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4日星期二播出
主持人: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了第三批台资银行到大陆设立办事处,台湾第一银行和土地银行的代表处将设在上海,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的代表处将设在北京,截止到目前为止,已有7家台资银行在大陆开设了代表处,那么这些台资银行代表处的成立对于两岸金融界的交流以及整个商贸交流与合作会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就这些话题,今天我们演播室邀请的到的是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管理司邓红国助理巡视员和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张冠华先生。
3月3日,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北京代表处揭牌仪式在北京君悦大酒店举行,信托董事长辜濂松先生主持仪式,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台湾企业界、金融界代表约300人到会表示祝贺。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北京代表处是第7家在大陆设立代表处的台湾金融机构,也是继台湾合作金库银行后,第2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台资银行。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从1966年成立至今已有36年了,目前是台湾最大的发卡银行,也被称为是台湾地区最赚钱的商业银行,是台湾金融机构中,在岛外建立分行数量最多的银行,已有60个网点。谈到台资银行迫切进入大陆市场的原因时,辜先生说。
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董事长 辜濂松:因为现在两岸的经贸互动一直在增加,台商也来了非常多,这次来的几万家台商大部分都是我们的老客户,这些(企业)在当地增加设备、增加新的技术都是要靠银行的服务,贷款那些,所以我们假如能够来这里,能够帮助它们增加它们的生产,这个可以增加(大陆)的出口,对我们是双赢的情况。
记者:对你们本身来讲,很迫切吗?
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董事长 辜濂松:也迫切,因为外商银行一直在进来,所以时间是很重要的。
台湾宏基股份有限公司10年前就进入大陆,已经在大陆建立了16个分公司,总经理王振堂先生说,热络的两岸经贸交流形势迫切需要台湾金融机构进入祖国大陆发展。
台湾宏基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振堂:因为台商原来的公司还是在台湾,跟很多台湾银行本来就有很深厚的关系,我们会觉得比较习惯,原来的关系或者额度都可以共用,可以帮助两岸之间的金融调度、筹资以及整个扩展的支持,我想有很多方便的地方。
2001年9月台湾当局迫于压力,终于批准岛内8家银行赴大陆设立办事处的申请。2002年3月 台湾彰化银行、世华银行率先获准在昆山和上海设立办事处,截至目前,已有以下7家台湾银行在大陆设立了办事处,它们分别是:
台湾银行名称 代表处设立地点 核准时间
彰化银行 昆山 2002年3月
世华银行 上海 2002年3月
合作金库银行 北京 2002年9月
华南银行 深圳 2002年9月
土地银行 上海 2002年12月
第一商业银行 上海 2002年12月
信托商业银行 北京 2002年12月
主持人:我们知道像台资银行申请到大陆来开办这种代表处也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现在终于能够有所结果,那么张先生怎么来看这一次代表处的这种成立呢?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经济室主任 张冠华:台资银行现在到大陆来设立银行办事处,而且已经有7家获得成立,这是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应该说是标志着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两岸的经贸关系从过去的相对集中于贸易和投资关系也走向一种金融的交流关系,这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来说,是一个有它的促进作用在里面,台资银行到大陆来设立办事处,应该说它有自己自身发展的因素,还有追逐市场的因素。
主持人:去年三月份台湾的彰化银行和世华银行作为第一批台资银行代表处,被允许在大陆成立的消息在岛内一发布之后,对岛内的震动非常大,特别是股市也有这样的相应反映,您还记得当时的情况吗?张先生。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经济室主任 张冠华:三月份祖国大陆批准这两家银行的消息传到岛内以后,带动了整个金融股市有了强势增长,所以说实际上它如果是开放金融服务业,到大陆来投资,利用大陆这个市场,进一步带动它岛内金融产业增长的话,对于台湾实现所谓把台北发展成为“亚太金融中心”也好,带动它的整体经济增长也好,是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长期以来,海峡两岸间的金融业务往来必须经过香港或海外第三地银行“绕道”进行,影响了业务处理的速度和资金的使用效率,由此衍生出可观的金融市场,也被外商囊括了近90%。有专家计算,仅仅由于海峡两岸不能直接通汇一项,一年就给台商客户造成5000万美元的额外转汇费用。因此建立两岸直接金融业务往来一直是两岸金融企业界的迫切愿望。作为第一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台湾合作金库银行,如今开展工作已经近半年了,首席代表洪伟先生说,该代表处成立后,积极收集两岸各项经贸往来信息,了解台商在大陆的经营情况,也与祖国大陆各金融机构建立沟通渠道,为未来申请在大陆设立分行打好坚实的基础。
