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哈尔滨的第四年。这一年寒假我没有回家。
夜里刚刚下过一场雪。早上起来,雪地上的脚印像一首写不完的诗。我背上画夹,不用想去哪,脚步便带着我来到中央大街。是的,不用想。在一个学美术的人眼里,如果哈尔滨是一个人,中央大街便是她的肋骨。在这里,只需要找个地方坐下来,眼前的风景便能入画。
雪后初晴的中央大街,美的让人屏气凝神。天真冷,仿佛呼吸进的不是冷空气,而是一颗颗细小的冰晶。不过,这寒冷的感觉,我已经很熟悉。第一次来中央大街的人,一定会感到兴奋。这是一条石头铺的路,整齐划一的长方形花岗石,好像一块块俄式小面包,踩在上面,很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和全国琳琅满目的各式步行街比起来,中央大街是绝无仅有的。游客到了这里,就好像突然与一位从未想见的美人相遇——她的皮肤光洁如镜,她的眉眼古典精致,她的双唇温婉浪漫,她的气质像天鹅般骄傲,她的身上弥漫着浓浓的欧式风情。
她天生就是一个谋杀胶卷的美人。谋杀游客手中的胶卷,也谋杀我手中的画笔。梁实秋先生曾经说过:“一种美术品,要了解其中的奥妙,要参透其中的底蕴,必须澄心下气,默默相对,要远观,也要近视,方能心领神会。”来哈尔滨的时间里,只要有空,我便会来这里,从街的西边开始,静静地为每一座建筑画像。这里像一个舞台,无声地上演着百年的悲欢。而这一座座建筑,便是这舞台上的演员。新新旧旧,带着不同年代的风格,诉说不同时代的辉煌。
我在这里画过四季,却感觉从不曾画出过完整的中央大街。这些拜占庭式的、哥特式的、鞑靼式的和黄瓦朱垣的建筑们,裹着巴洛克风格、土耳其风格和晚清风格的外衣,虽然都曾经入过我的画里,但每一次看见它们,总有新的灵感跃入心里。就好像现在,坐在温暖的面包店里,阳光从窗子倾泻进来,眼前的中央大街又是新的样子。她纯洁无暇,白雪覆盖的建筑透着一种悠远。日光在屋顶上闪烁,又有一种年轻的纯真。在这条街的面前,我是一个外地的游客,又是一个笨拙的画者;是一个忠诚的聆听者,更是一个虔诚的信徒。
哈尔滨冬天最典型的风景,自然是冰雪。满目都是白色,游客并不多。大部分人看冰雕,都喜欢晚上来,在各色灯光的装扮下,那些冰做的宫殿五光十色,美仑美奂。而对一个画素描的人而言,这些华彩的灯光便没了多少意义。喜欢素描,正是喜欢这种朴素地还原现实的方式。在我的画里,一切都是简单的,纯净的。
人们喜欢用童话般的世界,来形容冰雪覆盖的地方。无暇的冰雕,被暖色的阳光镀上暖的色调,像是童话中的宫殿,闪着烂漫的光。几乎人人看见这样的景致,就会无端地想起童年来。或许在每个人心里,雪就是纯真的象征,而纯真的记忆,最多的便是在童年吧。
冰雪让人回归纯真,即使这冰雕的生命是很短暂的。作为一个在一年之中,能拥有零下三十度和零上三十度风景的城市,她的每个姿态,自然都有别样的动人之处。
哈尔滨其实并不冷。冷的只是气温。而这个城市的体温,却始终温热。在暖气烧得热烘烘的屋里,隔着玻璃窗看阳光倾泻进来,那份清澈纯净的阳光,是温热的。与憨厚热情的东北人心无城府地相处,和他们一起爽朗地开怀大笑,是温热的。这一望无际的冰雪大世界里,看到生命发自内心的快乐和眷恋,每个人的感觉,都是温热的。
纷纷扬扬的雪里,我在广场角落凝望远处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这座教堂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远东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它始建于1907年。砖墙是红色的,像是岁月里沉淀下的一杯浓酽的酒。墨绿色的拜占庭式尖顶,画出这个城市天际线上最具标志性的一条弧线。高耸的十字架,充满宗教的庄重与威严。
据说“圣·索非亚”意为“神的智慧”。百年来,大教堂就这样沉默着、耸立着,见证了这个城市所有的兴衰起落。如今教堂里已没有了讲经台、信众席和唱诗班,里面展示着这个城市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和建筑资料。
那些老照片是历史凝固的瞬间。看到他们,仿佛看到岁月留下的一张张请柬,邀我们去会晤消逝了的昨天。
鸽子在飞翔,孩子在玩耍。从历史的凝重里出来,这现实中的和平与宁静让人沉醉。
我爱这教堂的黄昏。在夕阳的余辉里,她仿佛在燃烧。那深红色的砖墙像她绵延了百年的信仰,热烈而凝重;那闪光的十字架是她的火焰,鲜明而刚强,永不湮灭。白鸽在盘旋,有的停在广场上,有的飞上教堂的窗前。这白色的精灵在雪中舞蹈,让这景致带上了一种诗意的神迷和忧伤。
一个女孩走过来,请我给她画一幅素描。夕阳的微光里,她的美丽让我无法拒绝,虽然我的手指已有些冻僵。
她静静地站着,教堂是她的背景,和她一样,美丽而温柔,却又带上一点黄昏的心事与忧伤。
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一首诗:那一天我们走在街上/雪花开始飞舞/搅乱着我们的视线/于是街道冰冷冷的面孔/开始变得亲切。
责编:吴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