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稿 > 正文

科学的光芒是美丽的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优秀共产党员马祖光教授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07日 11:07)


  CCTV.com消息(记者周玫哈尔滨报道):你可能听说过激光,但你一定不知道什么叫钠双原子分子;你可能知道哈尔滨工业大学,但你一定不知道那里有一位老人,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人们依然怀念他、景仰他、尊重并学习他。他是我国光学界著名专家、国际激光领域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首席教授,长期从事激光介质光谱、新型可调谐激光和非线性光学及应用研究。他的名字在人们心中铸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是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是当代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的名字就叫——马祖光。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1928年4月11日,马祖光出生于北京,他可能不会想到,父母为他起的名字神奇地预示了他一生的命运。他的一生,都与“祖国”和“光学”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你是光,你的名字就是一片光,给予事业,给予艰难,温暖寒窗;你是光,你的生命就是一片光,不会熄灭,不会索取,永远善良……”这是哈工大学子们为已逝的马祖光院士创作的歌曲。在马祖光院士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网的BBS上,出现了许多悼念帖子:“缅怀马先生,深切悼念马院士!您的精神将鼓励我们年轻一代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忘我奋斗!”、“治学的典范,为人的楷模”、“马老师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要像先生那样,兢兢业业工作,坦坦荡荡做人”、“先生的一生,是无愧于‘高风亮节’这四个字的”……

  时光流逝,却冲不淡人们对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和德才兼备的教育家的崇敬和怀念;世事繁杂,而马祖光的敬业和奉献精神、艰苦奋斗和克己奉公的品质、大公无私和虚怀若谷的胸襟,已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熟识他的人的心中,感染和激励他们去努力工作,好好做人。

  ※ 工作篇

  1950年9月,马祖光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响应国家支援边远地区发展的号召,来到哈工大担任物理教师,同时在研究班学习。学习期间,他被抽调到物理教研室任副主任,1952年10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从教的53年里,他刻苦钻研,不畏艰险,用心血在哈工大的校史上写了壮美的篇章。


  1958年,他在哈工大创建了核物理专业。1970年,组建了激光专业。1981年他在德国汉诺威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钠双原子分子第一三重态跃迁发射谱以及近红外四个新谱区。回国后,他担任哈工大光电子教研室主任和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1994年,他创建了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从而使哈工大的光学研究,走进了世界光学研究的前沿领域。2001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院士称他是中国从事激光研究的少数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赞扬他为中国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系统化的开创性贡献。 也许,对马祖光院士而言,这是一个再贴切不过的评价了。他的一生,一直在满腔热血地开拓着一个又一个属于世界科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

  上个世纪70年代,激光作为“光之骄子”刚一出现,便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马祖光对这个全新的学科是完全陌生的。“中国的激光研究不能落后。”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紧迫的使命感为动力,艰难地创办了国家首批激光专业。为了快速掌握新知识,马祖光废寝忘食钻研国外激光文献,掌握最前沿知识,并在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和理论研究上狠下工夫,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

  创专业之初,精通英、俄两门外语的马祖光,抽出时间去省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并用透明纸把图描下来。他连午饭的时间都舍不得耽误,经常看到图书馆关门。图书馆的员工被他的精神感动,有时给他递上开水和面包。春夏秋冬,光阴荏苒,马祖光摘抄了厚厚的几十本资料,并把这些资料和文献卡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大家。

  马老师对教师们进行系统培训,每天晚上花大量的精力翻译外文资料,第二天再给大家讲解。组织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地调研,每周要开两三次调研报告会。他们的实验室在一个阴冷潮湿的地下室里,而激光设备又怕潮,每天用3台吸湿器24小时不停地吸,每天能吸出好几桶水。马祖光曾经回忆起这段岁月,说道:“当时办专业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我和谭铭文、于俊华、王斌一起在一堆废旧的物资中拣回了我们这个专业的第一台没有示波管的示波器,第一台机械泵是花200元钱在哈尔滨灯泡厂买的退役泵。难哪,真难啊,我们是在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没有资料,甚至没有一颗螺丝钉,连桌椅板凳也没有的条件下开始干起来的……”

  王雨三教授深情回忆道:“一个漫天大雪的冬日,我们几个人和马老师推着手推车到香坊区的一个废品收购站买旧的蒸馏水玻璃瓶。在回来的路上,一直是老马‘驾辕’。他的脸上淌着雪水和汗水,浑身冒着热气。马老师比我们大十几岁,我们争着‘驾辕’,他不肯,累活他一定要干在前头。当时我们还开玩笑地说‘老马识途’、‘老马驾辕’。其实,马老师那时就有心脏病,只是我们年轻,对病没有体验,现在想起来,真于心不忍啊!”