台湾合作金库北京代表处 首席代表 洪伟:目前我们是不经营业务,我们进来只是为了两年后能够升格为分行。我们开始了解这里的金融制度、有关的法规,以及对金融市场的了解,我想这些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据统计,两岸去年的贸易总额已经突破400亿美元,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项目达到5万多个,项目协议资金达600多亿美元,实际投入资金为330亿美元。 洪先生说,大陆的金融市场是全世界瞩目的市场,来这里发展也是台湾金融业者本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目前岛内平均5000人就有一家金融机构的恶性竞争环境已经导致岛内银行的获利减少、品质下降。
台湾合作金库北京代表处 首席代表 洪伟: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而且是一个成长中的市场,各种金融商品在这儿我想空间都很大。在台湾我想我们的银行获利会减少,因为过度竞争、价格竞争太厉害了,你可能会降低你的要求,资产品质就会降低一点。这对银行的风险是会增加的。
主持人:岛内的一些金融学家对于岛内的经济,岛内的金融市场有些忧虑,比如说现在台湾的银行出现呆坏帐比较多,逾放比率在不断地升高,您能不能给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下,目前台湾的银行在岛内发展的基本状况是怎么样的?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经济室主任 张冠华:台湾的金融问题应该说是在当前台湾经济问题中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主要是体现在一个是股市方面比较低靡,但是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银行呆坏帐率不断升高,(2002年)6月份为止,台湾的全体银行呆坏帐比率已经达到8.28%,已经是相当高了。那么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台湾的银行家数增加过多,而岛内市场又非常狭小,一个台湾岛它的金融机构家数已经达到440多家,总的分支机构达到5800多家,将近6000家,也就是说不到5000人,就有一家金融机构在这里面,所以它的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同时还面临着一个客户不断流失的问题,随着台商比较大规模地向大陆转移,台湾很多传统的客户都跟随着到大陆来投资,它如果能进一步开拓大陆市场,利用大陆市场增加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改善它的银行体制的话,这对台湾解决金融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主持人:目前一种看法就认为现在在大陆有很多的内地银行,也有很多的外资银行,从实力上来比的话,台资银行显然和大陆银行是有一定的距离,从资历上比,外资银行可能是更胜一筹,那么台资银行要进入大陆市场显然没有明显的优势,那么为什么他们还那么热衷,为什么要对大陆市场这么感兴趣呢?邓司长您的看法?
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管理司 助理巡视员 邓红国:台资银行在这里头进来晚了,有没有自己的优势,它能做什么我们不妨从这个方面看。加入世贸组组织以后,中国取消了许多实质性的限制,开放金融市场,特别是银行业市场的步伐非常大,给下一步外资银行进来提供了非常大的商机,而台资银行相比其它外资银行来说更熟悉台商的企业,台资企业的这种融资,项目融资、贸易融资和这种结算的需求非常非常大,推动了商业银行必须要跟着这些实际投资进入大陆商场,目前看这个市场上由于市场这种格局的划分,大型的台商企业它的融资需求由这些大型的内地的大陆银行或者是外资银行来满足是没有问题的。而一些中小的台资企业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那么方便地得到这种满足。
1995年来北京发展的林彦宏先生曾经是统意油脂公司的总经理,现在他已着手开了一家自己的农贸公司,谈到未来的发展,林先生说,能否成功地融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前途。
北京林迦亿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林彦宏:中小型企业靠的都是自己裤兜里面的钱,它只要资金稍现不足,那我想最后结局就是关门。当然假如说台湾银行能够来这边以后,是不是我在台湾有房地产,我在台湾跟它低押,它这边就愿意给我钱,我不知道行不行。那假如行的话,是不是对台商来讲,他的对企业的操作性会增加,那很简单嘛,这边有市场,而且我又可以有钱,我当然就来。
主持人:其实我们还有一项调查非常有意思,就是发现很多台商对于台资银行进入大陆市场,可能比台资银行本身更为热衷,比如有一项调查就显示出,95%的台商希望台资银行能够进入大陆市场,邓先生您怎么来看这种现象?
