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人性复苏。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莫回头……”电影《红高粱》一遍又一遍地把嗓子喊破了。文化的苏醒与复兴几乎同时到来,对“理性”和“传统”的再次颠覆,对人性和个性的强烈呼唤,文艺作品又一次积极主动引领时代,成为思想解放的先锋和主力。
思想解放潮流与乐观情绪一路升温,文艺抹去“伤痕”、“反思”的眼泪,文化“狂欢”情绪抬头。1988年2月,电影《红高粱》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年末,“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一年也被称为王朔年,文学新人王朔的4部小说《顽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轮回》、《大喘气》被改编成电影。第五代导演集体用探索超越反思,突破传统表达方式。拘谨的中国人开始活泼了。文艺作品敏感地把握住这一思潮脉搏,人道主义的觉醒,呼唤人性的复归。
其三,个性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