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正文

鄂西大山为他悲歌
-------——记湖北省宣恩县模范民政助理周国知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0日 00:27)

  祝小惠 向胜全 谭生泽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周国知是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政助理(民政办主任),长期艰苦努力工作,积劳成疾。在 生命的最后170天中,他强忍疼痛,以患绝症之躯走遍散落于崇山峻岭之中的村落, 为112户贫困户居住的茅草房拍照造册,建造新居;鞠躬尽瘁,以身殉职。他清正廉洁,被 当地群众称为特别能奉献的民政助理,被民政职工誉为楷模。

  周国知出生于1961年10月,高中文化,土家族,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11月入伍,1983年1月退伍。1984年9月被招聘为国家干部,于1991年至1992年,2001年至2003年两度任民政助理,2003年Q月27日病逝。

  ——摘自周国知追悼会悼词

  生命的最后170天

  今年4月.周国知去县民政局开会,听到一个他盼望已久的消息:在3月召开的全州人民代表大会上州长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把“消茅”(帮助居住在茅屋、岩洞中的农村特困群众盖新房,住进新居)列为当年办的实事,政府要求民政局牵头,作为重点工作,确保12月1日建州20年之前完成任务。

  周国知回乡里汇报后,便准备根据要求,下村摸底,对“消茅户”的住房逐户拍照登记建卡;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可周国知却感到全身无力,肝部经常像被撕扯般疼痛,疼得浑身上下冒虚汗,拳头顶在肝部放不下来。领导和同志们关切地询问:“你该不是有什么病吧?快抓紧时间去县里、州里看看吧!”周同知回答:“我这胃

  病是老毛病了,不要紧。‘消茅’是特固户的好机遇,必须抓紧,现在没时间去看病。”

  椿木营乡海拔1680米,山连山,山叠山,秀拔峻丽,连绵不断。去年,有人在山大人稀、原始山林状态尚存之处看到过华南虎,县里在征集虎之毛发、照片,村子散落在山谷、山腰、山顶难得的小块平地上,民谣形容:“望得到屋,走得哭。”而贫田户居住的茅棚、岩洞,又大多在山势险峻,山路难行的地方。这里年刚县——百三四十天,春夏之际,大雨小雨、云雾笼罩的口子占一多半,攀爬陡峭山岭,不仅艰苦,而且可能发生危险。周国知对此完全不以为然,心里只想一户不落,按时完成上报工作。接替他的现任民政助理魏光荣描述说:“他的付出无法计算。干粮、衣物,带起;照相机,背起;表格、雨伞,拿上;出门1000多公里,最长半个月没回乡里。”周围知为一些智残人代管粮食、化肥、种子,为厂不误农时,有时下村还要用背篓装上这些东两,一身泥、一身汗地送到智残人家中。

  他透支着自己的生命。椿木营乡每位干部要联系一两家“消茅户”,负责解决建房的一切困难,除政府补贴部分,缺米赊米,没材料赊材料,成效与工资挂钩。周国

  知为白己选择了联系胡柏春家。老胡住勾腰坝村匕组,本人智力不高,儿媳是智残人,儿子今年刑满释放.孙子年幼。——家5口在烤烟叶的烤房旁搭厂个”三根柱头两

  匹枋”的茅棚居住,距最近的乡村公路4公里,是全乡最穷户之一。周国知去过他家五六趟。5月8日,周国知又登门为胡家茅棚拍照,然后同他们商员没钱、材料刁;

  易运、帮丁不好找等等难题怎么解决。谈话时,他的手一直顶在肝部,谈话后走出胡家不久,就支撑不住了,他慢慢坐在小路边,想休息一会儿,谁知一坐下便昏倒在潮

  湿的草地土;直到2个多小时后被一个哑巴发现。哑巴认得亲人般的“周主任”,扔下手中的活计,焦急地比划着,叫来乡亲们,大家七于八脚扎成担架,铺I:最软和的

  棉被,十几个人簇拥着将周国知抬到几公里外的工作队。

  他的生命在拼搏中进发光彩1 6月3日,周国知走路都很困难了,1米7多的个子,体重不足百斤,疲惫、瘦弱、枯黄,如同秋霜中耗尽精力的树叶依然在枝头坚持;乡领导腾出车,令他去看病。他婉言谢绝:“还有最后几户,等我拍完了,就去县里治疗。”其实,上级没有规定“消茅户”的数额.可周同知心里有一本账,全乡贫