  在学科建设中,马祖光先后提出和凝练了激光介质光谱、新型可调谐激光、X光激光、非线性光学技术、红外激光技术和激光空间信息技术等多个具有创新性的世界前沿科研方向。

  “要与世界科技界有同等对话的权利”,凭借呕心沥血、坚忍执著的精神,秉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传统,近三十年时间,这个一无所有的专业已经跃升为国内一流专业,带出了一支全国过硬的科研队伍,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科研成果。他们的实验室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先后有十几个国家的高校与研究所主动与这个实验室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他们参与了多项重大国防课题攻关项目,研制成功的几种型号的激光器得到专家们的一致称赞。在国防科工委、航天部多次获奖,为我国“八五”、“九五”期间研制激光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情感篇

  赤心报国的情操

  马祖光院士能够在半个世纪里矢志不移,献身于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任劳任怨,持之以恒,源于一个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求索精神,更源于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

  1980年,马祖光到德国汉诺威大学做访问学者。在那里,他选定了“钠双原子分子第一三重态跃迁”这个被预言为近红外激光发展中的一个难题,是当时国际激光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对他的“不自量力”,一些外国专家同行表示出了疑虑。一种民族感让马祖光暗下决心,“外国人搞不出来的东西,中国人不一定就搞不出来,这口气一定要争!”

  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天里,马祖光埋头实验室,孜孜不倦,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历经无数失败,终于发现了Na2的新的近红外连续谱区!但是,在这个重大的科研成果发表的时候,他的名字却排在了第三。在国内,马祖光是个出了名的淡泊名利的人,在他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他的名字总是排在最后。而这一次,他却跟主任争得很厉害,他坚持认为:“这个发现,不是我个人的事,这是中国人做出来的。荣誉应该属于中国!”最后,德国汉诺威大学研究所所长写下这样的证明:“发现新光谱,完全是中国的马祖光一人独立做出来的。”

  而他为了攻关,在德国没观光过一次,经常吃清水挂面,节省下1万多马克生活费,不像当时出国的人那样,买回彩电、冰箱等几大件,而是购置了实验资料和仪器……

  “共产党员对党和祖国的爱都是具体的。”这是马祖光写在思想汇报里的一句话,他也正是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仰。他年龄大,又有心脏病,每次从家到学校都要走一段很长的坡,他要歇好几次,学校要给他配车,他坚决不同意。

  50多年来,马祖光院士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一本本小册子、一张张卡片,记满了各种实验数据和公式,谁需要他就给谁看。他把归纳、整理、翻译的资料装订成册,别人需要时,他就不厌其烦地拆下来。在教研室,不论哪个同志需要书目,他都给开列出来;需要资料,他翻箱倒柜帮助查找。许多教师在教学科研中都用过马祖光的文献卡。像春蚕吐丝一样,马祖光不断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变成教研室全体同志的共同财富。

  激光研究室的同志们奔波了半年,弄到了研制准分子激光器的氟气、氦气,遇到外单位来求援,马祖光耐心说服研究室的同志们,把这些气体连同有关实验数据一起提供给他们。他曾帮助安徽、上海、牡丹江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做了许多工作,毫无保留地为他们提供了大量重要资料。有人埋怨马祖光总是无私地向同行“泄露机密”,他却说:“楚人失弓,楚人得之。都在中国,不算失。科学是祖国的科学,能让更多人分享成果,整个国家的这一领域不就进步了吗?”

  春风化雨的情怀


  马祖光院士对每一个学生的培养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总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的学生理论见长,而实验技能不足,马老师往往会安排他做以实验为主的课题,以提高实验技能;有的学生实验技能较好,而理论基础欠佳,马老师就会安排他做理论研究的课题,以提高理论水平。学生们都尊称他为“先生”。

  马祖光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在实验过程中,对每一个操作细节都要求得很严。学生说,“明明几个数据就可以证实的实验,马老师非要求采集更多的数据。”每位博士生开课,马祖光都帮助学生选题、分析、查资料。

  有位博士生做“毛细管放电”课题实验,马祖光觉得有个数据还拿不准,坚持和他一起做实验。实验连续做了6个小时,马老师没离开实验室一步,眼睛时刻盯着测试仪器,直到数据出来。而此时的马祖光已是74岁了。

  马祖光妻子孙老师回忆道:“老马常常在夜里一两点钟的时候,还坐在床上看学生的论文。每个不准确的数据、不准确的英文翻译,他都用红笔圈出来,第二天让学生去修改,一遍不行两遍,直至再也找不出一点毛病为止。”就在马祖光逝世前一周的时间里,他已感到很不舒服了,但还是参加了本科生和硕士生学位的论文答辩。

  即使是高烧卧床养病,马祖光也常常坐在床上指导研究生,与助手研究工作。有时除夕夜,马祖光也和同事们一道在实验室里忙碌。

  他最喜欢踏进的门就是实验室的门,他觉得那里时刻都会出现新的东西。为科学而拼搏奋斗,占据了他生活的所有天地。实验室、家里、出差的车船上,到处都成了他工作的场所。

  马祖光的学生陈德应教授说:“马老师对培养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他追求学生能力培养,考虑的是学生将来可挖掘的潜力和适应未来科学研究的能力。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家。”

