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群众眼中的周国知——他做的都是实事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1日 17:00)

  新华社武汉10月11日电 杨柳沱村村委会主任熊昌余是我们在椿木营乡采访的第一个村民。车子沿公路走了十几分钟就停在了路边,带我们的乡干部说,前面进村的路只能步行。他说,不远。谁知,这“不远”,足足让我们走了近一个小时。顶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我们走进熊昌余的家。他讲述了周国知在修桥和“消茅”中的两个故事。作为亲历者,他的记忆栩栩如生——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我们村对面是锣鼓圈村,两村之间隔着条酉水河。原来的桥是三根杉树,连接南北两岸。它不仅是数百村民南来北往之地,更是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自1976年摔死一位老人后,群众连年要求修桥,可都没有结果。

  1988年周国知担任了后坝乡乡长,从县里争取到5000元资金,然后发动老百姓投劳修桥。修桥的水泥,要从后坝乡背到山下,要经过上千米的一个悬崖峭壁,路很难走。(两位同行的摄像记者亲自见证了这条陡峭的山路,他们冒雨下到河边实地拍摄,上来时爬了差不多两小时。他们后来说,爬得简直快绝望了。)群众都是将一袋100斤重的水泥分成两次背。但周国知觉得一分袋就会散落浪费,就背一整袋。后来,群众也都背整袋了。

  光有水泥不行,还得要沙子。周国知自己亲自下河淘沙。那会儿刚过春节,河水冷得浸骨头!群众都受不了,七八个村民淘了一天沙,还不到一方。这时,周国知又卷起裤腿下水,用脚踩住撮箕,再用锄头将沙石勾进来,然后用筛子分离沙石取沙。结果他带着4个村干部、加两个农民,一天干下来淘了两三方沙。把我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群众都跟着他干,一连10天。当时有人带信来说他家妻子生病,小孩没人带,他都没回去。

  桥通以后,村民们放了两三天的鞭炮。

  周国知做的都是点点滴滴的实事,为群众不惜力。我们杨柳沱村254人,68户,28家为茅房户。我们村山大人稀,很偏远。但周国知为消灭茅房户,差不多走遍了我们村家家户户,调查核实,不管有多远。去年4月左右,他和我一起上4组去核查。周国知早上6点从乡里出来,跟我会合,我们一起一家一家看。走到离最后一户袁玉双家1里来路时,周国知“胃疼”得走不动了。他对我说,你先上去打个招呼,我靠着歇会儿就去。我去袁家等了半个多小时还不见他上来,就和袁玉双一起回去接他。他还在那靠着,脸色苍白,非常痛苦。我们说背他上去,他只让扶着他,牵着手到了袁家。他连拍照的力气都没有了,就教我拍照,他自己做记录。当时袁玉双家饭做好了,周国知只喝了半碗荷渣(黄豆磨成浆,加上水和菜叶)。等我们连夜赶回乡里,已经半夜12点多了。一进屋他就倒在床上,也让我快去睡觉。第二天一早,我起床去看他,他已经不在了,去县里开“消茅”会了。

  在熊昌余看来,周国知是最好的干部,他一直十分怀念他。周国知逝世两个多月时,他用当地流行的《采莲歌调》编写了一首唱颂周国知的歌《一腔热血洒净土》,教会了很多村民,过春节时吹吹打打到街上去唱。他说:“我们都是自发的。”(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杨希伟)

  ※ 进入专题:“为民模范”周国知

责编:唐峰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