  困户、民政对象的住房都清清楚楚印在他脑子里,符合“消茅”条件的,只要落下一户,他的心都不能安!最后几天,他拄着拐杖,走一步,喘一口,终于完成全乡112户茅房户的全部上报资料。

  6月ll口,周国知被同志们送进县人民医院,经检查,确诊为肝癌晚期,住院治疗一个月后被接回椿木营。 同志们去看望他,无论在医院,还是在家中,他问的第一句话总是“消茅”进展。他挂念着胡柏春,听到魏光荣提出,为胡家在交通稍便利的地方买一座旧瓦房,周国知瘦削的脸上露出笑容。他托人找来胡柏春,叮嘱说:

  “我已经不行了,但是我还没有帮你把房子建好,我对不起你啊!你要听政府的话,努力生产.搬进新居,过上好日子!”胡柏春也仿佛睿智顿开,连声应展。自到现 在,提起周国知,胡柏春还要流泪。

  “民政工作代表政府对群众负贵”

  鲁迅先生曾讲:“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俄罗斯作家小托尔斯泰也说:“一个人看起来平平常常,一旦面临严峻的考验,大事也好,小事也好,他心中会升腾起一种伟大的力量——这便是人类之美。”周国知虽然不常引用名言警句,但是他在向魏光荣交代工作时,多次袒露内心:

  ”民政工作代表政府对老百姓负责,为最光荣的人和最闲难的人服务,昔得有意义。苦中有乐,乐中有趣。”几十斤的背篓压在肩头,与特圃户同餐经常是红苕洋芋、 苞谷饭、青菜汤。苦,不言而喻;乐,来自何处?那便是他心中升腾着的伟大力量,人类之美!

  1985年,周国知在后坝乡工作。这里海拔高,如果给作物覆盖地膜可提高地温,增加产量,然而群众却不愿接受。周国知走村串户苦口婆心做工作,并让家里人带头用,推广开后,亩产增加60%。

  1988年,周国知任乡长,他看到有些劳力外出打工后,承包地撂荒,便带领一个班子深入调研,听取农民意见,摸索实行土地租赁,促进土地利用。这便是后来在椿

  木营区推广的“后坝经验”。

  这一年,范家坪村冯银林的妻子要在乡卫生院做手术,却无奈住不起旅店,吃不起饭馆,周国知让他们夫妻住进自己的宿舍,无偿提供伙食,帮冯家渡过难关。

  他两次任民政助理,被群众称为贴心人。

  王胜力一家3口,本人腰背残疾,妻子智残,小娃四五岁。田家里卫生差,少有客人上门。他家离乡政府10公里,周国知却常去;一只竹背篓,春送种子,冬送口粮,

  种地送化肥,过年送补助;还两次为他整修房屋,将茅草顶换成瓦。

  民政负责查灾,周国知闻灾必到。村民们相信:“无论下暴雨,下冰雹,天上落什么,周主任都会赶来。”

