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北大山鹰社的主页,一只雪山雄鹰迎面展翅扑来。2002年8月,“山鹰”不幸“折翅”,北大登山队A组5名队员在冲顶希夏邦马西峰时遇难。还原人类亲近自然的本相,他们,是这个时代值得敬佩的一群年轻人,尽管他们的行为值得思考。
山难!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在希夏邦马峰已有的攀登者死亡名单里又增加了5个年轻的生命。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儿。登山界的这句名言不知鼓舞了多少勇敢的挑战者。于是面对逝去的灵魂,人们痛哭过,伤心欲绝过,却从未停止攀登的脚步。探索、登攀,当我们再次读解这个人类千百年来的简单梦想,我们需要思索:勇气之外,还有什么是更重要的。因为,生命可贵,而攀登还要继续,挑战还要继续。
一个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支付冒险的代价的。北大山鹰的五位学生,登山一不为挣钱,二不为表彰,三不为积累学分,他们期待在一次后天的冒险中完成对自身局限的挑战。依当今道德价值标准,这无疑被视为虚无飘渺甚至毫无意义,但它确实为另一类人所认真追求。在他们看来,如此巨大的冒险,是为了锻造一种能够与命运抗争的心理机制。古人认为“大有所失”,而他们可能恰恰认为“大有所得”。
但另一方面,对于逝者的家人而言,生命消逝的悲痛和哀伤将伴随余下的岁月。也正因此,许多人对所有冒险行为充满了质疑: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你周围所有真正爱你的人。也许这样的生命不自由,但却包涵了一份与自由同样珍贵的责任和感情。
真正的登山者,绝不是轻率对待生命的人。因为,登山的意义不在于拿生命去冒险,相反,在登山中,能尽一切降低和避免危险发生的才是优秀的登山人。
“在登山中,最让人激动的,不是登顶的瞬间,而是下山后看见第一片绿色的瞬间。”这是登山者的偈语,也是对所有充满热情的冒险家们的寄语和忠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