个底案的内容是这样的,就是说“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讲了这样的话,当时是在比较小的范围内,由海基会的代表逐字逐句地念出,那么海协会的代表一一记录下来,那么这就是后来作为海基会表述的这么一个口头方案。
主持人:像这样的文字记录都保存下来了吗?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研究部主任马晓光:是的,虽然这个共识是一个口头方式的,但是它在两会的函电往来中都有过记载,那么海协会在11月16号,给海基会去了一封函,这个函里提出了海协的口头表述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这样两会就以这两段文字作为基础达成“九二共识”。
主持人:应该说马主任刚才给我们提供一个详实的“九二共识”产生的一个过程,那么朱主任你怎么来评价,就是说两会的“九二共识”对于发展两岸关系它会起到一种什么样的作用。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主任朱卫东:“九二共识”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和积极影响是有目共睹,也是非常巨大,我个人觉得可能有这三方面内容,那么第一点就是主要是找到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钥匙,也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虽然表述方式可以不一样,那么可以说是开启了两岸长期对抗对立的和解之门这把钥匙,我想无论是象征意义还是实质意义那都是非常大的。那么第二个方面我觉得不仅是塑造了良好的一个互动的气氛,培养了一个互信,那么在实际过程中也推动了此后的一系列的协商会谈,排除了事务性商谈主要的障碍,第三点可以说对于两岸在以后的协商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那就是说,在求大同,也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情况下,存异,也就是搁置政治分歧,采用灵活的方式是可以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办法,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主持人:应该说有了这个“九二共识”,就促成了1993年“汪辜会谈”,我们记者也特意编辑了一个短片,一起来回顾一下。
1993年4月27日到29日“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两岸第一次由有关方面授权的民间机构领导人坐在一起会谈,在海峡两岸甚至世界范围内都受到各界强烈关注。汪道涵会长和辜振甫先生,在友好的会谈氛围下,就许多问题达成共识,“汪辜会谈”取得圆满的成功,其后,两会接触进一步密切,许多有利于两岸民众的协议都是在这一段时间达成的。到了1998年10月,“汪辜会晤”又在上海举行,这次会晤标志着两岸政治对话的序幕已经拉开。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之上。
主持人:通过刚才的节目我们了解到,有了“九二共识”的基础,才产生了1993年“汪辜会谈”,当时这个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研究部主任马晓光: 是这样的,因为当时“汪辜会谈”应该说从海协成立以后,也就是从1991年的12月,和1992年初就开始酝酿,但是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还是对于一个中国原则表述问题,大家在这里搁置一段时间。那么后来这个共识达成之后呢,“汪辜会谈”迅速启动,大概也就是五个月时间,就在新加坡举行了,如果没有达成这样一种都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不讨论一个中国政治含义,没有这么一种求同存异的共识的话,汪辜两位老先生是不可能坐下来一起握手,一起谈判的。
主持人:那我们从“九二共识”看“汪辜会谈”,当时的两岸关系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你怎么样来评价”汪辜会谈”历史作用?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主任朱卫东:“汪辜会谈”我觉得可以说是两岸关系史上一件大事,可以说是从1949年之后,两岸达成的一个非常有实质意义的重大的一个协议,可以说是两岸关系上迈出可喜一大步,那么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人民的权益,促进两岸交流交往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台商赴大陆投资也出现了新的高潮,新一波“大陆热”在岛内兴起。
主持人:那除了刚才朱教授介绍,就说由于开启了两岸会谈大门,也带动民间交流交往,那么实际上两会接触也是比较频繁了?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研究部主任马晓光:对,是这样,“汪辜会谈”以后,两岸建立了制度化的对话和协商管道,那么围绕着怎么样通过这个管道推进两岸谈判的进程,去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那么海协做了一些努力,那么首先一点我们海协从1993年“汪辜会谈”以后,是忠实地、全面地落实关于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但是台湾当局它出于种种考虑,对于两岸的经济性的议题商谈,始终采取一种拖延的态度,那么大家知道,致使两岸的经济合作的内容,致使两岸的“三通”,一直拖到今天,应该说非常遗憾的,台湾当局丧失了这样一次历史机遇。那么到了1996年,两岸同胞强烈要求改善两岸关系,那么两岸关系中一些政治分歧已经不能再回避了,于是海协又受权推动两岸的政治对话。