  2001年春季的一天,气象预报夜间有冰雹。周国知晚上听到消息,即刻动身,徒步8公里,赶往地处高寒地带的村落,组织群众用被子遮盖烟苗苗箱,整整朽:了一

  夜。2002年,挖断山村发生风灾,村民张宗圣的房屋垮塌。周国知听说后,天不亮出发,14里路,清晨赶到。他组织村民帮助张家清理物品,找地方借住,发放救济款,

  解除燃眉之急,今年又将张家纳入“消茅户”。

  椿木营乡福利院有二十几位老人。连续两年了,大年三十上午,周国知还在院里忙活,中午给老人们拜过年,下午才踏上回自家的路。老人们生活要用煤,在本乡 买,省时省力。到产煤的外乡买,每车便宜400元。周国知总是带着五保老人代表去外乡。他自己装车,途中不住店,两天两夜坐在司机旁,个人辛苦,却为院里节省了资金。周国知还组织福利院老人种粮种菜喂猪,办食品加工点,实际生活费翻一番。周国知对同事也十分关心。有一位干部,下村时患了重感冒,病倒在离乡政府20里、交通不便的村民家,周国知闻讯后,请来医生,叫上同事,带上药品、慰问品,两次去看望。以后又组织村民将这位干部抬回乡医院。

  “我的工资,比普通农民收入高多了”

  “他担任过的职务在乡里都是有职权的,却没有谋过私利。”

  “让他管事,不担心他占什么小便宜,伙计们相当放心。”

  “他家很困难,电器没有别人多,家具不如别人好。爱人长期生病,两个孩子上学。6月11日,他去县医院看病,带的1500元还是刚从信用社贷出的。别人当民政助理,也许还给他考虑(救济),他却自己不考虑。”

  周国知在椿木营的口碑几乎如出一辙。

  周国知经手的资金账目,鱼清水白,没有一分钱说不清。他重病后办移交时,县民政局派财务人员审核,没发现任何差错。他在与妻子汪碧秀、与其他同志谈心时,

  多次讲:“宣恩农民人均年纯收人约1400元,我的月工资600多元,比普通农民高多了。还有很多人比我更困难、需要帮助啊。”

  椿木营乡黄长喜书记讲过“多出3床棉被”的故事。周国知接平民政助理时,前任曾留下的三床旧被,捐赠而来,没有人账。周国知将棉被翻拆晾晒,换了包布,又发给灾民,库存由此多出。临终前,周国知将这3床棉被连同民政办仓库里的救济衣被一同交给魏光荣,还叮嘱他别忘了晾晒:“它们温暖受灾群众的心啊。”

  周国知1986年结婚,住的是比标准土家族吊脚楼简易的木屋。木屋的堂屋前墙至今只有十几根柱子,挂在柱子上、代替墙板的,是一大块红蓝相间的塑料编织布。编织布挡不住风,也遮不住大雨,雨加雪的日子,雪水顺着红蓝条纹清清流淌,堂屋又潮又冷。屋内已经建好的墙板、地板,有的新,有的旧,最早的已“到位”十几年。参差不一的颜色无言地诉说着主人购买这些木板时,经济的拮据,蚂蚁搬家般的费力。其实,周国知每年组织为重灾户、贫困户建房,2003年“消茅”,便有112户,倘若他从每户抽半块板子,就足够修好自家堂屋外墙了。可是,他没有;当然,他没有!

  几个月间,周国知背着相机,为112户的茅屋拍照,却没有借机给自己和家人留一张影、札他去世后,全家找不出一张家庭生活照。

  周国知的父亲周东海,1982年任小产队K.实行生产责任制时,带头选择厂最远最差的田块。去年,周东海和一些村民遭遇风灾,周国知给该利发放厂近千元救济款,张榜公布的名单上没有周东海。周东海1941年与侵华日军打仗,1948年参加解放军,是老复贝军人,多年来,除事受规定的90元定补,周同知没有川民政纤赞额外补助父亲一分钱。

  “他舍不下工作,舍不下我们,他不想走阿”

  周国知病逝前9大,魏光荣去厅他。周同知仲川—根手指:”我最多只能沾10大,嘱咐你几件事:一、民政工作面对老百姓,耍正派公道耐心细致,办好可;容易,全交给你了。二,汪碧秀患严重的风湿病,也许会站起来。为了我俩治病,家里的猪、牛都卖了,欠下五六千元以外债,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在可能的条件下,请组织给予适当的照顾,照顾我的父亲。”魏光荣流着泪说:这是周同知参加工作后第一次要求组织“照顾”,口难开,心牵挂。周国知,在生命之火已无九燃烧之际,内心感到,上对不起组织,下对不起家人,承受着多么大的痛苦和内疚啊!

