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认定伊报告“漏洞百出” 攻伊传言满天飞

央视国际 (2002年12月14日 12:18)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连日来,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继续在伊拉克进行检查,而美国和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报告的审核也正在进行当中。伊拉克武器核查事态进展进入微妙时刻,外界纷纷根据美国行动的蛛丝马迹猜测其下一步的行动。乌云密布的海湾上空,正等待下一声惊雷——美国的行动。 >>>>美伊对峙专题

  传言一:美国认定伊拉克报告“漏洞百出”

  美国广播公司12月13日报道称,美国官员在12日晚间透露,布什政府在对伊拉克交出的长达1.2万页的武器报告初步审核之后,已经做出初步结论:这份报告“满是漏洞”。布什政府认为,伊拉克提交的武器报告没有对4年前武器核查人员被迫离开巴格达后,有关化学和生物制剂等物质的下落做出解释。

  这位官员称,在12月8日晚得到了长达1.2万页的伊拉克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后,美国数家联邦政府机构的专家夜以继日地对报告进行翻译和评估,并由中央情报局于12月11日向白宫提交一份初步的评估报告。美国专家认为,伊拉克的报告没有对伊所购买的一系列物品做出解释,如从非洲购入的铀、从西方国家购入的可将铀浓缩的高科技设备等。美国怀疑这些与核项目有关。报告基本上是在重复原来声明的内容,几乎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正像预料的那样,伊拉克提交了一份冗长的报告来证明其不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白宫拒绝对这名官员的说法发表评论。但美国总统布什本人11日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他认为萨达姆是一个“骗人的人”。布什说,伊拉克是一个很大的国家,萨达姆有能力隐藏武器。他还指出,这份报告是伊拉克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他不解除武装,我们将以维护和平的名义解除他的武装”。

  美国官员认为,布什将做出一系列关键性的决定。其一,布什可以向武器核查人员透露美国所掌握的伊拉克可疑武器项目的情报,以证实萨达姆在报告中确实在撒谎。其二,在对报告进行全面评估后,布什可以宣布萨达姆对联合国决议构成了“事实性违抗”。

  传言二:3天内宣布伊违反联合国决议,增兵10万

  在伦敦出版的《时代报》12日报道说,美国已经认定伊拉克严重违反联合国决议,并将在3天内发表强硬声明,向海湾增兵10万,准备采取军事打击行动。

  这份英国报纸载文称,在伦敦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披露说,美国政府将在3天内针对伊拉克问题发表一项措辞强硬的声明,而且很有可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迅速开会,做出新的决定,为美国向伊拉克动武“扫除最后一道障碍”。

  针对一些认为美国可能放慢军事行动步骤的猜测,这位美国官员说,连日来,美国国防部在伊拉克问题上表现比较“低调”,一是因为武器核查和研究伊拉克的报告都没有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制造美国放弃了对伊拉克动武的“假象”。他说,美国将很快采取新的军事行动,在未来一周内,估计将派遣10万部队前往美国在科威特和土耳其的军事基地,为随时发动进攻做准备。

  舆论认为,美国在海湾地区针对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刚开始,而且又与卡塔尔签署了新的军事协议,如果美国再大举紧急调动部队,那么新的海湾战争真的是不远了。

  传言三:“华盛顿”航母回国,暂不开战

  12月12日,美国海军第二舰队发言人透露,“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战斗群近日完成了为期六个月的战斗值勤,已从地中海启程,驶向其位于美国东海岸的母港。“华盛顿”航母编队共带走了70-80架作战飞机和400枚左右的“战斧”式巡航导弹。这种“撤军”行动似乎在表明,美国短期内对伊拉克采取大规模进攻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排除美国“放烟雾弹”的可能性。

  “华盛顿”号离开后,美军在伊拉克附近水域只有“阿伯拉罕·林肯”号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曾经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中担任“罗斯福”号航空母舰编队参谋长的贝克指出,发动对伊拉克战争至少需要四到五艘航空母舰,撤走“华盛顿”航母表明,白宫尚未最后决定何时用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

  外界也有分析也认为,美国政府目前正在研究伊拉克递交的武器发展报告工作,选择在这个时候撤走“华盛顿”航母表明,它应该不会在短期内发动对伊拉克战争,而是耐心等待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找到萨达姆的更多“罪证”之后,才开始行动。

  但另据报道,五角大楼发言人指出,根据美国海军作战条例,每个航空母舰编队一次出海时间为半年,随后进行轮换,因此,“华盛顿”号的撤离只是例行轮换。这位发言人还说,美军在海湾地区储备了足够的军事力量,可以应付任何情况和行动的需要。在“华盛顿”号离开的同时,“杜鲁门”号和“星座”号航空母舰正在前往海湾地区途中。而“华盛顿”号也可能会在12月20日回到母港后,在很短时间内重新“披挂上阵”,并同另外一艘来自西海岸的“尼米兹”号一起重新回到海湾。

  传言四:英国调动部队困难

  12日,英国负责中东事务的外交国务大臣奥布赖恩称,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面临“最后机会”。奥布赖恩当天在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会晤中,向埃及方面通报了英国目前研究伊拉克最近提交的有关伊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告的一些情况,并称未来几天内英国将就伊拉克问题形成“具体意见”。

  据《时代报》报道,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向来支持对伊拉克实行军事打击。但此次,英国政府有可能不会与美国一起做出迅速行动。这倒不是因为英国改变了主意,而是因为英国目前大规模调动部队困难很大。

  首先是时间太紧迫。其次,工党内部反战势力增加,布莱尔面临不小的压力。还有就是财政部对提供必要的资金感到困难。

  事件动态:核查继续,伊拉克邀请联合国特使

  12日,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继续核查工作,对伊拉克的7处可疑地点进行了突击检查。但没有新的发现。由28人组成的新的武器核查组当日抵达伊拉克,这使得目前在伊拉克境内的武器核查人员的总数已达到98人。发言人说,联合国计划在圣诞节前,将伊拉克境内的武器核查员人数扩充至三位数。这样,联合国人员就可以在伊拉克全境内撒网,检查其是否还在继续制造英美声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2日,联合国官员指出,伊拉克首次同意邀请联合国特使沃龙佐夫帮助解决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纷争。这是继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发表讲话,向入侵科威特表示道歉以来,伊拉克为解决与科威特的纷争做出的新的努力。此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000年任命沃龙佐夫为特使,游说伊拉克归还入侵科威特时抢夺的财产以及就失踪的科威特人做出解释。但是伊拉克一直拒绝让沃龙佐夫访问伊拉克。(中原)

责编:赵国臣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英政府不满伊报告 决定下月向伊派兵备战(2002/12/14/ 11:03)
  • 美国及联合国官员:伊报告未能满足新决议要求(2002/12/14/ 08:45)
  • 美国:伊报告漏洞百出未解释生化物质下落(图)(2002/12/13/ 15:43)
  • 担心内容泄露 美俄提交伊报告修改建议(图)(2002/12/13/ 12:40)
  • 美为先拿到伊报告辩解 称是为完成分析(图)(2002/12/12/ 16:17)
  • 布利克斯:伊报告工作版可望于下周一形成(2002/12/11/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