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海内外中华儿女共祭轩辕黄帝陵


  主持人 李红: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陵是中华儿女共同景仰的圣地。4月5日清明节上午,来自海内外的数万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庙前,以传统的仪式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4月5日上午9时50分,公祭典礼开始,现场鸣炮三十四响。34声礼炮代表着中国大地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在乐曲《轩辕颂》声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以及海内外各界代表依次敬献了花篮和祭品,并向黄帝像鞠躬行礼。陕西省省长贾治邦恭读了祭文。

  陕西省 省长 贾治邦:伟哉中华,雄立东方。五千余年,弥刚弥强。改革开放,东方巨龙腾骧。克成盛世,神州载宁祯祥。港澳回归兮,紫荆白荷溢香。月望台澎兮,翘盼两岸同光。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名轩辕。五千年前,黄帝以他聪颖的智慧、开拓的性格和非凡的才华,率领先民创造文字,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捕鱼狩猎,建造房屋,纺纱织布,制作陶器,缝制衣服,使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以黄帝的时代为分界,结束了荒蛮混沌,进入了文明的阶段,开创了中华古国悠久的历史文明。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山水环抱。黄帝陵所在的黄陵县,南距古城西安171公里,北距革命圣地延安162公里。1961年国务院公布黄帝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古墓类第一号,素有中华第一陵之称。黄帝陵墓冢高3.6米,周长48米,用砖砌花墙护围。冢前有一石碑,上刻“桥山龙驭”四字,为明朝嘉靖年间所立。再前有一座祭亭,亭中竖一高大石碑,上书“黄帝陵”三个大字,为郭沫若先生于1958年敬题。祭亭前有祭祀广场,民间祭祀活动就在这里举行。民间祭祖都要奏乐、表演、供祭品、上香、鸣钟,最后逆时针绕陵一周,寓意时光倒流,追溯始祖足迹,缅怀祖先功绩。轩辕庙建于桥山脚下,轩辕庙与黄帝陵遥相对应。在轩辕庙的院内,树有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这两块纪念碑是全体华夏儿女雪洗百年耻辱,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见证。前来参加公祭活动的台湾同胞们纷纷在此合影留念。

  台湾同胞:我们从小在课本上,我还知道公孙轩辕。对不对,所以觉得很难得,很难得能够来到这里。

  台湾同胞:我们虽然在台湾,来参加这个祭黄陵很有意义。祭黄陵带一些照片回去,让一些台湾的同胞分享这些照片,他们也没有时间或没有机会来参观,希望明年能来这里参观、祭黄陵。

  台湾同胞 黄健雄:(祭祀)黄帝陵的这么一个活动,我觉得每一年每一年都好像办得更好。另外一个代表意义就是说,海内外更团结。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感觉。当然回来又看到陕西省各地的经济建设进步得很快,我们记得三年前来,连这些路都还不怎么好,现在是两点(小时)十五分钟,从西安就可以到这里。我今天特别给它计算了时间。所以对交通建设的贡献进步很快。

  祭祀轩辕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中华民族对轩辕黄帝的祭祀,渊远流长。早在公元前770年的春秋时期,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就已经存在。千百年来,每到清明时节,桥山之巅,沮水河畔,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都会来到黄帝陵前,祭拜中华民族的始祖。据史料记载,自从公元770年唐代宗李豫把陕西黄陵桥山轩辕庙列为国家祭典以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直到今天,世代相传,绵延不绝。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有感于推翻满清,建立共和之庆典,委派要员15人组团专程祭祀轩辕黄帝陵,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祭词:“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高潮,为了共同团结抗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委派代表于4月5日同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祭文:“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黄帝陵的公祭活动一年比一年隆重。邓小平1988年为黄帝陵题词:“炎黄子孙。”1993年4月5日清明,江泽民为黄帝陵题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1992年,李鹏为黄帝陵题词:“发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专程与祖国大陆同胞一同参加这一盛典,共抒祖国统一之宏愿,同发民族振兴之豪情,黄帝陵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马来西亚华人、中华总商会名誉董事叶嘉星先生从1990年开始,连续13年组织海外华人谒祖团到黄陵来参加公祭活动。他告诉记者,在他们的谒祖团里,有一半人都不止一次来过黄陵祭祖。

  中华总商会名誉董事 叶嘉星:我们身为海外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觉得这是很光荣的一件事情。特别是每一年我们都盼望海外、两岸的同胞,大家都能够早日完成我们祖国统一的大业。早日回归家园。这就是我来祭祖的一个最大的希望,也都是一个心愿。也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子孙,大家共同的一个最大的目标。

  古老中国一条龙,龙的祖先葬黄陵。整修黄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关注的大事。1992年8月,经国家批准,黄帝陵整修一期工程开工,并于同年10月成立黄帝陵基金会。2003年4月4日上午,黄帝陵基金会在西安举行捐资仪式,来自海内外的42个单位和5名个人共捐资2017万元。至此,黄帝陵基金会10年累计收到捐款8800多万元。黄帝陵区保护面积25平方公里,整修范围3.4平方公里。黄帝陵的总体结构包括庙前区、庙区、功德坛及神道、陵园区、县城和外围景观六个区域。按照整修黄帝陵总体规划,整修工程分两期进行,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走进黄帝陵,青山掩映,碧水泛波,古柏森森,香烟缭绕。宏阔的入口广场,古朴浑厚的轩辕桥,倒映青山的印池水,已初步展现出黄帝陵宏大、庄严的气势。据介绍,总体规划的二期工程,将以黄帝陵深刻的文化内涵为基础,保护好桥山古柏群,修建祭祀大殿和功德坛。桥山古柏群是黄帝陵独特的景观。据现有的碑记证实,早在汉唐时期,官府就指令百姓在桥山上种植松柏。据悉,黄帝陵现有古柏8.3万多棵,其中千年以上的有3万多棵,被称作是“世界柏树之父”的“黄帝手植柏”已有5000年的历史。古柏的防火工程的建成,将保证桥山翠柏青翠挺拔、根深叶茂。祭祀大院是二期工程最主要的项目。祭祀大院是今后举行公祭、民祭仪式重要的场所,它可以一次容纳5000人以上举行祭祀活动,建好的祭祀大院,将呈现出宏伟、庄严、古朴的气氛。

  黄帝陵基金会 会长 孙天义:二期工程中央和我们省委要求,必须在明年清明节以前完工。明年清明节要有一个比较大规模的祭典。因为这个祭祀广场可以容纳5000人同时祭奠。

  主持人 :古柏千丛迎赤子,心香一炷祭黄陵。在采访中,很多海外侨胞、台湾同胞告诉记者,海内外的华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华夏子孙。黄帝陵前的千丛古柏不仅根植于厚厚的黄土中,也深深地扎根在亿万华夏儿女的心中。(编导:欧阳群)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