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这简单,“东方银行”。
乙:是哪年创办的呢?
甲:1845年。
乙:哦!长学问。那您说说这香港八景指的是什么呀?
甲:不是,你那一毛钱到底带没带着呀?
乙:您放心吧,就在我兜里呢!您还是先说说这香港八景吧?
甲:这香港八景呀!这还真没法说。
乙:怎么啦?
甲:他说法不一致呀!
乙:那没关系,据我所知啊,这香港八景在20-——30年代说法是一致的。您给我们说说20---30年代的香港八景指的是什么?
甲:多损哪,这人,20---30年代我还没出生呢,他问我这题。
乙:刚刚您那个1845年不都答出来了吗?你不有学问吗?
甲:对!你听好了这20---30年代的香港八景指的是:“香港灯火、海国浮沉、筲箕夜泊、升旗落日、西高夏兰、宋台凭吊,破堞斜阳。
乙:唉?我说你这有点不对啊!说了7个呀!
甲:8个!
乙:7个吗!
甲:8个吗!
乙:7个(嘎)、7个(嘎)、7个(嘎)!
甲:8(巴)嘎、8(巴)嘎、8(巴)嘎!
乙:我怎么听着象骂我呀?
甲:你不信咱们数啊?
乙:数!咱们大伙儿帮他一快儿数呀!
甲:你听好了啊“香港灯火、海国浮沉、筲箕夜泊、升旗落日、西高夏兰、宋台凭吊,破堞斜阳。”(一边说一边掰自己手指头,当换手该数6时直接数7)
乙:(掰自己手)不是,他怎么数的呀这是?我明白了,你换手时怎么会数7呢?
甲:我六指儿!
乙:那你把手拿出来!
甲:嗯---,就不拿!
乙:耍赖呀,这是!你耍赖也没用啊,大伙儿全给你数着呢,你就是说了7个。
甲:我就说了7个,你能把我怎么样了?
乙:我不把你怎么样了,你把漏的那景说出来不就完了吗?
甲:废话!我要想的起来不就说了吗!
乙:要不,我给您提个醒这个景呀叫什么什么月。
甲:噢!
乙:想起来了!
甲:卢沟晓月!
乙:还樨牛望月呢!
甲:对!樨牛望月!
乙:什么呀?这小子还自称香港通呢!
甲:你刚才说什么?
乙:这小子还自称香港通呢!
甲:我想起来了:“小港夜月”!
乙:四个字我帮他说了仨。我再问问您澳门历史上有哪些名称啊?
甲:看来这一毛钱还挺不好挣。澳门在广东省香山县以南……
乙:不是,您能不能直接了当的回答我的问题呀?别老介绍行吗?我这听着胡着急的。
甲:澳门历史上的名称有香山澳、濠镜澳、濠江、濠镜……
乙:这仨差不多。
甲:镜海、濠海、莲岛、马交等等。
乙:您刚才说了一个马交是怎么个意思,我听着好玩。
甲:什么叫好玩呀?你是不是问我“马交”一词的出处?
乙:对!我就是想问这个。
甲:那你听清楚了,这四百多年前葡人初入中国,见山岩间有一庙宇,名曰妈阁……
乙:噢!妈阁庙!
甲:没错,不过广东地方口音“妈阁”听着象是“马交”。这葡萄牙人就误以为“马交”是地名呢!所以至今,有很多国家仍称澳门为“马交(Macao)”。
乙:您还真有学问!
甲:没学问敢称“康书”吗?
乙:咱别提这康叔了。我再问问您啊,您说说这香港的美食节有哪些内容呀?
甲:要说香港的艺术节那内容有很多,比如说92年10月----11月的第14届香港艺术节就有7个艺术团,和10个海外艺团参加,什么印度、日本、伊拉克,韩国、印尼、塔吉克,还有……
乙:您先歇会儿,别累着。我问的是美食节,不是艺术节。
甲:那你到说清楚了,“我问问你美食节吧!”含着茄子呢?
乙:怪我,怪我,那您说说这香港的美食节主要有哪些内容?
甲:不是,我发现这个胖子怎么一提到吃就这么兴奋呀!
更多相关新闻