  在学习之外,马祖光也处处为学生操心。一位学生回忆道:“有一年我得了重病,马老师接到我的电话很着急,建议我去北京治疗,让我去找他在卫生部工作的一位好友。我非常感动。而马老师自己有病,爱人有病,从不麻烦人家,为了我,他却要向人开这个口……”

  厚德博学,言传身教。马祖光像一只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周围的人。凡是和马老师接触过的人都说:马老师是个真正的好人,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只要别人有求他,他都尽心尽力帮忙。

  相濡以沫的情感

  马祖光与妻子孙悦贞是山东大学的同学,他们在大学毕业时选择了北国边陲哈尔滨。夫妻感情非常好,孙老师是山东人,马祖光笑称她为“齐女”,而孙老师则回敬他是“燕人”。

  到哈尔滨几个月后,孙老师得了很严重的风湿病,马祖光背着妻子去医院看病。1997年,妻子瘫痪在床,马祖光为她订阅了6份报纸,工作忙得不得了,回到家却为妻子唱歌做饭,端屎倒尿,照顾得无微不至。为了不让妻子寂寞,他经常趴在她床头工作、学习。有一次,妻子住院,马祖光没有时间总在医院陪她,便录了一盘自己用英文、俄文唱的歌曲磁带,让妻子在病床上听,就当他陪伴在她身边。至今,每当妻子想念马老师时,都会听一听这盘录音带。

  马祖光不只一次对妻子说:“哪怕有一点希望,我也要努力,让你站起来。”2003年7月14日,马祖光去北京为妻子找医生。大家劝他不必亲自去,而他坚持要去。15日上午,马祖光手里拿着妻子诊断的片子,心脏病突发,倒在了北京通州的医院里……

  ※ 生活篇


  睿智的目光、谦和的微笑、染了秋霜的鬓角,马祖光给人的印象是风度儒雅的学者。可在家里,却常挽起袖子刷碗、洗衣服、倒垃圾……作为为科学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老科学家,马祖光的家显得有点寒酸。空荡荡的客厅和卧室,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用了20年的沙发是用棉团填起来的,几把椅子是刚修过的,马老师生前的睡铺是50年代的铁床,垫的是纸板和旧棉絮。一排摆满了文献资料的旧书架,一张用了30多年的书桌和木椅……

  他的生活标准非常低:有床睡,有馒头吃,有几件衣服穿就行了。妻子说:“老马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看书、办专业上,他舍不得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享受上。”他总是穿一件蓝色带补丁的中山装。

  他为别人分房的事情东奔西跑,自己的事情却尽量不麻烦别人。2003年春节,马老师心脏病又犯了,学生问起他时,他只说一句“身体很好!”直到他心脏病非常严重,送到医院后,学生才知晓。学生责怪他隐瞒病情,他却说:“大过年的,我不想麻烦大家,连累大家过不好年。”

  实验室里有一台轮椅,闲着没用,有人建议他推回去给瘫痪的妻子用,马祖光却说:“不用,我自己去买一个。”他出差办事总是乘公交车,身体不好,在车站追公共汽车时跑得气喘吁吁,还遭售票员白眼。

  马祖光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爱好文学、古典音乐。家里珍藏了许多古典音乐唱片,尤其喜欢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大学毕业15年后,才买了第一块表,和妻子约好谁上课谁戴表。

  他移居国外的儿子马天纵对父爱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第一次回国探亲,返美前的一天晚上,我推开父亲的房门,看见他正躬着腰,花白的头发低垂着,正为我修理行李上的拉链。他做得是那样全神贯注,以至于完全没有发现我。这时的父亲已没有了我幼时的严厉,有的只是年迈的身体和对儿辈的关爱。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朱自清写他父亲背影时的感受……”

  “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共产党员,他特别能奉献,无愧为党的优秀儿女;作为科学家,他特别能钻研,无愧为勇登科学高峰的勇士、当代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作为老师,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他像蜡烛一样,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作为丈夫,他对妻子的爱像春蚕一样,到死丝方尽。

  马祖光院士虽然离我们远去,然而他的音容笑貌、精神风范长留于世,他用生命点燃的科学之光,依然闪烁在祖国大地上。我们永远怀念马祖光先生,因为他真正实践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真正实践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他是知识分子的楷模,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高山仰止,祖国以光”,我国光学界泰斗王大珩院士为马祖光写下这样的题词。这就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学者,这就是为祖国争光、为科学献身、为事业育人的马祖光院士!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一代宗师归天地,风骨长存人共忆”。敬爱的马老师,您安息吧!

责编:常颖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