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连线] 潘云鹤:探索中国教育改革之路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09日 21:01)


  CCTV.com消息(本网记者 兰华报道)3月9日下午16:30,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应邀做客央视国际“网评天下·两会连线”,与广大网友就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开场白

  【人大代表 潘云鹤】:大家好!很高兴来到这里,讨论一些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我这次参加人大已经是第七次了,但是很有感触,尤其是温总理的报告令人耳目一新,相信大家一定有同感,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有关基础教育

  【漫游世界】:减负是减去学生不必要的精神负担,而不是要求学生放弃求学进取的信心。请问您怎么看?

  【人大代表 潘云鹤】:给学生减负,我想不是讲让学生学得少,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其结果是希望学生能够学得更多更活,这是减负的本意。因此,如果是正确的执行,这些事情不会害了学生。我们在大学里面遇到很多学生,他的高考的成绩不错,因为能进浙江大学的都是很高水平的,但是有一部分学生的知识面太窄,他仅仅理解教师上课讲的那些东西,把那些东西搞得很熟练,这样的学生,实际上在工作的时候,竞争能力反而下降,影响他的创造性。所以我想,正确的理解减负,就是要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学习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本领,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上海的叶子】:潘校长:我非常想知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怎样了?能不能给我们说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人大代表 潘云鹤】:基础教育的情况我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我大体知道主要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上。前一段时间我被邀请给中学教授发表了一通讲话,是以院士的身份对中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一些意见,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不够活跃,使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起来。举一个例子,比如像语文教育,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语文教育和考试主要是考你的作文能力,主要要提高你对文学的兴趣,有了兴趣以后,你的文学水平提高起来就非常主动。但是现在语法的东西学得太多,也考得太多,语文教育要如何进行,我认为要很好地进行改进。还有外语教育也是这样的毛病,语法学的太多,能应用的能力太少。再一个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小学入学的年纪我认为可以进行改革,我本身就是五岁上学的,所以我认为不必强求到七岁上学,如果有的小孩愿意五岁六岁上学如果不是强迫的,也可以提早一点上学,我觉得这一点也能对中国的基础教育起到很好的作用。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要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康之海】:潘校长好。农村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在好多贫困地区得不到落实。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人大代表 潘云鹤】:九年义务教育需要非常重视,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对这个问题加以了强调,这个问题在前一阶段完成的还是比较好的,后来在税制改革中间有不少地区经费发生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有所减少。现在国家已经规定,农村的义务教育主要经费应该由县来负担,我想这个规定下了以后,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教师的工资,对教育的投入一定会大大增大,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雨丝41】:基础教育要收费,上大学也要收费,老百姓上个学,现在真是太难了,何况上完大学也找不到工作,现在很多老百姓不让孩子上学。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人大代表 潘云鹤】:义务教育不应该收费,这是我们国家的规定,非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收费,这也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规定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可以看成是一种人力投资,在学完以后,可以获得经济上的回报。比如说拿我们国家的就业情况而言,现在大概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就业时候的平均薪资之比是1:2:4:8,从这就可以看到教育是一种投资。因此,根据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规模和负担能力,应该区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这是正确的。对于经济实在非常困难的学生,据我所知国家已经开通了银行教育贷款这一条路,来日考进浙江大学的学生,只要他经济困难都可以获得银行的教育贷款。因此,浙江大学录取的学生不会因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

  【漫游世界】:请问潘校长,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于基础教育发展提出哪些相关议案,我们国家加快基础教育发展将要采取哪些必要措施?

  【人大代表 潘云鹤】:我认为非常正确,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刚刚已经回答了这方面的问题。另外,我还想补充一点,浙江大学正在进行一些比较重要的体制改革,比如说浙江大学的医学院正在尝试从全校各个本科专业中间培养医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也就是说前四年学的是非医专业,然后通过再四年的培养,培养MD(MD有时候被翻译成临床医学博士),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有非常广阔的学科的视野,这种培养方法也是过去惯用的方法。另外教师群体的素质大概是一个高水平大学最重要的因素,浙江大学在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中,今后的重点是要提高教师群体的素质,包括从海内外引进高水平的教师,提高本校教师的水平,淘汰无法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

  【孤帆远航】:增加义务教育的时间对大学教育有何影响?

