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苏州园林印象》(二)拙政园

 

CCTV.com  2008年07月14日 11:3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CCTV.com  

 

作者 刘郎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拙政园与颐和园、避暑山庄和苏州留园一道,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园。

1997年,苏州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拙政园则列于苏州园林之首。

本片拍摄历时一年,纪录了拙政园的四季景色。

 

(一)

数百年光阴荏苒,文脉延续至今,

拙政园,一部立体的园林史

   

 

明朝正德四年,也就是1509年,在京城做官的苏州人王献臣,因失意官场而还乡。回到苏州之后,王献臣买下了200余亩土地,营造了一片城市山林。晋代文学家潘岳的《闲居赋》中有一句“拙者之为政也”,恰好与王献臣离开宦海之后的心境十分贴切,于是,这座园林,便叫作了“拙政园”。

苏州的文学艺术,至有明一代,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其中,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影响尤其深远。

这些生活在中国的首善之区的画家们,不仅笔墨精绝,而且他们又是十分懂得园林艺术的人。受王献臣之邀,在诗文书画诸多方面都有着极高造诣的文徵明,便参与了拙政园的营造。

苏州的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从本质意义上来说,进士出身的王献臣,也是一位文人。苏州园林讲究诗意,讲究画意,正是造园者们深厚的修养,才使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园林创作中得到了形象地外延。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富不过三代”。没料到,它仅在王献臣的下一代身上就得到了应验。由于王献臣之子的一夜豪赌,拙政园这样一份偌大的家业,便在转瞬之间,输给了徐氏家族。从此,数百年间名园易手,园林主人的更换多达三十余姓,而每一位园林主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它进行一番修葺整建,有人赋之以朴素,有人施之以奢华,在那些充满荣衰兴废的岁月里,这一座宅园一体的居所,真是风水流转,命运无常。

明清两朝,众多的骚坛名宿都曾在这里诗酒留连,又为拙政园增添了作为文人园林的色彩。据史料记载,文坛盟主钱谦益,江南名媛柳如是,著名的诗人吴梅村,以及书法大家何绍基等许多见于文学史志的人物,都曾以拙政园的风物为题,先后留下了文采风流的题咏。

当然,在这些作品当中,与拙政园关系最为直接的,还属文徵明的《拙政园诗画册》。文徵明名绝一代,他能为拙政园传神写照,其影响可想而知。有人说,“拙政园延留至今,实有文徵明的图画之功”,这当是非常确切的评价。

当然,文徵明参与造园,并没有局限于纸墨之间,因为拙政园中这一株古老的紫藤,相传就是文徵明亲手所植。经过了40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株紫藤,每年的阳春时节,都仍然绽放着珠光宝气之花。

 

(二)

拙政园因水成园,

在这里到处可见水的意趣与生机

 

占地78亩的拙政园,构思得当,铺排合理,是一个典型的宅园合一的整体。而它的园林部分,又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疏朗旷逸,追求田园之味,中部楼台错落,一派典雅之姿,西部曲径回环,极有隐逸之趣。

文人园林是一种讲究主题的艺术品。江南是水乡,苏州是水城,而拙政园所突出的主题,便是水。水,在拙政园的中部占据着三分之一的面积,而且,十之八九的建筑物都是与水为邻。当然,东部的一湾清流,中部的碧水环山,西部的天光云影,都围绕着水的主题,形成了因水成园的特色。

因循着园林创作的规律,拙政园的每一座建筑,都有一个富有寓意的名字。

中园的这座主体建筑名叫远香堂,取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之意。而与远香堂隔水而建的名叫香洲的石舫,以及附近的“荷风四面亭”,又都因“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而得名。

作为拙政园的一种主题形象,打自露出圆圆的嫩叶,直到开放出娇艳欲滴的千花万朵,拙政园的荷花,始终都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即使到了花残叶败,它也依旧诗意盎然,让人回想起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拙政园里的另一个荷花品种,碗莲,是在碗里栽植的。相传,最初培育碗莲的时候,先要把莲籽装进蛋壳里,使抱窝的母鸡孵于翼下,待鸡雏们出壳的时候取出来,再把莲籽埋入碗里。这碗里的泥土也特别,还必须是燕子衔过的。当然,现在的碗莲栽植,方法早已改进,但这些花如酒杯、叶似碗口的花中异秉,依然让人感叹造物的神奇。

 

(三)

不仅每年春夏,这里都举办杜鹃节、荷花节

而且每一个季节都有繁忙的花事。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和花木等要素组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但是,这几种要素又是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所谓“花间隐榭,水际安亭”,便是对这种融合关系最为形象的概括。

作为最为适合的人居环境,园林里的花木不仅有着净化与美化的功能,同时,它又为某一景点或某一建筑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

所以,在枇杷园中,我们可以会逢垂枝的硕果。

所以,在玉兰堂前,我们能够看到临风的玉树。

园林里的花木,栽多栽少,都自有章法。海棠春坞是拙政园中又一个著名的景点,它也是以园中花木命名,但这里的海棠,却只是栽植了寥寥数株。然而,在粉墙黛瓦的映衬之下,它却更能显出海棠的美艳,加上小园的铺地也是海棠形的图案,便使得这些枝头的花蕾,更为动人。

