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1980年代是一个读书的时代

 

CCTV.com  2008年10月14日 13:2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凤凰网  

  梁小民 1943年出生于山西。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9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商学院。现任国务院特邀监查员,国家价格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委、北京市社科基金评委,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梁小民

  从读书中能获得多少收获不取决于读了多少书,而取决于以什么态度读书。以批判的态度读书,读来读去是以自己的正确批评作者的谬误,自己毫无长进。以学习的态度读书,任何书都能给你启示。我在改革开放之前也读过不少书,但真正有长进是在1978年读书心态改变以后。

  使我读书心态改变的读书而是现实。“文革”中,我被发配到东北深山老林里的一个小地方。“文革”的种种混乱打破了我对传统体制的迷信。传统的教育告诉我们,“文革”前的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制度。但为什么在这种最美好的制度下却出现了“文革”这样的混乱?计划经济是能够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地发展的,为什么发展的结果却是贫困与落后?那时能读的书有限,而且还以传统的方式去读,不能说没用,但缺乏思想突破。

  1978年,我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能读的书多了,尤其是“读书无禁区”和思想解放,使我明白了,对任何书都要立足于学而不是批。这样读书才使我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哈耶克的《通往奴役的道路》,是由滕维藻、朱宗风两位先生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内部读物”。这本书分析的是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中国社会主义有自己的特殊性,但基本沿用了苏联模式。虽然那时我还不能完全接受哈耶克彻底否定社会主义的结论,但他对社会主义的批评使我认识到中国发生“文革”悲剧的根源。“文革”中个人的自由被彻底剥夺正在于计划经济。他在这本书中引用了何德林(F·Hooederlin)的一句话,“常常使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正好是人们试图把国家变成天堂的东西。”我一直记着这句话,思考解放人民的善良愿望如何变为剥夺个人的权利。

  在这本书之后,又读了哈耶克的其他著作,尤其是1980年代中期读了科尔奈的《短缺经济》,使我坚定了改革是唯一出路的思想。

  改革应该走什么路呢?影响我的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这显然是一本教科书,但对我们这些从未经历过市场经济的人却有思想启蒙作用。记得“文革”中也读过这本书的节译本。但那时仅仅是寻找它的缺点,根本没有读懂。现在读它的全书,才知道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以及它为什么优于计划经济。也正是从这本书中,我才了解了现代经济学的许多概念,进入现代经济学之门。那一代的大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这本书使我找到了未来改革的方向。我认识到,尽管我们一开始改革时并没有说要搞市场经济,但我相信,改革最后只能走市场经济道路。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尽管恢复复辟计划经济的呼声甚嚣尘上,“姓资姓社”的争辩不绝于耳,但我坚信市场经济是方向。所以,在1990年,我写了一篇题为《完善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的文章,提出“市场经济并不等于资本主义”、“我们经济改革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内出版了许多久闻其名而不得的名著。我们狂热地阅读这些书,从中吸取营养,了解世界思想的最新动态。那是一个读书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最活跃的时代。在我的一生中,这也是读书最多的时光。尽管现在出版的书更多了,但读书的人却不如当年多了。如今现实的实惠代替了没有目的的阅读,功利主义的算计代替了对知识的渴望。即使读书,也是读实用性的应试之作。只有从严冬过来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温暖,只有渴望求知而没有书读的人才能体会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的感受。读那些改变我世界观的书,至今我仍然珍藏着——尽管它们既不是珍本,也不是善本。拿到市场上,这些书也许只是废纸,但在我的心目中,它们的价值无法衡量。

责编:王超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