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三个人的口述阅读史——见证新闻出版改革开放30年

 

CCTV.com  2008年10月14日 13:4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郑州5月2日电(记者 张兴军、桂娟)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刚刚在郑州落幕,这场书香“嘉年华”也让读书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急速变化,国人的读书生活也不断变幻着场景和主题。日前,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从他们各自的读书经历出发,力图还原30年来国人阅读生活的变迁轨迹,从一个侧面见证新闻出版业改革开放的30年历程。

  “解冻”:求知若渴的精神阅读

  口述人:牛苏林,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我们这代人的读书经历受社会变迁影响的痕迹非常明显。因为我初中、高中阶段处在“文革”期间,读书很少,能见到的多是充满各种口号的政治读物,或是一些塑造高大全艺术形象的革命文学。

  1978年,我考取了陕西咸阳的一所大学,成为“文革”结束后的第一届大学生。长期被压抑的读书热情一下子得到了释放,可以说是求知若渴。

  那时是百废待兴,社科图书中除了文学类之外,其他很多都还跟不上。印象中名著出得最快,比如巴金、茅盾的书,还有苏俄文学等,出来就是“畅销书”。我也是见到什么读什么。

  第一次阅读《红与黑》的体验非常深,主人公的个人奋斗经历给我的心灵带来一种震撼,同时也隐约体会到了一种长期被压抑的人性的回归。 当时社会上的书店很少,学校里除了图书馆,仅有一家五六十平方米的书店。虽然小,里面的图书种类倒不算少,既有社会科学方面的,也有自然科学方面的;既有大部头的文学名著,也有小画书类的儿童读物。印象中,每天课间那里都挤满了人。

  那时书很便宜,名著通常都是几块钱一本,有的甚至几毛钱一本,大多数书的价格不超过10块钱,但大部分同学无钱买书。我家里条件比较好,每月有20块零花钱,就用来买书、藏书。有时候,10块钱就能买五六本。

  为了看书和买书,我和同学经常利用周末跑到西安,除了中午找个小店吃上一笼包子外,能在书店里待一天。

  现在来看,上世纪80年代的阅读背后有一种振兴中华的人生理想。

  分化:零碎的物质阅读

  口述人:沈洪波,郑州大学老师。

  我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尝试读四大名著,简装本的,上了初中开始读武侠小说。读书习惯可能就是这么养成的。

  1991年,我考上郑州大学。当时由于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社会上盛行的顺口溜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下海”和“弄潮儿”也都是热词。

  这样读书风气自然受到影响,很多学生都做起了“生意”,尤其是到了周末或节假日,校园里随处可见卖袜子、卖化妆品的小摊点,教室里基本没人。为了防止打扰,很多宿舍的门上都写着“谢绝推销”。

  我读的是中文系,因为专业需要,所以经常去图书馆。另外,新华书店和邮局的书刊发行中心都能看书和买书,图书批发市场也出现了,那里的书通常比较便宜。但我印象最深的是二手书市场。

  大约是1993年,学校附近的金水河边上,出现了一个四五百米长的旧书市场,一到下午和晚上就围满了人,很热闹。里面各种书都有,我曾经花10块钱淘了一套《鲁迅全集》,后来还用8块钱买了一本竖排本线装的《医典》,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有读过。

  大三的时候,我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感觉很切合农村的实际,引起了共鸣,后来还多次看过。当时有一种“陕军东征”的文学现象,包括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也都很流行。此外,金庸、张爱玲、三毛等都有各自的读者。

  最要提到的是王朔的小说。我是经过同学推荐接触到的,比如《顽主》《玩的就是心跳》等等,读后发现原来话还可以这么说,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很是过瘾。

  今天看来,上世纪90年代的阅读自然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由于很多人都茫然而无所适从,读书倾向就出现了分化,并且有点零碎,没有什么明显的主流。

1/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