而翠绿的芭蕉,以它的色彩之美,点缀了小巧的庭院,也美化了宽大的窗景。至于到了雨天,在这里“蕉窗听雨”,听瓦檐上的淅淅沥沥,听蕉叶上的珠珠点点,那么,你便更能体会出中国古典园林的文人情味。

当然,“流水落花春去也”,原本也是正常的事。然而,在拙政园里,你却感受不到万花纷谢的萧条,因为这里,在每一个季节中,都有自己的花事繁忙。

花事,是杜鹃的五彩缤纷之容。

花事,是牡丹的天香国色之姿。

花事,是茶花的光昌流丽之态。

花事,是菊花的经霜耐冷之形……

古代游园,曾有雨游、雪游之说,即使在这类特殊时间里来到拙政园,人们也会和园中的花事相逢,那或许就是墙角的早梅,或许就是雪后的奇香。一年中这难得一见的景色,让这座中国名园展现出了另一种素淡与优雅,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片银装素裹,才孕育了拙政园一年的万紫千红。

 

(四)

凭蕉窗听雨,借古诗观荷

拙政园,是意境的浑化 ,是意象的浓缩

 

 

在历数苏州古典园林的时候,人们往往把拙政园作为突出的代表,这是自有原因的,因为它最为典型地综合了江南园林的全部要素,最为集中地展现了园林艺术的所有美感,并以“小中见大”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十分巧妙地创造了幽雅安宁的人居环境。

拙政园当年的主人王献臣,说是“拙者之为政也”,其实,他自称“拙者”,正说明他是一位聪明人。古人说,“大隐隐于市”,而王献臣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不过,他隐进的不仅是城市,而是人居环境的理想境界——城市山林。

城市山林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愉悦的艺术美感与自然情趣,恰就是这种和谐在生活当中形象的升华。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会对此有着乐此不疲的追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种和谐的生活是因文人情趣而创造的,所以,在苏州的古典园林里,才有着唐诗一般的古雅,才有着宋词一般的锦丽,一如“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因此,在这样的花光里弹奏古琴,才更为得当;

因此,在这样的水影中吟诵诗词,才更为得体;

因此,在这样的蕉窗下棋枰对弈,才适得其所;

因此,在这样的厅堂内演唱昆曲,才相得益彰。

清代同治年间的苏州籍状元陆润庠,曾经写过一副悬挂在园林里的对联:“雨惊诗梦留蕉叶,风裁书声出藕花”。这两行优美的词句,色彩艳丽,意境幽深,真是写绝了。

园林艺术的赏析,最为讲究的就是品读意境。所谓园林的意境,就是在具体的、有限的园林景象之中,融入对古代风雅的体味,融入与自然交流的体察,并取得净化心灵的美感享受。

 

(五)

拙政园是凝固的诗,是立体的画,

路径蜿蜒曲折,恰是让人体会诗情画意。

 

 

形容园林的路径,人们常常用到的一个词便是“曲径通幽”。的确,在拙政园曲径通幽的游赏路线上,可以领略到每一道桥的各个侧面,每一座楼的完整风貌,每一方花窗的多种美感。

尽管拙政园所含纳的内容很多,但它的面积毕竟是有限的,然而,由于它采用了借景的手法,一些园林之外的景色,也就被纳入了拙政园里。于是,苏州的北寺塔与拙政园组成一体的画面,便出现在我们的游赏路线上。当然,能够欣赏到借景艺术的妙处,也是由于移步换景的缘故。

在拙政园的多条路径中,不能不说到是又一种独特艺术品的游廊。拙政园的游廊,可分为空廊、半廊、复廊、和藤萝覆盖的花廊等等,它为人们的游览提供了便利,也为游览的过程增添了趣味。

拙政园有两条著名的游廊,一是中部的“柳阴路曲”,二是西部的波形水廊。

“柳阴路曲”的道路共有两条,一条通往园林的西部;一条则通往北边的见山楼。在这两条路径上,人们无论从哪一个方位环顾园林,都会得到似曾相识却又迥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拙政园西部的波形水廊,更是苏州园林中的一个代表形象。整个水廊的造型曲折有致,起伏自然,它不但连接了南北两岸的景点,而且又以自身的一种波纹的韵律,构成了一道十分独特的风景线。

在拙政园的游赏路线中,人们还可以看到另一种别致的景象,这便是水中的倒影。

水,有时是宁静的,有时又是涌动的,因此,爽朗的晴天,初露的朝阳,正午的强光,西沉的落日,都会在水中得到神奇的幻化。

具有优雅形态与丰富内涵的拙政园,让来到这里的人们,都从不同的层面得到了审美的愉悦。总之,只要是来过这里,不管你是从哪一个角度出发,拙政园都会给你留下至深的印象,以至你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东方的亭台楼阁,看到江南的小桥流水,便会想起这一座中国名园——拙政园。

                                            

                                            

责编:吴祺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