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道:三峡工程导流明渠进入攻坚阶段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02日 13:35)
导流明渠下游截流滑塌得以控制 戗提缓慢推进
央视国际消息(14点新闻):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下游围堰龙口距离今天上午缩减到30米,频繁的滑塌使得戗堤推进遭遇到了决战以来最大的考验。请看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最新报道。
记者现场: 各位观众,我现在是在三峡工程导流明渠下游的截流施工现场,从这看过去,对面的三峡大坝纵向围堰已经是近在眼前,但实际上现在戗堤离纵向围堰的距离还有30米,但这段恰恰是戗堤推进过程中最艰险、最困难的阶段。 今天上午,几乎每个小时就要发生一到两次的滑塌,滑塌的最大长度达到了10到15米,宽2到4米,戗堤的推进速度也由1小时1点5米骤减到1小时60厘米,此时武警官兵迅速调整抛投材料的分配比例,增加了20%的合金网石兜和30%的特大石块,并从两个方向定点高强度抛投稳固堤脚。 截止记者发稿时,滑塌的频率已经得到控制,但推进依然缓慢。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进入攻坚阶段
央视国际消息(新闻30):今天距三峡导流明渠龙口合龙只剩下5天了。从截流现场传来消息说,24小时持续不断的高强度抛投仍在继续。目前,三峡大坝上下游堤头正在进一步稳步推进当中,导流明渠截流进展基本顺利。截止记者发稿时,上下游配合默契,分别形成58米宽和40.5米宽的龙口。
目前,上下围堰高强度抛投工作仍在继续进行,截流进展稳步向前推进,由于龙口不断缩小,落差大,水流速度加快,导流明渠截流的难度开始加大。围堰戗堤的推进工作开始变慢,上下有围堰出现了好几次坍塌和滑塌 ,经过工作人员的努力,采用特大石头和钢筋混凝土连续不断的高强度抛投,坍塌堤头已经稳住。目前上游围堰龙口为53米,下游围堰龙口宽度为30米。滑塌的频率降低,但进展依然缓慢。详细请看视频。
相关链接:三峡工程总投资将比原计划减少200亿元
新华社消息: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李永安近日表示,按目前的工程进展和物价、利息趋势预测,若国家不发生大的政策调整,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波动,预计三峡工程总投资不会超过1800亿元人民币,比原来预计的少花200亿元人民币。 另据有关专家介绍,三峡工程平均造价为每千瓦1200美元,只相当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型水电站平均造价的一半。
相关链接:三峡明渠截流展开立体化高强度攻坚战
新华社三峡工地11月1日电:今天距三峡导流明渠龙口合龙只剩6天。从人造地球卫星到江底探测仪,从巨石林立的石料场到车水马龙的围堰堤头,一场全方位、立体化、高强度的攻坚战,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地展开。
今天截至18时止,上游龙口宽度缩至75.1米,下游龙口宽度缩至41.8米。
葛州坝集团三峡指挥部总工程师王仲钢说,从今天开始,施工开始进入困难期,目前江水流速达每秒4.57米,水位落差达1.39米,大坝上的导流底孔分流来水量的75.24%。今天14时,上游围堰开始抛投20吨重的四面体和特大石块串。随着龙口宽度的缩小,流速还将增加,明天可能需抛投四面体串等截流的“重型武器”。
10月30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正式宣布将于11月6日明渠截流合龙,昨天各参建单位开始高强度进占。昨天17时,导流明渠禁航。两个小时后,水文监测船利用“风云二号”卫星在龙口定位抛锚,随即展开工作。长50米的指挥船就屹立在龙口上游190米处,长12米的无人监测艇则定位在龙口中央汹涌的江水中。无人监测艇上配有高性能的监测仪,通过无线通信将信息传至指挥船,仅5分钟就可获取一组数据。
记者在围堰施工现场看到,大型自卸车来往穿梭不息,将特大石块投向江底。整个工地紧张有序。
责编: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