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10日一篇署名“晓声”的文章《北大博导剽窃,叫人如何不失望》,目标直指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优秀教师王铭铭。文中指称王在1998年6月出版的《想象的异邦》中有10万字左右抄袭自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哈维兰(W.A.Haviland)的《当代人类学》汉译本,而王铭铭正是该书的主要译者。
王铭铭抄袭事件在学术界所引起的惊愕是可想的,而王铭铭事件也不过是学术腐败的冰山一角,因为随后国家科学基金委首次公布了2001年度学术腐败案件。中国学术界人士痛定思痛,“学术腐败” 生了即打,打了又生,愈生愈旺,这种“野火烧不尽”的状态根源在哪? 我们又该如何直面“学术黑洞”?揭露、批驳、填没,或是远离?
许多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学术腐败”毫无疑问与学术队伍的本身素质有关,个人道德修养与自我约束的“滑坡”是导致这一腐败的内在原因。但不容回避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在学术界蔓延的浮躁、浮夸的“大跃进”式风气亦不可逃脱“致腐”的“罪因”。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尽管学界和教育界一些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了关于中国学术发展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可能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问题的严重性,但大多数人却没有正视它。据说为了提高科研水平,目前无论何种高校晋升职称时一律强调要有论文和研究著作,如此推导,恐怕幼儿园教师在评职称时也必须提交学术论文。“现实的需要”和一批既得利益者的推动,学术腐败迅速滋长,并以其强大离心力而形成了“学术黑洞”。
痛心疾首之余,还应“刮骨疗毒”。学术腐败不独是中国“特产”,纵观国外学术界在面对类似“学术黑洞”事件时,往往道德与法律双管齐下。道德自律的培养只是端正学术态度与意识的一个方面,而真正能强有力遏制住腐败源头的,还是严厉的法律制度。以法制的重拳出击,如是方能称之为真正的“直面学术黑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