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听他们说:重温八十年代的阅读

 

CCTV.com  2008年10月14日 13:3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  

  1980年我33岁,属于文革十年“蹉跎岁月”的一代青年人。对于我们这一代爱读几本书的人来说,70年代末发生了几件冲击力很强的事,直接而且决定性地影响了80年代的阅读生活。

  先是1977年恢复高考,大学校园里涌进了一批特殊的大学生;继而有1978年部分中外名著开禁,在全国若干城市中出现通宵排队等候买书的景象;紧接着是1979年《读书》杂志复刊,第一期第一篇文章题名为《读书无禁区》。恢复高考摧毁了流行十年的“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有了靠读书求衣食、奔前程的可能。只不过80年代初那批特殊的大学生刚从“革命年代"过来,还没来得及领会“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部含义,因而更多认同“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读书人形象。纯粹个人的动机一般羞于表达,他们采用的公众语言容易流于“宏大叙事"。但这种“宏大叙事"鼓励非专业同时也非消遣的阅读——— 出于某种关怀、某种使命感和某种精神追求的阅读。或许可以把这叫读书求大用,它是“文革”时期就不相信“读书无用论”的一大批人怀藏已久的一种冲动,而80年代似乎给了他们实现这种冲动的一次机会。

  其实“文革”时期也有过不求有用只求精神享受的阅读,但由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少了(举例说)爱默生或梭罗的那份从容,阅读时总带着某种紧张,就像一个过分饥饿的人进食时那样。这种紧张被带进了80年代,囫囵吞枣的现象就难免发生。当然,潮底下总有流,峰回路转地到了90年代,一批专家学者已经造就成型。这是恢复高考最为结实的成果。那种非专业同时也非消遣的阅读退潮了,也许是永久性地退潮了。倘还有,则多半可能是一种纯然私人性的阅读,不再属于“声声入耳"、“事事关心"一类。至于图书开禁一事的意义,首先是拯救了万千“饥民"。已然“发育不良"者固难完全矫正,再年轻一些的就受益无穷了。出版界、报刊业恢复生机,可读的东西当然不会止于过去已出版过的经典名著。只可惜80年代文化生产力还过于薄弱,所以“饥荒年代"并没有迅速过去。单纯从阅读者的角度看,原创的作品总嫌太少,质量高者就更为稀缺。最早出现的文学作品大都具有“轰动效应",承载着推动“思想解放"的历史功能,满足的则是阅读者的某种关怀。与之相呼应的是某些见于报刊的理论文章。学术著作的问世尚有待时日,钱锺书先生的《管锥编》也许是唯一的例外(问世很早且质量很高)。靠编译引进西方新知识新观念的做法也应运而生,只是都很皮毛、零碎。到80年代中期开始有成批的译作出版,但也并非很有系统。而且,看似新译,实则多为"补课"之举。引进的西书中极少有当代的新著作。那几年呼声最高的尼采哲学、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和存在主义哲学都不是什么最新舶来品。此外,实证性社科类的著作引进较少,法学著作似更少。……凡此种种,到90年代都有所补正,然而人们的阅读心态已整个变了,不是追求实用就是追求消遣。图

  本书1980年12月出第1版时,印数已达23万册,可见需求量之大。卢梭的其他著作如《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在当时也有很大影响。

  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曾经热情地阅读马列经典,这是其中的一本。

  当年在青年读者中极为风靡。阿城认为用王朔的语言翻译它会很接近。

  八十年初,当西方思潮大量涌入时,萨特和弗洛依德是被人们咀嚼得最厉害的两位。

  这是八十年代大学生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入门书,当时,“现代派”对于正统人士来说,不亚于洪水猛兽。

1/5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