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文六品鹭鸶方补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5日 14:56 来源:CCTV.com

  藏品名称:文六品鹭鸶方补

  收藏者:冷沙沙

  藏品来历:这两幅文六品鹭鸶方补是冷女士的男友在云南收得的。

  藏品特征:这是两块方形的补子,一块是缎面,一块是纱面,缎面补子边长39厘米,上边绣着一对鹭鸶,以及流云、荷花、山石等纹样,纱面补子边长42厘米,上边绣着蓝色杂宝如意暗花,补子上也绣着一对鹭鸶,以及荷花、柳树、灵芝、水仙等纹饰,绣工精巧、纹饰美观大方。

  相关背景资料: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了。各级的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装饰在官服上的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我们看到了古代官吏等级制度的缩影。补服是一种饰有品级徽识的官服,或称“补袍”或“补褂”。它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明清时期的官员所用的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明代的官补尺寸较大,制作精良,以素色为多,底子大多为红色,上面用金线盘成各种图案。明代的文官补子绣有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补子则绣单兽,或立或蹲。与明代的补子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前后成对,文官绣飞禽,武官绣猛兽。补子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五彩织绣,色彩非常艳丽。明清时期的补子是随着官职而存在的,因而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因此它有着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


  鉴定专家:张琼 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 从事纺织文物研究鉴定工作16年

  专家评述:这一对补子,应该说是很标准的,一个明代文六品官的补子。这两件作品,为什么一个薄,一个厚的,一个(地子)有花纹,一个(地子)没有花纹的?像这两种,都是明代很大类的品种,(地子)没有花纹的,它一般用于秋冬季节的,比较厚实的衣服上的,那个(地子)有花纹的,它上面的花纹是杂宝如意,它是一种吉祥图案,应该说是很漂亮的一件东西。从工艺上来讲,这两幅的制作工艺也不一样,像缎纹地的那个是由衣线绣的绣法绣成的。它衣线绣就是山东的鲁绣特有的一种工艺,它的绣线是以两股线拧成的衣线来绣的。另一件看上去好像很粗糙,其实它是一个蹙金绣,上面还(能)看到金箔,现在只是一些捻金线的芯线还留下来了,可能它经过了一些不恰当的洗涤,把一些好的东西都去掉了,但是这两幅构图,尤其是那一幅蓝纱地的,在当时从纹样上、工艺上,都是还是属于比较好的,也是比较规范的一种品级补子,至于它的价格的话,我给了一个相对保守的价格,我认为它是这样一个参考价格。

  专家鉴定团估价:20000元人民币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