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专家访谈

 

CCTV.com  2008年03月07日 20:00  来源:  

 

    陈洪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

    惊蛰在这个24节气当中,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节气呢?这24节气它的概括是不同类的,有的是完全着眼于季节的变化,比如立春、立冬、春分;有的是着眼于气候,大暑、小暑、大寒、小寒;但是也有一类是着眼于物候,就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段里,自然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惊蛰属于这一类。

    "惊",什么惊?打雷啊。春雷,第一声春雷。春雷响起如何呢?就把还在睡眠的那些小生物给叫醒了。"哲"就是蛰伏的生物,当然主要是爬行类了,我们知道蛇、古代传说的龙,惊蛰主要是说这个。当然 古代在分析惊蛰这个物候变化的时候,说的更细一点,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桃始华”,桃花开了,这是惊蛰的一个表现。但是我想这个恐怕不应该是现在河北京津一带,应该是中原。第二个“鸧鹒鸣”,黄鹂鸟开始鸣叫了。第三个阶段叫“鹰化为鸠”。古人对自然的研究不到家,他有时候我们今天说有点迷信,他说到春天的时候,万物都是充满了一种勃勃的生机,比较和谐。秋冬是肃杀。所以鹰这种猛禽改变性质,鹰变成斑鸠了。那么今天看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古人这么认为。到惊蛰的时候,桃花开了,黄鹂鸟叫了,连凶猛的鹰都变成了斑鸠了。这就是惊蛰这个节气,这个时段里发生的物候的变化。

    但是惊蛰这个节气当它在定型之后,在它传承的过程当中,除了这种自然的物候的变化以外,它也有了相当的文化底蕴。也就是说,它和一些文化方面的话题发生了联系。这种联系主要是在两方面。一个方面就是通过这个“惊”字,和雷发生了联系,也就是和春雷发生了联系。古人对于雷,特别是春雷还是很有一种敬畏之心的。我们读《周易》有一卦叫无妄,它的卦相上面是天,是乾卦;下面是震,就是雷。然后这个卦辞,就是“雷行于天下”。宋代有一个著名的大儒程仪——我们都说“程朱理学”,“朱”就是朱熹,“程”就是大程、小程,小程就是程仪——程仪他在解这卦的时候,他专门把这卦和惊蛰连起来,他说“雷行天下”就把所有藏着的、蛰着的——他说“惊蛰藏”——把所有藏着的就都惊起来了。然后就是万物复苏、万物生长,就充满了生机。所以蛰和雷有关,而雷又和万物复苏、万物恢复生机有关。通过了这种儒家的经典,通过了大儒的阐释,就给惊蛰和春雷之间的关系,把春雷和人们这种新生、这种希望、新的生命过程产生联系,使得这个节气一定程度上也就有了自己的文化内涵。

    关于周易它所阐发的哲理,在古代文人当中还是有相当的影响。我们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来,就是他们碰到惊蛰的时候,想到的是春雷,然后由春雷想到一种万象更新、一种希望。比如陆游有这么一首诗《闻雷》,就是听到第一声春雷。他说是“儿童莫笑是陈人”,说年轻人不要笑话我是一个老迈的、过时的人;“湖海春回发兴新”,说我看到春天来了,我仍然有勃勃的生机,有很高的兴致;为什么发兴新呢?因为我听到了雷,“雷动风行惊蛰户”,说春雷一响春风起了,所有蛰伏的万物都起来了;“天开地辟转鸿钧”整个的宇宙就是一番新的气象。所以像陆游他是借着惊蛰借着春雷来表达自己,对于理想对于未来的一种希望,也是对于自己虽然生命逐渐地老去,可是我还不甘心,我还是有一种追求的这样一种心态。我想这是惊蛰这个节气,作为它文化意蕴的第一层。

    第二层就是“蛰”。什么东西在蛰,什么东西被惊?刚才我说了,爬行类的东西多,还有就是昆虫。但是在人们的观念里,这些是不看重的,人们在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假如要给它加一些文化意蕴的时候,提到的都是一个代表性的生物,但是是一个虚构的生物,就是龙。蛰总是和龙连在一起的。刚才说到周易,周易里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一卦,这卦辞也很有名,年轻的朋友都很熟,就是乾卦。乾卦是六个阳爻,从最底下往上数,阳爻就代称为九,第一个叫初九,它的爻辞就是“初九潜龙毋用”。潜龙是什么呀,就是蛰伏的龙。说一开始的时候,龙是处在蛰伏状态,这个时候你不要急着做什么事情,因为你的时机还没有到来。那么到第二呢,九二“龙见在田”,你就出来了,惊蛰了,你就出来了。当然一步一步的发展,到九五“飞龙在天”,你就可以大展宏图了。所以龙总是和蛰有关系。金代有一个大诗人叫元好问,他有一首诗就叫《春雷起蛰》,就有这么两句,他说“待得春雷惊蛰起,其中应有葛陂龙。”说春雷一响起,各种蛰伏的东西都起来,那么我们最关注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神龙。“其中应有葛陂龙”。所以龙和蛰连在一起,又和起蛰连在一起,这也是一个特别的文化的内涵。由于惊蛰和龙中间有密切联系,实际上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惊蛰前后还有一个俗节,就是二月二。现在大家常说“二月二,龙抬头”,我觉得在二月二的时候,大家强调这个龙抬头,很重要的一点,龙为什么要抬头呢?原来是低头的。为什么龙会低头呢?龙是蛰龙。所以二月二龙抬头,其实和惊蛰有相通之处。同时还有一个意思,这个时候是一个漫长的冬季的休闲结束了,春耕开始了,“农家少闲月”啊。这又开始了一年新的忙碌了。在这个新的忙碌里,人们最希望的是什么呢?春天要开始耕作了,“春雨贵如油”,希望降雨。所以当春雷响起的时候,人们最希望的是把冬眠的龙叫醒吧,请它飞上天,给我们洒下一点甘霖吧。我想最深层的心理,龙抬头、惊蛰、春雷惊起了龙,恐怕还是和民众的这种心理有一种呼应,所以它才能够成为一个影响广远的一个民俗。

 

 

 

 

 

 

 

 

 

责编:吴祺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