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管理司 助理巡视员 邓红国:一些中小的台资企业,它的母机构,在台湾设立的机构,它的信誉、这种还款记录、现金流、什么样的实力,并不为在大陆的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所这么透彻地了解,这样的话,就给台资银行在未来金融这个市场做业务留下了一定的空间,我觉得这恰恰是台资银行的优势所在。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经济室主任 张冠华:刚才邓司长也谈到了,一方面就是属于大陆的内资银行对它的信誉状况,也就是资信材料不足吧,一般风险性比较大,那么不愿意做贷给它,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有一些刚刚进入大陆市场的这些台商,尤其是中小企业,他们要利用大陆投资的一些优惠政策,比如说“三免两减半”,什么类似于这些各种税收的优惠方面,所以它公布自己的帐目的时候往往是处于一种亏损状态,实际上很多企业是提前盈利了,但是如果提前盈利的话,有的优惠政策可能就会取消,那么它实际上是通过一些海外的资金渠道,把一些利润已经转移到外面去,那么因为你在帐面上你是处于亏损的状态,大陆的银行也就很难再给你提供这种担保,但是同时这些中小企业,跟岛内的银行就比较熟悉,如果岛内的银行也跟着过来的话,对它的融资、还有降低融资的成本当然是非常有帮助的。
主持人:两岸经贸交流交往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两岸的金融交流是远远滞后于两岸经贸交流,您认为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管理司 助理巡视员 邓红国:实际上是反映出台湾当局担心这种金融交流会引起台湾本土资本外逃,加速台湾向大陆资金的流动,我个人感觉是这样的。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经济室主任 张冠华:金融服务业是属于,它认为是一种岛内的核心产业,在过去“戒急用忍”时代的情况下,从1997年开始,李登辉采取“戒急用忍”政策,限制了台湾金融业进入大陆市场,也延误了台湾的金融业开拓大陆市场的时机,到了2001年,台湾当局从资金回流这个角度出发,而且着眼于海峡两岸入世以后的新的互动,在政策上做了一下放松,也就是说允许符合它提出的一些相关条件的一些岛内的银行到大陆来设立办事处,但是在设立分行或者是营利性的分支机构这方面,至今还没有开放。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现在目前大陆已有三家银行已经向台湾提出了申请,要在台湾建立分支机构,但是现在的情况好像并不是很乐观。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经济室主任 张冠华:台湾当局目前在对大陆的资金进入台湾的限制是非常严的,过去它一直是限制在,陆资占20%以下的海外企业才能进入岛内进行投资,所以在这个条例没有修改之前,大陆银行要去岛内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办事处应该说是难度很大。
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管理司 助理巡视员 邓红国:中国人民银行历来是支持两岸金融往来进一步密切的,由于两岸的经贸关系这么密切,确实也有大陆银行在台湾设立机构来为他们提供服务的这种需求。我们人民银行是非常非常支持的,我们希望有所改动,来推动这件事情的发展。
主持人 :因为两岸金融业的交流应该是一个互补双赢的结果。两岸业界人士都认为,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办事处非常重要,两岸金融往来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台商在两岸间建立起正常的资金流动机制,对于促进两岸金融合作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编导:柴玉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