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正文

“贴心民政”———追记椿木营乡民政办主任周国知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09日 23:31)

  湖北日报通讯员宋文 特约记者谭也平 记者黎海滨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严冬时节,宣恩县椿木营乡勾腰坝村火烧棚。

  一位八旬老人在一个男孩的搀扶下,迎着刺骨寒风,艰难地走向一座孤零零的新坟。

  新坟里埋葬的是男孩的父亲、老人的儿子———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政办主任周国知。

  2003年10月3日,周国知的家人按照他的意愿,将他埋在了视野开阔的高坡上。周国知说过:“在世不能看到茅草房户全都搬进新居,是我最大的遗憾,死后能在高处看到他们住得暖和,我也能含笑九泉了。”周国知出殡那天下着细雨,似乎天公也在为人间失去这样一位好干部而默默流泪。亲友撕心裂肺的哭叫,群众的抽泣,和着大山的松涛,久久回荡在火烧棚。有的村民为送他一程,走了一整天山路才赶到。数百人簇拥着他的灵柩,所经之处,人们早在即将收获的玉米地里砍出一条5米宽的通道,一直延伸到他的墓穴……

  “解放50多年了,还有那么多农民住茅草房,我心不安哪!”

  周国知1961年10月出生,1983年1月退伍后被聘为国家干部,先后任原后坝乡人武部长、乡长、椿木营区计生办主任等职,1999年开始任椿木营乡民政办主任,被群众称为“贴心民政”。

  2003年4月消灭茅草房的“消茅”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周国知比以前更忙了。“都解放50多年了,还有那么多农民住茅草房,我心不安哪!”他来回奔走在全乡127户茅草房户之间,拍照片,作记录。5月8日清早,周国知又来到勾腰坝村。与平时不同的是,他每走一段路总要找个地方坐一会儿,实在走不动了,就从包里掏出些治肝炎的药塞进嘴里。他歇息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200米、100米、50米……最后一次站起来后,他只走了十几米就捂着自己的肝部倒了下去。直到3个多小时后,一个过路的村民才发现了他。大伙赶来,拿出家里最好的被子,找来梯子做成担架,将他抬到几公里外的工作队。其实,周国知也时常埋怨自己,骂自己的身体不争气。但每次身体不舒服时,他总是暗暗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以免影响按期完成茅草房户的资料整理,拖全县甚至是全州“消茅”工作的后腿。醒来后,周国知说:“再过几天就要上报资料,我不能因工作没做完,让茅草房户失去这次‘消茅’的机会。”他坚强地站起来,却又重重地摔了下去。

  “我最怕看到农民在我面前流泪。看到他们笑了,那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做高寒山区的民政工作,需要的是爱心、事业心、责任心。周国知为自己制定了工作原则: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要有我的身影。“我是最基层的民政干部,我不关心他们,那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关怀又怎能体现出来?”

  工作中,周国知把群众当成父母、当成兄弟姐妹。2003年6月9日,周国知连走路都困难了,可他还坚持要完成最后20多户“消茅”对象的建档工作后再去治疗。最后,乡领导强行将他送到县人民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同事和妻子含泪隐瞒了他的病情。乡领导到医院看他,他就哀求:你们让我回去吧,等我把茅草房户的资料弄完了,再到县里接受治疗。

  “住院期间,他多次缠着我让他回去,说乡民政办就他一人,好多事没做,放心不下。”周国知住院期间的主治医生陈仕先回忆说。住院一个月后,周国知“自我感觉十分好”,回到椿木营。乡里让他做一些移交工作,他不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十分不满:“何必小题大做,我不过住了几天医院。”

  8月14日,周国知因病重再次被送到县医院。此时人们才告诉他病情。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派人找来了他的“消茅”联系对象胡白椿。

  病榻上的周国知伸出骨瘦如柴的双手,紧紧地握住泣不成声的胡白椿:“白椿兄弟啊,我最多也就能活三五天了,这个时候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呀。今天把你喊来,也算是了我临死前的心愿。你要向我保证,在省里检查前住进新屋。”“我一定做到,一定做到。周主任啊,只是我这辈子不晓得怎么报答你啊!”“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谈不上什么报答。我最怕看到农民群众在我面前流泪了,只要看到他们能在我的帮助下露出笑脸,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和报答!”

  “我少吃一回肉算什么?如果我吃肉,老百姓连饭都没得吃,我能吃得下去吗?”

  “我是农民的孩子,农民是我的衣食父母、兄弟姐妹。愧对他们,就是愧对我自己,愧对我那80多岁的老父亲,愧对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周国知用行动诠释着他爱民之情。2002年腊月,妻子汪碧秀想到丈夫很长时间没回家了,就带着一块腊肉去看他。她老远就认出了丈夫,快步赶上去。此时,周国知刚和施家坪村2组贫困户王召毕谈完话。看到妻子背着腊肉来了,他叫住王召毕:“老王,就要过年了,我知道你家没肉,这块肉拿去过年吧!”王召毕不肯要,推让了好一阵,才流着泪背着那块肉回去了。事发突然,妻子当然有些不愿意:“乡里没肉过年的不止他一户,你管得过来?”“碧秀啊,我少吃一回肉算什么?你想想看,如果我吃肉,老百姓连饭都没得吃,我能吃得下去吗?对困难户,多帮一家,心里就多一份安慰……”

  周国知不仅把腊肉送人,就连自家退耕还林兑现的粮食也送给了困难户。

  他死后,许多“秘密”渐渐揭开。后坝村2组胡孟军说,周国知看他家庄稼长得不好,曾给过他100元钱买肥料;粟谷村一对夫妇说,他们家生活困难,在乡里做完计划生育手术后,周国知曾把他们接到家里照顾。

  “多走几步路,多省一点钱,就能为救助对象多办点实事。”

  周国知家的房子,是个比标准土家吊脚楼要简易得多的“小吊脚楼”。他死后设灵堂的屋子,半边是用塑料纸挡着的,没装木板。装了木板的墙壁,有的新,有的旧。当地一位村民说:“周主任负责120多户‘消茅’,如果他有私心,只要从每户接受救助的人家里抽出一两块板子,就可把房子装得很漂亮!”

  他父亲是位老退伍军人。然而,他在任民政办主任期间,没有多给过父亲一分钱照顾。为了给福利院买质量好且便宜的煤,他乘车连夜到建始去运;为节省车费,他凭着两条腿走遍了椿木营的山山寨寨;偶尔搭一次车,还要跟司机讨价还价……谈及这些时,周国知说:“我手里的每分钱都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自己多走几步路,多省一点钱,就能为救助对象多办点实事。”

  寒冬的火烧棚,大雪铺天盖地。小吊脚楼上,周国知9岁的儿子扶着80多岁的爷爷,迎着寒风久久凝望着不远处的那座新坟。突然小男孩对老人说:爷爷,我觉得我爸爸还没有死!是的,周国知活在人们心里。

  2003年12月24日,省民政厅作出在全省民政系统开展向周国知同志学习的决定。12月25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州委书记汤涛、州长周先旺要求全州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学习周国知同志先进事迹,切实改进作风,当好为民造福、为民解难的贴心人,为建设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自治州而努力奋斗。

责编:刘科研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