  【人大代表 潘云鹤】:国家如果财力允许的话,义务教育的时间延长一定是有好处的,这就可以使得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当然对大学教育也有好处,因为中国现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高中的毛入学率还不够高。

  【哲学黑洞1】:潘校长:我国的基础教育应该怎样改革,才能解决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高分低能等问题呢?

  【人大代表 潘云鹤】:关键是要改变现在注重应试教育这样的一种情况,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要鼓励他们提出问题,鼓励他们采用批判式的学习方法。现在,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学生在网上学习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渠道,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的方法,鼓励学生自己从网上去搜索,这种方式在一些文科、社会科学的学习中特别有效。

  有关中国高等教育

  【木铎金声】:潘校长,作为中国几大名校之一的掌门人,您觉得中国的高等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人大代表 潘云鹤】:有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个是要继续大众化,也就是要继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我们中国的高等教育现在已经发展到毛入学率17%,比三年前比扩大了很多,但是我们看世界上一些中等国家,毛入学率都是在30%以上,因此我认为中国要进入小康,我国的毛入学率必须要达到30%以上。第二个问题,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终归要办一批世界上的高水平大学,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这个国家很难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反过来也对,一个世界一流的国家,一定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所以中国要办一批高水平大学。在这批高水平大学中间,高水平的成果和高水平人才这两个问题是中国目前高等教育要解决的两个很大的问题。

  【语言乌托邦】:潘校长,很高兴能在这里和您对话!呵呵,大学四年还捞不到一个跟您交流的机会呢。请问校长,我们浙大这些年的飞速发展中,有哪些经验应该可以推广到全国和全世界的,又有哪些深刻的教训呢?:)?

  【人大代表 潘云鹤】:浙大这几年能够迅速的发展,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抓住了一个良好的机遇,这个机遇包括这样一些条件。第一个,进行了四个学校的合并,使得五十年以前分开的学校重新回到一起来了,这就大大壮大了浙江大学学科的整体实力。当初在合并的初期,很多人非常担忧,合并会带来混乱、带来稀释,我们实际上第一进行了实质性的合并,也就是原来的体系打碎了重新组合,第二个瞄准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模式进行了大力的改革,现在看来,合并取得和很好的效果。第二个重要的机遇是,中国政府要建设一批世界高水平的一流型大学,在这个机遇中,浙江大学获得了一笔额外的投资,同时,也建设了一个新的校区,这个额外的投资和新的校区,使得我们能有一个空间来建设一批强大的学科。第三个重要机遇是浙江省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而浙江大学和浙江省的各个地区进行了紧密的合作,既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从中吸收了营养,壮大了自己。所以,我们总结了一个模式,浙江大学的发展要高水平、强辐射。

  【湖北封印】:请问潘云鹤校长:您作为中国一流大学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以及改革者,那么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急需面对的问题,特别是扩招之后,大学生数量激增,学生的品质也良莠不齐,出现了许多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僧多粥少。你觉得这都是扩招造成的吗?另外,大学生群体中有着为数众多的专科学生,面对社会就业岗位,他们应该把自己定位在哪一层次呢?

  【人大代表 潘云鹤】:我认为,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间,就业的变化是必然要碰到的,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将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必须要越来越广泛,比如像过去的大学毕业生一般都进入高层次的工作岗位,随着大学教育普及化以后一定要进入普通的工作岗位。我认为现在要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有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才能把这个问题处理好。第一个方面,学校要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调整专业结构就是要把专业改造成社会上更加需要的那些专业的种类,提高质量要使得学生能够有广泛就业的能力。第二个,社会上要鼓励创业,尤其要鼓励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从而吸纳更多的就业的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这里面,浙江大学现在正在逐步的推行一个"蒲公英计划",就是让我们的研究生和社会上的奖学金结合在一起,使得研究生能够毕业以后有一笔经费的支持,能够进入到社会上进行创业,现在这个计划正在起动,当然经费还不动,但是像娃哈哈这样的集团已经开始对这个项目进行投资。我觉得这是有一种非常希望的计划。再一个,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大专毕业生要调整自己就业的心态,大众化以后,大学生多了,就业的范围只能是越来越广泛。

  【东方红之】:校长下午好!请问如何解决当前人才供求矛盾?有何长远措施?现在一方面大学学历者比比皆是,满天下找不着好工作,另一方面一线的技术人才极度缺乏。尤其是中国近九亿农民无力培养其子女去受高等教育,也就无法提高所说的素质了。他们的出路在那里?

