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两会前瞻]转变观念 协调发展
——[CCTV.com两会前瞻]系列报道之科学发展观篇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01日 09:59)

  CCTV.com综合消息: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马路越修越宽,广场越修越大,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证明这个城市的确是发展了,大气了;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中,GDP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数值越来越高;上马的项目越来越多,“亮丽工程”、“形象工程”、“夜景工程”等名词不迳而“红”,似乎这样就能够证明这些地方在发展了,繁荣了……

  但一些有识之士指出,这正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典型特征,是国家发展面临“长短腿”问题的重要特征,而众所周知,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长短腿”总是走不快的。必须坚持协调、健康的科学发展观并将其落到实处,这既是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也是今年“两会”上的新亮点。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发展观

  在2003年底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对2004年经济发展目标提出的要求是“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其中“协调”二字的出现是与以往不同的最醒目变化,是针对发展中的“长短腿”之症所开的药方,也是政府应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决策与工作的最实际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春伊始,中央就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

  在这次研究班的结业式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指出,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对于我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


  破旧立新 理性看待干部政绩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的结业式上强调。而与发展观紧密相连的还有领导干部们的政绩观,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干部对于“发展”问题存在很大的误区,将“发展”片面理解为“增长”,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追求GDP。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以GDP为主的“政绩”成为考核领导干部的惟一标准。于是,为达到GDP增长的简单目的,浮夸之风渐起:不切实际地虚报GDP;不顾财力搞基建、上马项目;目光短浅,牺牲群众长远利益搞开发……;这与科学发展观中强调的“以人为本、协调、健康”是背道而驰的,长此以往,不仅不能发展,还将在群众中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引发社会问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喜的是,科学发展观已逐步在指导各级政府工作中发挥作用了。最显著的即为本届政府确立今年的GDP调控目标为约7%,与去年相比减少了约2%,根据十六大确立的发展目标,我国若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2002年以后的GDP增速必须保持在平均7.3%以上。而鉴于前两年连续8%以上的增幅及出现的上述隐忧和社会事业亟须投入的现状,7%的调控目标则成为2004年的一种务实最佳选择。

  日前,深圳市政府宣布要推迟到2010年才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要推迟呢?因为深圳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指标要开始调整。除了GDP之外,他们还提出了关于社会保障覆盖率,关于就业率,关于社会治安案件的破案率,也关于包括城市规划当中规划到位的实现情况,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等,这些指标的确定意味着不仅仅是组织部门在考核深圳官员,也有老百姓在考核;深圳的发展不仅仅是GDP的增长,还有社会就业等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指标。浙江湖州市最近也把社会跟经济协调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差距的缩小,以及环境保护等纳入到其对干部的政绩评价指标中。这些都是令人欣喜的变化,是科学发展观由理论到实践的表征。


  求解发展 经济社会协调迈进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3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用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常说的话来概括,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拉美陷阱”就是前车之鉴:2002年,巴西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82%,但贫困人口却占到国民人口总数的34%。一边是现代化,一边却产生了那么多穷人;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这就是人们常提到的“拉美陷阱”。

  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也明确提出了“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五个统筹就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如何才能在实践中避开“拉美陷阱”,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关键还要从当前最为突出的主要矛盾入手。

  第一,从根本上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扩大对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改变目前政府投资偏重于经济建设而对社会事业偏少的格局。积极向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倾斜,向生态环境保护倾斜。


  第二,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缩短地区之间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应该成为今后社会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的核心。

  第三,建立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的制度设置。而其中最为有效的操作平台,是建立公正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的制度,制定提高普通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群体的竞争能力和技能教育的培训政策。

  第四,全面构建现代化的社会管理体系,积极构建“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所谓“预警系统”就是在没有“起火”之前,通过一系列指标的监测,发出警示,不必等到亡羊才补牢。

  第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减轻就业压力,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和采取适当的政策支持。

  只要我们真正提高认识,充分注意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意义,经过努力,我国的经济社会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编后:人类的发展过程往往都是从经济开始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兼顾到社会各个方面,最后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才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终极体现。虽然我国目前在经济发展速度上领先于世界,但在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种种矛盾和问题,比如社会的保障体系不够、社会的公共卫生体系不够、社会事业单位改革体制不够、科学的创新能力不够、地区发展的不协调和不平衡、城乡差别的存在、以及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等。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它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个总体的战略性的发展观。

责编:刘棣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