主持人:但是后来为什么两会的商谈终止了,原因是什么?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研究部主任马晓光:这主要就是在这个时候,李登辉提出了“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他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破坏两会的商谈进程,那么去颠覆两岸的谈判基础,最终达到破坏两岸关系目的,他这个用心是非常险恶,在这种情况下,海协也不得不终止两会的谈判。
主持人: 民进党上台之后,我们注意到陈水扁对“九二共识”一直是遮遮掩掩的,一会儿说有这个“九二共识”,后来又改成什么“九二精神”等等,有一系列一种反反复复一种表述,但归根到底他是否认了“九二共识”,你认为他这种否认“九二共识”这种做法,反映出他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主任朱卫东:反映了一种拒绝谈判的心态,搞“台独”的心态,那么从他上台这两年多来对待“九二共识”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他首先歪曲为“九二精神”,那么后来变成说两岸达成“没有共识的共识”,到了去年选举中他更把“九二共识”妖魔化,说坚持“九二共识”就是出卖台湾,那就是要消灭台湾等等,所以从这个轨迹来看,我们觉得他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来凸现他自己的“台独”的理念。关键是把过去两岸在“九二共识”之间还有一些很好的,在我看来是一个中间地带,模糊空间,那么现在全部荡然无存,陈水扁可以说完全亮出这种底牌,那么这种发展下去,我想那只能是两岸关系向越来越坏的方向发展。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研究部主任马晓光:比如说我举一些例子,那么第一他说“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是中共“虚构的共识”,“虚拟的共识”,甚至说“九二共识”这个词是到2000年才出现,那这个东西是不值一驳的,因为两会的历史函电往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那么不说海协的,就从海基会的来说,那么海基会1992年11月3号它公开发表新闻稿,那么这个新闻稿后来传给了海协,明确载明了当时所谓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那么后来,海基会为纪念“汪辜会谈”出版一个公开发行文件里,这个文件叫《“汪辜会谈”始末》,在这个文件里明确记载,1992年11月两会就一个中国原则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达成共识后,始有“汪辜会谈”这个举行,那么第二陈水扁当局说双方在“九二共识”解读不同,这也是一种站不住脚的说法,因为在陈水扁上台之前,我们和过去的台湾当局之间,从来不存在有没有“九二共识”进行争议问题,那么第三他们就搬出所谓“谈判不预设前提”这种说法。任何一种谈判古今中外不可能没有基础,那么两岸谈判基础是什么,当然是一个中国原则,那么谈判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呢,当然是追求国家统一,如果是以“两国论”为基础来谈“台独”的话,我们是绝不奉陪。
主持人:透过“九二共识”达成这么一个过程,对我们今天处理两岸事务它提供一种什么样的经验。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研究部主任马晓光:应该说“九二共识”它包含对两岸关系改善发展启示意义是非常丰富的,那么应该说它是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双方建立一个起码的政治互信的基础,我们维护“九二共识”,我们没有给台湾当局提出超过1992年的任何新地东西,那么反过来,那么你作为一个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你也不应该随意的毁弃这个共识,因为你毁弃了它之后,就意味着毁弃了双方的互信,那么从哪里再建构这互信的基础呢,显然目前情况下,其它路都是行不通的。
主持人:回首十年前达成的共识,您认为对于现实当中发展两岸关系它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主任朱卫东:第一点来说,可以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是现在恢复两岸对话商谈,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舍此,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无法回避也难以回避的东西,对待“九二共识”态度可以说是检验陈水扁当局是不是想不想或者愿不愿开启两岸对话,发展两岸关系的一个试金石,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迈出实质积极的步骤的话,我想两岸关系商谈的大门自然会打开,那么第二点,我觉得从今天来看,当时“九二共识”达成是非常来之不易,体现了两岸相互妥协的成果,那么以这种智慧我想,可以说,可以解决我们将来要面对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解决办法。
主持人:时光荏苒,十年已经过去了,我们今天来回顾“九二共识”,我想它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今天谢谢二位嘉宾光临我们的演播室,谢谢。十年前达成的“九二共识”充分反应了两岸民众的共同心愿,体现了热心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有识之士的智慧和信念,它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两岸民众的心中。(编导:王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