  【人大代表 潘云鹤】:我刚刚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实际上要靠两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大学的专业结构要进行调整,大学要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我认为这方面应该打破一些常规。比如说,很多银行来跟我们谈,他们需要的人才并不是完全搞金融的,他们希望能够要一些既懂得理工又懂得金融的人才,比如前三年是学化工的,后三年是学金融的,这样的人才对银行向化工行业进行贷款有非常高的判断能力,而我们过去的专业金融和化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两个专业,这就是指专业结构要进行调整,认知要进行创新,现在教育部已经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结构的控制,已经给予了高水平大学一些自动调节专业结构的空间,浙江大学现在正在积极向这一方面进行调整。

  【木铎金声】:潘校长,您对文科高等教育或者社科高等教育怎么看,您又是怎样平衡浙大的文理工关系的呢?在很多学校,文科尤其是冷门学科都不过是点缀!

  【人大代表 潘云鹤】:文科、社会科学有冷有热,比如说经济管理、法律现在很热,历史和哲学冷一点,这和中国的经济、社会变革有很大的关系,从长期的发展来看,纵然一段时期有的学科热有的学科冷,这种现象不足为奇。文科教育现在的一个热点是创新性不够,文学教育大量培养的学生是文艺批评,而不是文艺创造。这种情况我认为有一点比喻,好象体育界的裁判员都是运动员,这种情况就不正常。因此我认为,文科专业的结构应该加以调整,培养更多搞人文创造性的人才。文科和理工科需要交叉,譬如说,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学一点理工科知识,否则,无法搞好新闻工作。理工科的学生要学人文知识,否则成为不了学科的带头人。简而言之,理工科研究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和人的关系。一个高层次的科学家,无法脱离人和人的关系,因此,如果想成为领导者,必须人文科学和理工科学俱佳。

  【网络主持人】:那么关于高等教育,人大代表们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人大代表 潘云鹤】:第一个是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学生的就业问题,另外一个是,关于如何办好高水平大学,培养我们国家所需要的杰出的人才问题。

  【漫游世界】:替高考学生问一个问题,请问浙江大学的学科尖端是什么?

  【人大代表 潘云鹤】:浙江大学有二十几个国家重点学科,有十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这些都是浙江大学的尖端,具体的可以在浙江大学的网上查到。

  【生姜】:我国教育改革成产业化,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名牌大学也是垄断行业,是不是意味着还能涨价?

  【人大代表 潘云鹤】:国家重点大学的学费是国家严格控制的,不可能轻易涨价!:)

  【上海的叶子】:潘校长,您觉能否预测一下未来几年的热门专业领域是哪些?:P

  【人大代表 潘云鹤】:信息科学,包括计算机科学、通讯、电子工程,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法学,有关先进制造的科学与工程,数字媒体,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工业设计,关于健康的科学与工程。

  【qwei68】:潘校长您好:现在的职业培训可否利用网络来进行基础部分的教学呢?

  【人大代表 潘云鹤】:我认为完全可以。实际上浙江大学有一个远程教育学院,他们正在承担各种各样的培训任务。比如说,电子商务的技术培训、干部的培训等等。浙江大学校内的学生也有一部分用网络来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把很多课件放在网上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这将成为浙江大学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

  【木铎金声】:潘校长,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浙大学生的特点,您觉得应该怎么说?

  【人大代表 潘云鹤】:求是、创新。

  【上海的叶子】:潘校长:我还想知道,浙大能保证每一个考上浙大的学生不会因为学费的问题不来报到吗?:)

  【人大代表 潘云鹤】:每一个考上浙大的学生,如果家庭经济困难,都可以获得银行贷款,而且,迄今为止,这些贷款都被我们的学生归还了。

  【人大代表 潘云鹤】:在高水平大学当一名教授,应该懂外语,否则如何和世界、学术界进行交流?在外语考试中作弊的现象,应该予以坚决制止,当然外语考试要区别不同年纪的人。浙江大学在这个方面有不同的标准。

  结束语:

  【人大代表 潘云鹤】:今天和大家讨论得非常愉快,各位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深度,也正是我们教育界当今的热点问题,谢谢大家!大家要知道更多关于浙江大学的情况,可以看我们的网站(http://www.zju.edu.cn/)。

  ■ 进入央视国际“两会”专题

责编:阿刚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