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经典中国:“海藏咽喉”今胜昔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13日 15:52)

  新华社西宁2月13日电(新华社记者马勇) 1936年冬,在甘肃古浪的战斗中,红军西路军第九军军长孙玉清不幸受伤被俘,5个月后这位当时红军最年轻的军长被反动军阀马步芳杀害于西宁,时年28岁。

  英雄的鲜血没有白流,长眠于凤凰山脚下的孙玉清和他的510多位战友的忠魂,见证了西宁从一个破败的小镇走向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历程……

  从大杂院到国际村

  假山、绿地、喷水池、健身设施,一条整洁的石径引导着记者来到了今年56岁的马太明家。

  明亮的落地窗、宽敞的皮沙发、有线背投电视、天然气管网灶台、电话以及墙角散发着水汽的盆景。眼前这些都显示着主人生活的舒适和情趣的雅致。

  马太明告诉记者,这个叫南庄子的地方以前是个煤场,居民们住的都是集中连片的大杂院。大热天旱厕臭气熏天,从井里打出来的水经过沉淀后会留下白白的碱印,地板上总有黑黑的脚印。说到如今三口人158平方米的新居,马太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称之为“一步到位”。作为青海收藏家协会的理事,家里除了起居厨卫,还有满足他志趣的书房和收藏室。

  马太明所居住的小区叫国际村,小区环境和住房质量可与沿海大城市比肩。

  “西宁刚解放时,城墙围着的城区仅有3平方公里,围城走一圈不过1个多小时。城外杂草丛生,城内没有一条柏油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当时马步芳的湟中实业公司所在地湟中大厦只有三层楼,却是西宁最高的建筑。”85岁的马明义老人是当年孙玉清军长的军部通信员,他向记者回忆了当年的西宁。

  而今天,“青海城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素有“海藏咽喉”之称的西宁,如今不再闭塞边远,它依靠自身重要的地理位置,不断加快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步伐。以西宁为起点的青海湖、三江源、唐蕃古道、宗教朝圣、世界屋脊和青藏铁路旅游,正向人们展示着这座城市的魅力。

  仅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宁就有近40亿元资金投入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市区有四通八达的路网、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宽阔的城市广场。城市建成区面积从3平方公里拓展到75平方公里,人均居住面积从1996年的6平方米上升到2004年的18.2平方米。

  从八大作坊到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汉武帝元狩二年,汉将霍去病设西平亭,至北宋崇宁三年改为西宁州,西宁之称始见于史。

  作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接合部、汉藏文化的接合部和农区与牧区的接合部,西宁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然而解放前,西宁没能依靠自身重要的地理位置,在经济上有所施展。

  据文史资料反映,解放前的西宁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工业。所谓马步芳的“八大工厂”,如玻璃厂、洗毛厂、三酸厂、纺织厂、火柴厂、皮革厂和机器厂等,实际上只是一些手工作坊,设备极其简陋,仅能承担简单的军械维修,生产少量的军刀、军锅、白宽布等军需品。

  西宁1949年解放时只有10余家工业企业,生产工业品不过10多种,全部固定资产200多万元,职工不足1000人。

  而今天西宁工业经济的发展却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2001年4月,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西宁的工业经济发展掀开了历史性的一页,青海省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西宁市东南部破土动工了。在没有一户工业企业、没有一分钱工业产值、没有一寸工业用地、甚至没有一个产业工人的条件下,这个新兴的工业基地走出了坚实的发展步伐。

  中加合资青海明诺胶囊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开发区,如今产能达到30亿粒硬胶囊,占到国内市场的十分之一;青海与台湾合资的青海明杏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开发区建成,6亿颗软胶囊的年产量,使其成为西北最大的软胶囊企业;亚洲最大的量具企业中德合资青海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开发区,量具产品如今占到了亚洲市场的一半……到2004年底,共有160家企业和项目进入开发区。在开发区这个龙头的带动下,2004年西宁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2.88亿元。

责编:于冰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