  多年来,周同知为了工作,农忙时也不能在家多住,但是,汪碧秀知道:“他对我好,刘孩子好,听说哪个医生能治好风湿,就止我去看,今年7月,8岁的儿子周辉

  发烧,他已经走不动厂,还陪儿子——两人互相搀扶着去看医生;我知道,他不愿走。他到此邡拉着我的手,说舍不得我,舍不卜孩子,他是不愿走啊!”

  按土家族风俗,周同知灵枢送上山安葬的前夜,乡亲们山愿为他守灵。10公平,20公里,30、40公里外,周国知留下脚印的地方,都有人赶来。那天,山风卷着小

  雨,卷着雪花,四五点钟,天就黑了。山影昏晕,山路模糊,四面八方的小路上,电筒荧荧,火把闪动,也有人摸黑赶来。雨雪汇成水流,靴子陷在泥泞之中,人们的鞲湿了,裤子湿了,有人披塑料布而来,衣服也湿了。

  王胜力吃力地走来厂,腰深深地侧着,弯着,仿佛随时会摔倒。胡柏春来了,扑倒在灵前,长时间不起。

  不甚聪明的严红兵来了,他举着鞭炮,没等走到灵前就着急地点燃,不会说更多的话,只是反复念叨:“周主任是好人!”马汉业住在三四十里外的挖断山村,向人借了30元,买了一挂鞭炮,舍不得坐车,清早出发,傍晚走到。

  黄长喜回忆:“在我们这里,追悼逝者,白发来这么多群众,是第一次:花圈多,鞭炮多,数百人守大夜(通宵),追悼会场,只听到一片哭泣声.有人失声痛哭,人人都掉眼泪。”

  他们席地而坐,人多坐不下,有些人站着,站一会儿,坐一会儿:雨一夜未停,守灵的人们一夜未合眼。

  次日清晨起灵,大闹如注。棺木湿而沉,山路滑而险,三四里路不能停歇,几十个人主动站到抬馆的位置。更多的人,捧着花圈,点燃鞭炮,簇拥着、尾随着他们。

  上山要经过儿片没有成熟的苞谷地,黄秀林、唐生皇、唐生泽等主动将自家的苞谷割掉,开出一条五米宽的道路。许多民政对象跑前跑后,忙着铺垫防滑的茅草。雨哗

  哗地砸在人们头I没有人打伞。鞭炮啪啪地炸响,从出发到安葬,没有间歇。这仅仅是一次土家族也少见的丧礼吗?不,它更是人民劝模范执行“三个代表”、为群众

  利益贡献终生的精神的颂扬,对更多的具有这种精神的工作人员的期盼!

  追悼会后.周同知的遗像仍然摆放在堂屋,双眼大大地睁着。也许,他还在想着“消茅”,想着民政对象,想着亲人。那么,无沦有多少牵挂,都请你放下吧!“消

  茅”已成功结束。你挂念的工作,都在继续做。你的亲人,你还汜得吗?在汪碧秀身体不好时,淳朴的乡亲们义务帮她代养猪、牛,做农活;甚至远在十二三公里外的

  杨柳坨村村委主任熊成工也组织村民来帮你栽烟叶、种苞谷。人们怀念你,《宣恩报》、《恩施日报》、恩施电视台宣传你的事迹,恩施州在总结“消茅”工作中,给予你表彰:州民政局党组织决定,号召全州民政干部向你学习。湖北省民政厅傅德辉厅长关心你的家属,委托州民政局前往看望慰问,殷殷叮嘱一定要关照好,你的事迹,在不断传扬,为群众利益鞠躬尽瘁的精神,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发扬光大!

  ( 来源《中国社会报》)

责编:刘科研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