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征 胥智慧
水是高贵的,它来自巍峨高耸的冰雪之峰,浸染了澄澈如洗的月华;水是纯洁的,它穿越清幽的峡谷,流经辽阔的草原,静静地蜿蜒在苍茫的大地上。水是慈爱的,它用宽容豁达的胸怀,无声无息地孕育着世间万物。有人说,哈巴河县就是水做的。那是柔情与坚强之水,是智慧与灵性之水,它滋养着哈巴河人的灵魂,牵系着哈巴河人的血脉,也造就了哈巴河人的精神世界。
纵横交错的河流,潺潺轻盈的山泉,还有星罗密布的湖泊,滋润着温暖祥和的家园。一代又一代哈巴河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大自然孕育了水,水孕育了生命。哈巴河的水与世无争,在静谧之处获得永恒的平淡与安宁。有多仁厚的心,就会有多辽阔的疆界与河流。哈巴河人用仁者之心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守护着这片栖息着源源生命的纯净自然。
中国新疆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地区,自古干旱少雨。水是万物之本源,也是文明之求索。在新疆,有水的地方就有绿洲,就会有生命。然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曾经有多少个绿洲文化从鼎盛到消亡,有多少莹洁宁静转变成苍茫绝域。像举世闻名的楼兰,尼雅……随着河水的断流,千年的文明与古城一起被掩埋在漫漫黄沙之下,干涸了芸芸众生诗意的梦想。
生命无论多么强大,在水的面前就像个单纯的孩子,只剩下纯净的本色。水既能明察又能教化,感悟水的无穷奥妙,思索人类的生存哲学,一直是中国文化体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学者研究发现,“以水为师”,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与中庸之道的一个重要表现。春秋时期的老子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学说可以说就是水的哲学。
老子以水为喻,诠释哲学的真意。所谓“上善若水”,也就是完美高尚的品质是不求利我的一种无私境界。哈巴河的水带着母性的温柔,有情有义的流淌着。它将灵性与平和延伸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即使在被沙丘环绕的白沙湖,也会因为有了水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水是沉默的,它无怨无悔的将一切奉献给人类,却从来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这对于人类无疑是个提醒:我们又该如何善待大自然呢?
老子的“善下之”蕴藏着深刻的真意。水汇聚在低下的地方,方能形成湖泊、江河、海洋,最后包纳百川,融入万象。
在哈巴河县,有一个隐藏在森林之中的双湖,由于只有骑马才能到达,所以长期以来,双湖的美丽和神秘只停留在人们的传说之中。然而,见过双湖的人,无不深深地被它的宁静、大气而震撼。双湖与新疆著名的喀纳斯湖仅一山之隔,湖水由涓涓溪流和雨水汇集到山谷形成。正是由于水的日积月累,才在森林里形成了这两面湛蓝幽深的湖水。当它们仰望苍穹的时候,就仿佛是一双森林之眼。古语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双清澈的眼睛,让多少忙碌奔波的人们停留驻足,沉静下来,任思绪飘飞,奔流成河。
站在哈巴河的岸边,体味着“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的深沉哲思。水是温柔的,它柔时轻灵曼妙,温婉多情;水是坚决的,它穿怒时亦能淹没一切,毁灭一切,甚至无坚不摧。这就像哈巴河的河水一样,从巍峨高耸的冰雪之峰流淌而下,从云波泛木的山峦倾泻而来。一路上,无论山川多么险峻,沟壑多么幽深,河水都可以安然地随地形而流淌,流过大地的诺言,流经岁月的沧桑,在给哈巴河人带来滋养和关爱的同时,更表现了一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
地处阿尔泰山南麓的哈巴河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拥有金、铜、锌等金属矿石,现已探明的矿藏还有30多种。那些沉淀在泥土深处的宝藏凝聚着古朴与厚重的文化内蕴,它们被人类不断的探索与挖掘。那一声声嘹亮的呐喊,撞击着大山的灵魂,也叩响了哈巴河人的内心世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水的生命里出发,在水的光芒里行走,哈巴河会借着水的明媚与流畅,采撷自然的宁静,种植绿色的和谐。这样深刻的理念,不仅表现出哈巴河人对大自然的一份尊崇,更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
哈巴河县在改变,但是“绿色”却是哈巴河县一直不变的标志颜色。那静穆的绿、流动的绿,在这里汇聚、沉淀,在这里生长、闪烁,是哈巴河人追求与渴慕的色彩,也是大自然中一切生命所共享的色彩。
海可以吞吐日月,湖可以把天空和白云揽入怀中,而一滴水同样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从哈巴河县的流水,联想到古代思想家对水的思考,这并不是偶然,因为水的哲学,是一种至柔的大智慧,是一种无所不能的境界。因为水之哲学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和谐。
走在哈巴河县城的街道上,水与人,人与自然彼此融合的场景随处可见。高大的水车让水旋转起来,仿佛是希望这份和谐的快乐周而复始,永不停歇。一双看不见的手,指挥着千万条水柱,忽高忽低地跳起舞来,舞步轻盈,激情四射,这一刻,水与哈巴河人心灵共舞。
如果用古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语句,来表达人与大自然构成的和谐之美的主题,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尽管哈巴河县地处中国的最西北端,这里拥有人们渴望走近的原生态风光和草原文明,也拥有现代化的工业,但是,最让哈巴河人自豪的,就是这里永远不变的绿色。这一点,巴依乔纳克湖里的两只天鹅可以作证。
责编:吴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